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百科/头部穴位
正营穴

  正营穴名解

  1、正营。正,正当也。营,军队驻扎的营地,有建设、营救之意。该穴名意指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散热缩合并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目窗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阳热风气散热缩合并化为阳气,阳热风气没有因冷缩而变为寒湿之气,本穴起到了正当维持天部气血运行变化的作用,故名。

  2、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的气血变化为阳热风气散热缩合,随着穴内气血的收引变化,阳维脉的气血亦汇入穴内,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正营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在目窗后1寸,在头临泣穴与风池穴的连线上取穴。

  解剖: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按摩正营穴位的作用

  主治:缓解治疗头痛、头晕、目眩、齿痛等。

  功效:平肝明目、舒筋活络、吸湿降浊、疏风止痛、平肝熄风。

  正营穴位配伍

  正营穴配合谷穴、颊车穴、下关穴具有活络止痛的作用,缓解治疗牙痛、牙关不利;

  正营穴配太冲穴、阳白穴、风池穴缓解治疗目赤肿痛、眩晕、头痛;

  正营穴配头维穴、风池穴、外关穴具有散风活络止痛的作用,缓解治疗偏头痛;

  正营穴配印堂穴、外关穴、风池穴具有定眩止呕的作用,缓解治疗目眩,呕吐。

查看详情

正营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悬颅穴

  悬颅穴名解

  1)悬颅。悬,吊挂也。颅,古指头盖骨,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颔颅名意指胆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散热后吸附水湿。本穴物质为颔厌穴传来的温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并吸附天部中的寒湿水气,穴内气血如同天部中的水湿云层一般,故名。

  2)髓孔穴。髓,骨之所主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孔,孔隙也。髓孔名意指胆经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如悬颅名解,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其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落下一般,故名髓孔。髓中名意与髓孔同。

  3)米啮穴。米,微小之物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中聚集的水滴。啮,咬或缺口之意。米啮名意指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化雨冷降,如不断地咬缺一般。理由髓孔名解。

  悬颅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解剖:悬颅穴位于人体的头部鬓发上,当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悬颅穴位的作用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齿痛。

  功效:降浊除湿。

  悬颅穴穴位配伍

  配颔厌穴、治偏头痛;配曲池穴、合谷穴治热病头痛。

查看详情

悬厘穴

  悬厘穴名解

  悬厘。悬,吊挂也。厘,治理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本穴物质为悬颅穴冷降下传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滞重的寒湿水气进一步下行,小部分清气则由本穴外输头之各部,本穴对天部的水湿风气有治理的作用,故名。

  手足少阳阳明之会。在本穴汇集的气血当中,既有手少阳的上行之气又有足阳明的下行之气,故本穴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悬厘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位于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查看详情

  按摩悬厘穴穴位的作用

  主治:偏头痛、齿痛、目赤肿痛、耳鸣等头面五官疾患。

  功效:降浊分清。

  操作:向后平刺0.5~0.8寸。

  悬厘穴穴位配伍

  配听宫、翳风等主治耳鸣。

查看详情

囟会穴

  囟会穴名解

  1、囟会。囟,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也,此指穴内气血有肾气的收引特征。会,交会也。囟会名意指督脉上行的弱小水湿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上星穴传来的弱小水湿,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同肾气有收引特征,故名囟会。囟中、鬼门、囟门名意与囟会同,中指穴内,鬼指穴内气血寒湿收引。

  2、天窗穴。天,天部也。窗,窗户也,气之通道也,虚也。天窗穴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之下的水湿之气,天之上部气血空虚。本穴物质为来自上星穴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则聚集在天之下部,天之上部气血如同空虚之状,故名天窗穴。

  囟会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

查看详情

  按摩囟会穴位的作用

  主治: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疾,嗜睡,小儿惊风。

  功效:补益肺气,传导水湿。

  操作:平刺0.3~0.5寸,小儿禁刺;可灸。

查看详情

  囟会穴穴位配伍

  配玉枕治头风;

  配百会治多睡;

  配头维、太阳、合谷治头痛目眩;

  配上星、合谷、列缺、迎香治鼻渊、鼻衄;

  配前顶、天柱、本神治小儿惊痫;

  配人中、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

  配血海、支沟治血虚头晕。

查看详情

五处穴

  五处穴名解

  1)五处。五,东南西北中五方也。处,处所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头之各部。本穴气血本应由曲差穴提供,但因曲差穴的气血受热后散于膀胱经之外,基本无物传入本穴,穴外头之各部的气血因而汇入穴内,故名。

