中医/体质百科/气郁体质/气郁体质导致的后遗症
气郁体质容易导致哪些病症

  气郁体质的病因相信我们都有所了解,但是,气郁体质容易导致哪些病症?

  1、胃病

  长期处于气郁状态,也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人们的食欲,进而更易食欲不振,甚至患上厌食症。如果莫名出现胃胀胃痛、反酸、胃溃疡等邓庄,或者是容易便秘等,就要当心是不是气郁体质搞的鬼。肠胃不好、消化不良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容易导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影响自身形象,更影响身体状况。

  2、燥热

  长久的气郁会化火熏灼,因此,不少气郁体质者经常会脾气躁怒,而且,还容易头痛目赤、口干口苦,并常常伴随有大便燥结、舌质红、舌苔黄等热燥的病症。其实,任何物质,无论是气、血,还是湿热,只要长期郁结在我们的体内,久而久之,都会转化为热燥的病症,因此,气郁体质者也会导致各种因燥热而产生的疾病。

  3、心神失养,心脾两虚

  情志不舒畅直接带来的就是心脏和脾脏容易受损。气郁伤脾,长期处于气郁状态容易导致脾失健运,患者容易出现头晕神疲、心悸多梦、失眠健忘、悲喜无常、精神恍惚、胸闷胸痛等症状。长此以往,气郁体质者会感到心力交瘁,不但会对生活失去兴趣,自己的生命活力也会渐渐下降,即使不得什么大病,也总会觉得身心疲惫,难以健康快乐地生活。

查看详情

气郁体质易导致抑郁症吗

  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

  预预计到2020年可能将称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抑郁症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的研究显示,抑郁症在1998年是全国第二重要的健康问题,占到所有负担的6.9﹪,预计在2020年,抑郁症虽然下降为我国第三重要的健康问题,但占到所有负担的百分比却要升到7.3﹪.

  气郁体质不等于抑郁症,但气郁体质是抑郁症的温床。气郁体质是抑郁症高发人群。抑郁症是精神层面的,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气郁体质更多的是一种气血状态,是身体层面的。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过气郁的体验,我们身心的自我调节,自我的一种承受力或者说是抗压能力会修复这种气郁体验。但长期的情志不畅,就会改变自我的体质状态,向着气郁体质越走越近。

  气郁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成了生活的常态就会损害健康。引发的原因有:

  1、情感所伤。

  大多心境抑郁是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多数人的一生都会有一两次气郁的经历情绪低落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调节,这种情绪很快就消失了。但这种情绪长时间挥之不去,并以妨碍自身的心理功能(如注意力、记忆力、思考、抉择等)或社会功能(如上学、上班、家务、社交等)就应引起重视。

  2、形成气郁体质的原因和先天遗传是密不可分的。

  这种自责、自卑、悲观等情绪或者是性格特点就和先天分不开。悲观和抑郁可以说是相伴相生的。先天悲观主义就喜欢用消极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总是用消极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问题越多,麻烦越多,就越消极。反过来越消极就越悲观,越悲观就越抑郁。先天的遗传是形成气郁体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忧愁过度会导致气机郁滞,忧愁过度就会出现气机郁结。忧愁是七情之一。

查看详情

气郁体质精神不佳怎么办

  中医学认为,人体“气”的运行主要靠肝来调节,气郁主要表现在肝经所经过的部位气机不畅,所以又叫作“肝气郁结”。女性朋友如果出现这种体质,要尽早进行调节。

  1、精神调养

  气血郁结是由于忧思郁怒、精神苦闷所致。这类体质的女性往往性格内向,不愿与别人沟通,这种情况下重在调节心理,调养精神,可以试着这样做:

  (1)多听轻快、明朗、激越的音乐,以提高情志。

  (2)多读积极的、鼓励的、富有乐趣的、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以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

  (3)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滑稽剧以及富有鼓励和激励意义的电影、电视,勿看悲剧、苦剧。

  (4)在名利上不计较得失,胸襟开阔,不患得患失,知足常乐。

  2、环境调

  肝气郁结者居室应保持安静,禁止喧哗,光线宜暗,避免强烈光线刺激。心肾阴虚者居室宜清静,室内温度宜适中。

  3、食物调养

  气郁体质者平时多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表、荞麦、高粱、刀豆、蘑薛、豆鼓、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等。气郁体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湿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植、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梓檬等,这些食物容易阻滞气机,气滞则血凝。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认料等。

  气郁体质者还可多食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植子、柑皮、韭菜、茉莉花、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香機等。疏肝理气,可少量饮酒,活动血脉,提高情绪。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喝葡萄酒,因葡萄酒有降血脂和美容的作用。

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