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皮肤真菌病
头癣

  1.黄癣

  俗称“秃疮”或“癞痢头”。

  ①好发于儿童,成人也可感染;

  ②典型皮损为盘状黄豆大小的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除去黄痂,其下为鲜红湿润糜烂面或浅溃疡。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遗留永久性秃发。黄痂较厚处,常易发生细菌继发感染,有特殊臭味,自觉剧痒。

  ③病发常呈干、枯、弯曲状。

  ④黄癣菌可侵犯头皮外其他组织,引起甲黄癣、体黄癣等。

  2.白癣

  ①多为儿童期起病,青春期后可自愈;

  ②初起为白色鳞屑性局限斑片,其上头发变为灰暗,稍有痒感。渐扩大后,周围可以出现卫星样小鳞屑斑片,可融合成片,但界限清楚;

  ③病发根部有一白套样菌鞘,病发长出头皮0.5cm左右就容易折断;

  ④好发于头顶中间,但也可在额顶部或枕部。此病原菌可侵犯光滑皮肤,引起疱疹样、湿疹样或糠疹样损害。

  3.黑癣

  ①儿童、成人均可发病;

  ②皮损主要表现为白色鳞屑斑片,酷似白癣,但其病发无明显菌鞘,毛发沿皮面折断而呈黑色小点,故又名黑点癣;

  ③黑癣也可引起面部等处的光滑皮肤发生体癣和甲癣;

  ④病程长,进展缓慢,可直至成年尚未愈合,毛囊可被破坏形成瘢痕。在女性中常因有长发而被忽略。

  4.脓癣

  后两种头癣有时可并发脓癣,患处的毛囊常可化脓而引起一片或数片红肿的痈状隆起,是机体对真菌的过敏所致,该处如用力挤压,即可流出少量浆液或半透明的脓液。局部病发极易拔出,愈合后形成瘢痕而在局部留有永久性脱发。

查看详情

银屑病与头癣怎么鉴别

体癣

  由于致体癣的病原真菌种类较多,每个患者的体质与抵抗力又不相同,加上卫生习惯的差别等因素,体癣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当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表面的角质层后,可引起很轻的炎症反应,发生红斑、 丘疹、水疱等损害,继之脱屑,常呈环状,故俗称圆癣或钱癣,开始时损害分开散布,当逐渐扩大后,可互相融合重叠,有时甚至犯发至全身,尤其是一些患有免疫缺陷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抗肿瘤药物等患者,皮损可很广泛。由于机体防御能力的作用,环形损害的中心可自愈脱屑,边缘高起成圈状,也可有活动性红斑、丘疹及水疱或脱屑,中央则平坦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儿童的体癣可呈几个圈,彼此重叠成花环状,形态甚为特殊。

  手癣、足癣、甲癣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引起,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体癣常较迁延泛发,在腰腹部、臂、躯干等部较为多见,常伴痒感;由须癣毛癣菌所致的体癣好侵犯面颊部及下腿部,常呈环状或不规则形,一般炎症较显著,由于搔抓可产生脓疱或深位的损害,且局部可发生环状隆起的硬结。引起股癣的絮状表皮癣菌有时也可引起体癣。铁锈色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等除引起头癣外,有时也可引起体癣。前三种小孢子菌引起的体癣好发于前额、面颊、颈、上肢以及躯干部,常呈环状或多环形;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者损害较散发,炎症显著,常呈潮红色;紫色毛癣菌所致体癣初发损害常呈淡红色小丘疹,逐渐扩张蔓延呈不规则形,形成地图样外观。

查看详情

股癣

  常发生于阴囊对侧的大腿皮肤,一侧或双侧,多呈环状或半环状斑片。初于股上部内侧出现小片红斑,其上有脱屑,并逐渐扩展而向四周蔓延,边界清楚,其上有丘疹、水疱、结痂、瘙痒。中央部位可自愈,有色素沉着或脱屑,历久则于局部皮肤发生浸润增厚呈苔藓化,常伴痒感。严重者常扩展波及股内侧、会阴或肛门周围,其下缘多清晰。有时尚可波及阴囊、阴茎根部等处

查看详情

手癣

  手癣是由手部皮肤癣菌引起的感染,又称手部皮肤真菌病。

  皮肤真菌感染分为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癣和念珠菌等因素引起的类似癣,两者分辨率较低。患者可通过使用外用抗真菌药达到治愈的效果,部分严重患者可适当口服抗真菌药,以提高根治率。

查看详情

足癣

  足癣可以不同形式出现。患者会感觉足部痕痒、皮肤出现红斑及呈鳞状脱落,通常受影响是足趾间、足底及脚甲,较少累及足背。

  趾间足癣:这种足癣多由红色毛癣菌(T. Rubrum)引起。患者趾间痕痒裂开及有潮湿和鳞状脱皮等症状,感染可及趾底及足底,通常为4-5趾间,较少影响足背。

  慢性厚皮症:累及地方像北美土著穿着的平底靴(moccasin),因此亦称为平底靴足癣。它主要累及足底,偶尔足边亦会受到感染。足底干燥,出现红斑和少量鳞状脱皮等症状,患者可感觉痕痒或完全没有症状。

  发炎和小泡:足跟内侧可出现痕痒的小水泡:偶尔可见大水泡出现。流出液体可为清澈或含脓。这种症状多是由于趾间毛癣菌感染引起的。严重时可引发蜂窝组织炎和淋巴管炎。

  溃疡:这种病症多继发于细菌感染,免疫系统低下者尤多。患者足部疼痛非常,感觉不适及有发热症状。并发症可包括蜂窝组织炎和淋巴管炎。足底皮肤可大幅脱落。

  足癣累及趾甲时,形成我们通常称为的灰甲。视乎受感染和痛症的严重程度。

查看详情

灰指甲(甲癣)