  2)巨处。巨,巨大也。处,处所也。巨处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穴外的广阔天部。理同五处名解。

  五处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即曲差穴上0.5寸处。

  解剖: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查看详情

  按摩五处穴位的作用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

  功效:汇聚头部冷降浊气。

  操作:平刺0.5~0.8寸。

查看详情

  五处穴穴位配伍

  配身柱、委中、委阳、昆仑主治脊强反折、癫狂;

  配下廉、神庭主治头风。

查看详情

完骨穴

  完骨穴名解

  完,完全、全部也。骨,肾主之水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完全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头窍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天部的寒湿水气全部冷降为地部的水液,以此得名。

  完骨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附着部上方;浅层有耳后动、静脉的分支,深层有颈深动、静脉;有枕小神经本干。

查看详情

  按摩完骨穴位的作用

  主治:头痛、颊肿、口眼?斜、喉痹齿痛等头面五官疾病;颈项强痛;癫痫;疟疾。

  功效:疏导水液。

  操作:斜刺0.5~0.8寸。

查看详情

  完骨穴穴位配伍

  配太阳、率谷、风池主治头痛。

查看详情

头窍阴穴

  头窍阴穴名解

  1、头窍阴。头,指穴处的部位在头部。窍,孔穴、空窍之意。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湿水气。

  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本穴物质为浮白穴下传的水湿云气,在下行本穴的过程中,水湿云气不断散热吸湿,至本穴后则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天之上部如同空窍一般,故名。

  2、枕骨穴。枕,睡眠时头部的最低点也,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骨,肾主之水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润下特性的寒湿水气。枕骨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枕骨部位化为了天之下部寒冷特性的水湿云气。理同头窍阴名解。

  头窍阴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之支;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会合支。

查看详情

  按摩头窍阴穴位的作用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胸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痛。

  功效:降浊去寒。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查看详情

  头窍阴穴穴位配伍

  配强间治头痛;

  配只支沟、太冲、风池治肝胆火盛之偏头痛或巅顶痛。

查看详情

头临泣穴

  头临泣穴名解

  头临泣。头,指本穴在头部,有别于足临泣之穴。临,居高位而朝向低位也,此指穴内气血的运行变化为由上而下。泣,泪水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穴内水湿从天部滴落于地部。本穴物质为阳白穴上传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降水云气,雨滴由天部降于地部,如泪滴从上落下,故名。临池名意与头临泣同,池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降水云气,富含水液。

  头临泣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

查看详情

  按摩头临泣穴位的作用

  主治: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功效:降浊升清。

  操作:平刺头临泣穴0.5-0.8寸,局部酸胀。

查看详情

  头临泣穴穴位配伍

  配肝俞治白翳;

  配大椎、腰奇、水沟、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

  配大椎、间使、胆俞、肝俞治疟疾。

查看详情

通天穴

  通天穴名解

  1)通天。通,通达也。天,天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由此上行天部。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经由本穴吸热后才上行至与头部阳气相同的天部层次,故名通天。

  2)天臼。天,天部也。臼,石做的椿米器具,石也,肾也,润下之气也。天臼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阳热之气带来寒冷之气。本穴气血为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为吸热上炎,而在其气血吸热上炎的同时也就为天部带去了寒冷,即是本穴气血有润下的特性,故名天臼。

  3)天伯。天,天部也。伯,天之伯也,即脾气,天为肺,其伯为脾。天伯名意指本穴气血带有脾的热燥之性。本穴物质为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气弱小,在天部阳热之气稍旺盛的情况下它则表现出脾气的燥性,故名天伯。

  4)天目。天,天部也。目,肝所主的风也。天目名意指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中水湿含量稍大则会在本穴吸热后胀散化风而行。

  5)天白。天,天部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天白名意指在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稍多的情况下穴内气血就会变为肺气特性的凉性之气。

  6)天日。天,天部也。日,与夜相对,阳也,气也。天日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阳气。

  7)天归。天,天部也。归,归来穴也。天归名意指本穴气血吸热后归于天部。

  8)天旧。天,天部也。旧,依旧也。天旧名意指本穴气血对天部层次的气血作用影响不太大。

  通天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即承光穴后1.5寸。

  解剖: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的分支。

查看详情

  按摩通天穴位的作用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

  功效:清热除湿。

  操作:平刺0.3~0.5寸。

查看详情

  通天穴穴位配伍

  配承光穴主治口喎;

