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身上出现大片的风团,瘙痒感如潮水般袭来,这很可能就是荨麻疹发作了。荨麻疹的发作往往比较突然,让人措手不及。及时、正确的紧急处理对于控制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荨麻疹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方法,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应对策略。
避免刺激
远离过敏原:首先要尽快确定并远离可能的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如海鲜、牛奶、鸡蛋等)、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花粉、尘螨等。如果是在接触了某些物质后很快出现荨麻疹症状,很可能就是该物质引起的过敏。比如,吃了海鲜后不久身上起风团,那就要立即停止食用海鲜,并避免再次接触。远离过敏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避免搔抓:荨麻疹发作时,皮肤瘙痒是最常见的症状。但搔抓不仅不能缓解瘙痒,反而会使皮肤受到刺激,导致风团增多、变大,瘙痒加剧。搔抓还可能引起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可以通过轻轻拍打或用凉毛巾湿敷来缓解瘙痒。
注意衣物材质: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紧身、化纤材质的衣物。紧身衣物会对皮肤造成摩擦和压迫,加重皮肤不适;化纤材质的衣物透气性差,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不利于荨麻疹的恢复。
缓解症状
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瘙痒、风团处,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缓解瘙痒和肿胀。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分钟即可,以免冻伤皮肤。冷敷可以反复进行,但要注意观察皮肤的反应。
使用外用药物:一些外用药物可以起到止痒、消炎的作用。例如炉甘石洗剂,它具有收敛、止痒的功效,能缓解荨麻疹引起的瘙痒症状。使用时将其均匀涂抹在患处即可。但要注意,使用外用药物前要先清洁皮肤,避免感染。同时,提醒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用药。
口服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可以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过敏反应,缓解荨麻疹的症状。常见的抗组胺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些药物能有效减轻瘙痒、减少风团的出现。但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用药。
观察病情
记录症状变化:密切观察荨麻疹的症状变化,包括风团的大小、数量、颜色,瘙痒的程度,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可以用手机拍照记录风团的情况,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同时,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缓解和加重的因素。
关注全身状况:除了皮肤症状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状况。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能是荨麻疹引起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及时就医
症状严重时就医:如果荨麻疹症状严重,如风团遍布全身、瘙痒剧烈难以忍受、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或者经过上述处理后症状仍无明显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控制病情。
反复发作者就医:如果荨麻疹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长期反复的荨麻疹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
当荨麻疹发作时,首先要避免刺激,包括远离过敏原、避免搔抓和选择合适的衣物材质。其次,通过冷敷、使用外用药物和口服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症状。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症状和关注全身状况。如果症状严重或反复复发,应及时就医。掌握正确的紧急处理办法,能在荨麻疹发作时更好地应对,减轻患者的痛苦。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