  灰指甲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皮肤疾病,得了灰指甲我们会出现一些症状,基本都是在指甲上。

  灰指甲症状

  1、近端甲下型灰指甲:这种症状是比较少见的,一般都是继发于甲沟炎。患有这种病大多数患者都会有甲板和甲皱出现裂缝,之后会逐渐形成比较大的斑点,严重之后会失去整个甲板,扩至全甲。

  2、远侧端甲下型灰指甲:此病开始的症状是我们的甲板上有一小块的斑点,之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就会变成没有光泽的灰色区域,病情会逐渐变黄直到变黑。我们的甲板也会变质,甲下角质碎屑堆积,甲板也会有萎缩出血的情况。

  3、白色表浅型灰指甲:常见于指趾甲。表现为甲板表面有白点或白色1毫米直径大小的斑片,病甲呈脆性而刮落。

  4、全甲营养不良型灰指甲:这个症状一般不常见,基本是上面所有症状同时出现的情况。患有此病我们的指甲会全部失去光泽,出现严重的变质,甲板也会增厚或碎裂,严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性甲型(或真性念珠菌甲癣)灰指甲:表现为全甲变质、膨起、松脆,表面疣状,凹凸不平。

  6、慢性甲沟炎型灰指甲:表现为外侧甲皱襞及近端甲皱、表皮护膜变质或变棕色。重要的特点是有甲沟炎存在,甲周皱襞肿胀而没有甲下角化过度,可有少量渗液但从不出脓。

  7、真菌性甲型灰指甲:表现为脚气浓重(俗称“香港脚”)趾沟腐烂、水疹。

查看详情

花斑癣

  ​花斑癣一般是真菌感染导致疾病,一般花斑癣可以出现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部位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

查看详情

真菌病

  浅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其病原菌可分为:

  一、皮肤癣菌:寄生在皮肤角蛋白组织致病真菌统称为皮肤癣菌。该菌凭其侵犯组织不同和培养特点差异把它再划分以下三属:

  (一)毛癣菌属:侵犯皮肤、毛发和甲。本菌属已查明有13种可使人类致病。常见有黄癣菌、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彼等培养特点呈棒形大分子孢子,壁光滑。

  (二)孢子菌属:侵犯毛发及皮肤,在我国以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等为多见;这些培养特征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已报道有8种能引起人类发病。

  (三)表皮癣菌属:侵犯皮肤和甲。本菌属仅絮状表皮癣菌一种可使人类致病,其培养所见呈杵状或梨形大分子孢子。

  上述三属的皮肤癣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组织反应而发生红斑丘疹、水疱、鳞屑、断发、脱发和甲板改变等。按其侵犯部位差别,临床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和甲癣。

  二、角层癣菌:寄生于皮肤角层或毛干表面的致病真菌可谓之角层癣菌。此类癣菌又分两型,即角层型和毛发型。前者有花斑癣菌、红癣微细棒状杆菌,曼逊氏癣菌及威尼克氏癣菌;后一型有腋毛癣菌。

  由于角层癣菌是寄生于人体组织的表面,故一般不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即使有也极轻微。

查看详情

念珠菌病

  皮肤念珠菌病最初症状是不明显的,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掌握疾病的发病症状,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它,早发现才能早点进行治疗。那么,皮肤念珠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1,手指或脚趾之间的溃烂

  手指和脚趾之间的溃烂通常发生在长期从事湿滑工作的人身上,皮疹很可能发生在第三和第四根手指之间。间隙之间出现清晰的潮湿表面,然后会出现少量表面,渗出物会出现瘙痒和疼痛。

  2,皮疹

  当皮肤念珠菌病发生时,儿童或易出汗的人可能会在乳房或腹股沟等褶皱处发现皮疹,并且在某些地区可能会发生糜烂,在侵蚀的外围有红疱疹和脓疱。

  3,甲沟炎

  发生皮肤念珠菌病后,可能会出现甲沟炎,通常指甲发红或少量出现指甲,并可能出现疼痛,尤其是在被压迫时。

查看详情

夏季皮炎

  由于气候炎热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的炎症性皮肤病,常在6~8月份发病。成人多见。皮损对称发生于躯干、四肢,尤以小腿伸侧为甚。表现为大片鲜红色斑,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伴有剧痒,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久之皮肤粗糙增厚。

查看详情

浸渍足

  1.充血前期

  暴露于湿冷环境后不久即可产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开始仅有感觉局部寒冷不适,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则逐渐出现感觉迟钝、肢体变冷、苍白、麻木、轻度肿胀、周围脉搏减弱或消失。

  2.充血期

  病人脱离湿冷环境后数小时开始,可持续6~10周,受累肢体变红热、无汗和明显肿胀,周围脉搏跳动明显,出现弥漫性灼痛并不断加剧,于10天左右代之以发作性刺痛,受热加剧,遇冷缓解,并可由多种刺激诱发。可有轻度心动过缓,低热,暂时性蛋白尿等全身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水疱、血疱、皮内或皮下出血、表皮剥脱或浅表坏疽、毛发和甲板脱落、常伴有细菌感染。

  3.充血后期

  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受累肢体局部温度降低,有冰凉感。常见雷诺现象,感觉过敏,多汗,关节僵硬,复发性水肿,大疱,皮肤及附件萎缩等现象。

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