  配上星主治鼻渊、鼻塞等。

查看详情

天冲穴

  天冲穴名解

  天冲。天,天部气血也。冲,气血运行为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吸热后胀散并由本穴冲射于天之各部。本穴物质为率谷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穴外传入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冲射于胆经之外的天部,故名。

  天冲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

  解剖:在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分支。

查看详情

  按摩天冲穴的作用

  功效:益气补阳。

  主治:1. 头痛;

  2. 耳鸣,耳聋;

  3. 瘿气;

  4. 惊恐,癫痫。

  操作:平刺0.5~0.8寸。

查看详情

  天冲穴穴位配伍

  配天突、水突主治瘿气。

查看详情

上关穴

  上关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颧眶动、静脉;布有面神经的颧眶支及三叉神经小分支。

查看详情

  按摩上关穴的作用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喎斜,面痛,齿痛,惊痫,瘛疭。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查看详情

  上关穴穴位配伍

  配肾俞、翳风、太溪、听会治老年人肾虚耳鸣耳聋;

  配耳门、合谷、颊车治下颌关节炎、牙关紧闭。

查看详情

曲差穴

  曲差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处。

  解剖: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按摩曲差穴的作用

  功效:祛风明目。

  主治:1. 头痛、目眩;

  2. 鼻塞,鼻衄。

  操作:平刺0.5~0.8寸。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近视、鼻炎等。

  曲差穴穴位配伍

  配上星、迎香、通天、风府主治鼻疾。

  曲差穴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喘息不利,烦满,曲差主之。”

  《铜人针灸经》:“治目视不明。”

查看详情

曲鬓穴

  曲鬓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按摩曲鬓穴的作用

  主治:偏头痛,颔颊肿,牙关紧闭,呕吐,齿痛,目赤肿痛,项强不得顾。

  操作: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曲鬓穴穴位配伍

  配风池、太冲治目赤肿痛;

  配下关、合谷、太冲治疗头痛、口噤不开。

查看详情

强间穴

  强间穴名解

  1)强间。强,强盛也。间,二者之中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上行阳气。本穴物质为脑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颅脑的外散之热,水湿之气吸热而化为天部强劲的阳气并循督脉上行,故名。

  2)大羽。大羽,较大的鸟类也,其特点是能负较大的重物而飞行,此指本穴上传的阳气中亦夹带有一定的水湿。

  强间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解剖: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查看详情

  强间穴的功能特性

  〖别名〗大羽穴。

  〖穴义〗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上行阳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含有一定水湿的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督脉上传后顶穴。

  〖功能作用〗升阳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强间穴的作用

  主治:头目眩,烦心,失眠,癫狂,颈项强痛等。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查看详情

  强间穴穴位配伍

  配后溪穴、至阴穴治后头痛、目眩;

  配丰隆穴治头痛难忍。

查看详情

前顶穴

  前顶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和枕大神经分支会合处。

查看详情

  按摩前顶穴的作用

  主治:癫痫,头晕,目眩,头顶痛,鼻渊,目赤肿痛,小儿惊风。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查看详情

  前顶穴穴位配伍

  配前顶、后顶、颌厌治风眩、偏头痛;

  配人中治面肿虚浮;

  配百会治目暴赤肿;

  配五处治头风目眩、目戴上。

查看详情

脑空穴

  脑空穴的准确位置

  位:位于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穴。

  剖:在枕肌中;布有枕大神经,枕动、静脉,面神经耳后支。

查看详情

  按摩脑空穴的作用

  功效:祛风开窍。

  主治:治疗癔病、癫痫、颈部软组织疾患等。

  操作:平刺0.3~0.5寸。

查看详情

  脑空穴穴位配伍

  配脑户、风池、昆仑主治后头痛。

  脑空穴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脑风目瞑,头痛,风眩,目痛,脑空主之。”

  《类经图翼》:“治头痛不可忍,项强不得顾,目瞑鼻衄,耳聋。”

查看详情

脑户穴

  脑户穴名解

  1)脑户。脑,大脑也。户,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变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本穴物质为风府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膀胱经外散而至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二气相合而变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此气能随人体所受风寒而冷降归地并入于脑,故名。

  2)匝风。匝,环绕之意。风,风气也。匝风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理同脑户名解。

  3)会额。会,交会也。额,头之前额,此指穴内物质其性如前额之阴。会额名意指穴内气血为会聚的天部湿冷之气。理同脑户名解。合颅名意与会额近同,颅指颅骨,意指穴内气血为肾气特征的寒湿水气。

  4)仰风。仰,向上看也,此指穴内气血来自天之上部。风,风气也。仰风名意指穴内气血为来自天之上部的湿冷水气。理同脑户名解。迎风名意与仰风同。

  5)督脉足太阳之会。本穴物质不光为督脉的水湿风气,还有膀胱经外散的寒湿水气,故为督脉足太阳之会。

  脑户穴的功能特性

  〖别名〗匝风,会额,合颅,仰风,会颅,迎风。

  〖穴义〗督脉气血在此变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湿冷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循天部下行,小部分吸热后循督脉上行。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脑户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脑户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穴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解剖:在左右枕骨肌之间;有左右枕动、静脉分支,深层藏有血管;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查看详情

  按摩脑户穴的作用

  主治:头重,头痛,面赤,目黄,眩晕,面痛、音哑,项强,癫狂痫,舌本出血,瘿瘤。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查看详情

  脑户穴穴位配伍

  配通天穴、脑空穴治头重痛;

  配人中穴、太冲穴、丰隆穴治癫狂痫。

  脑户穴的按摩手法

  (1)正坐,双手伸过颈项,放置在后脑处,手掌心向头,扶住后脑勺,四指的指尖向头顶,大拇指的指腹所在的位置就是这个穴位;

  (2)大拇指的指尖互相叠加向下,用指腹或者指尖按揉穴位,有酸痛、胀麻的感觉;

  (3)分别用双手轮流按揉穴位,先左后右,每回大约按揉3至5分钟。

查看详情

目窗穴

  目窗穴名解

  1)目窗。目,肝之所主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肝木之性的风气。窗,气体交换的通道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本穴物质为头临泣穴传至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穴外所传之热,弱小的水湿之气吸热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传于穴外,故名。

  2)至荣。至,最也、极也。荣,植物的茂盛之状,此指穴内的阳热风气充实饱满。至荣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为充实饱满之状。理同目窗名解。

  3)至宫。至,最也、极也。宫,古代房屋的通称,又有屏障之意,此指穴内气血为饱满的卫外之气。至宫名意指穴内气血为饱满的卫外阳气。理同目窗名解。

  4)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气血为饱满的阳热风气,它一方面循胆经上行正营穴,另一方面则上行并交于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目窗穴的功能特性

  〖别名〗至荣穴、至宫穴。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一是循胆经上行正营穴,二是外走阳维脉。

  〖功能作用〗补气壮阳。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目窗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目窗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会合支。

查看详情

  按摩目窗穴的作用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浮肿,上齿龋肿,小儿惊痫。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查看详情

  目窗穴穴位配伍

  配关冲穴、风池穴治头疼;

  配陷谷穴治面目浮肿。

查看详情

眉冲穴

  眉冲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头部,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的连线之间。

  解剖: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查看详情

  按摩眉冲穴的作用

  功效:通窍省神、祛风明目。

  主治: 头痛,目眩;鼻塞,鼻衄。

  操作:平刺0.3~0.5寸。

查看详情

  眉冲穴穴位配伍

  配睛明主治目赤肿痛。

  眉冲穴的相关论述

  1. 《备急千金要方》:“苦头痛,针眉冲。”

  2.《针灸大成》:“主五痫,头痛鼻塞。”

查看详情

络却穴

  络却穴名解

  1)络却。络,联络也。却,退却、拒绝也。该穴名意指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本穴气血由于通天穴基本上无物传来而处于空虚之状,穴内气血是由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而非阳热之气,本穴既有聚集头部气血的作用但同时又拒绝接受外部的阳热之气,故名。

  2)强阳。强,强盛也。阳,阳气也。强阳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强盛的阳气。如络却之名解,本穴气血虽为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但对于膀胱经原有气血来说它仍为偏高温态的天部之气,比膀胱经气血的温度要高要强,故名强阳。

  3)脑盖。脑,头脑也。盖,护盖也。脑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之气,如同头之外卫。

  4)及行。及,至、到也。行,行动、运行也。及行名意指本穴要在接受外部气血后才有气血循膀胱经传输。理同络却名解。

  络却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解剖:在枕肌停止处;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络却穴的功能特性

  〖别名〗强阳穴,脑盖穴,及行穴。

  〖穴义〗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天部汇入穴内后再循膀胱经向下传输。

  〖功能作用〗传输头部浊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按摩络却穴的作用

  主治: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操作:平刺0.3~0.5寸。

  络却穴穴位配伍

  配风池穴治头晕。

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