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百科/活血化瘀药
川芎

  川芎

  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生川军。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形态特征: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川芎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川芎的功效作用

  功效: 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

  主治: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川芎煎剂分别给大、小鼠ig均能抑制其自发活动,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并能对抗咖啡因(20mg/kg)的兴奋作用。但不能对抗戊四氮所致的大鼠惊厥。用川芎煎剂25-50g/kg灌胃,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对小鼠的镇静较大鼠更明显;它还能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不能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也不能防止五甲烯四氮唑、可卡因的惊厥或致死作用。日本产川芎的挥发油部分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具有兴奋作用,剂量加大,则皆转为抑制。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川芎煎剂对离体蟾蜍和蛙心脏,在浓度在1O-5-10-4时使收缩振幅增大、心率稍慢。

  3、对平滑肌的作用,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微量时能刺激受孕子宫,使其张力增高,收缩增强,终成挛缩;大量则反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及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而藁本内酯则是解痉的主要成分。川芎哚ig300mg/kg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与对照比较P《0.001。

  4、抗菌作用等体外试验,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川芎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5、抗放射作用,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ip比im给药效果好,im给药较ig效果好。

  6、其它作用,川芎嗪能增加麻醉兔的肾血流量,并能利尿。川芎嗪能抑制DNA合成,提示能抑制蛋白质和抗体生成。川芎有某些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它能保护雏鸡避免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营养性脑病。阿魏酸钠可减少H2O2及O2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抗OH及丙二醛(MDA)溶血的作用。阿魏酸钠可明显降低补体溶血,抑制补体3b(C36)与红细胞膜的结合。川芎嗪对以平阳霉素气管内给药制备的小鼠肺纤维化发生有抑制作用。

  川芎的毒性

  川芎嗪静脉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239mg/kg。川芎水溶性粗制剂给于小鼠ip和im的LD50分别为65.86与66.42g/kg。川芎嗪小鼠iv的LD50为239mg/kg。小鼠每日po川芎嗪5或10mg/kg,连续4周,动物体重、血象、肝、肾功能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川芎的禁忌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②《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③《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④《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易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⑤《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⑥《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川芎的附方

  ①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孑(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

  ②治偏头疼: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

  ③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

  ④治风热头痛:川芎一钱,茶叶二钱。水一钟,煎五分,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⑤治妊娠腹中痛(胞阻):芎劳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六两。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

  ⑥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当归六两(洗,去,切,焙干,秤)、川芎四两(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

  ⑦治产后血晕:当归一两,川芎五钱,荆芥穗(炒黑)二钱。水煎服。(《奇方类编》)

  ⑧治产后心腹痛: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怀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⑨治新产块痛: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男女科》生化汤)

  ⑩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为末,以少许吹鼻中。(《全幼心鉴》)

查看详情

经常偏头痛喝什么茶比较有效

延胡索

  延胡索

  别名:元胡、延胡、元胡索。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块茎。

  形态特征: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延胡索的用法用量

  用法:3~10g;研末吞服,一次1.5~3g。

  炮制:1、延胡索: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2、醋延胡索:取净延胡索,照醋炙法炒干,或照醋煮法煮至醋吸尽,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延胡索的功效作用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延胡索的禁忌

  血热气虚及孕妇忌服。

  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经疏》:经事先期及一切血热为病,法所应禁。

  ③《本草正》: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非所宜。

  延胡索的配伍

  1、止血生肌,镇心明目,破症瘕气块,产后血晕闷绝,儿枕痛,并宜饵此方: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棱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六铢,熬捣为散。空心酒服三钱匕,日再服。神验莫及。产后即减大黄。(《海药本草》)

  2、寒疝滑泄,腹痛肠鸣,自汗厥逆:熟附子(去皮脐)、延胡索(炒)各一两,生木香半两。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七片,煎七分,温服。(《济生方》)

  3、折伤瘀血在腹内者: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水二升,煎七合,入酒及童子小便各一合,顿温服之。(《千金方》)

  延胡索的附方

  ①治热瓢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身热足寒者:玄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温酒或白汤下二钱。(《圣惠方》)

  ②治下痢腹痛:延胡索三钱,米饮服之,痛即减,调理而安。(《纲目》)

  ③治咳喘:醋制玄胡七成,枯矾三成。共研细粉。一日三次,每服一钱。(沈阳《中草药、验方、制剂、栽培选编》)

  ④治室女血气相搏,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经行涩少,或经事不调,以致疼痛:玄胡索(醋煮去皮);当归(去芦,酒浸锉略炒)各一两,橘红二两。上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艾汤卞,米饮亦得。(《济生方》三神丸)

  ⑤治产后恶露下不尽,腹内痛:延胡索末,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⑥治坠落车马,筋骨疼痛不止:延胡索一两。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豆淋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⑦治跌打损伤:玄胡炒黄研细,每服一至二钱,开水送服,亦可加黄酒适量同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⑧治疝气危急:玄胡索(盐炒)、全竭(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盐酒下。(《仁斋直指方》)

  ⑨治小儿盘肠气痛:延胡索、茴香等分。炒研,空心米饮,量儿大小与服。(《卫生易简方》)

  ⑩治偏正头痛不可忍者:玄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二个(去皮子)。为末,水和丸如杏仁大。每以水化一丸,灌入病人鼻内,当有涎出。(《永类钤方》)

  ⑾治小便尿血:延胡索一两,朴消七钱半。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类证活人书》)

  ⑿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

  ⒀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⒁皮下气痛或气块痛: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蘸药末随时吃下。

  ⒂久患心痛,身热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⒃下痢腹痛: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

  ⒄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浸,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研为末,酒煮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艾醋汤送下。

  ⒅产后诸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用延胡索炒后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甚效。

  ⒆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⒇腰 体痛。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

  延胡索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2、《开宝》:破血,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诸血病,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煮酒或酒磨服。

  3、《本经逢原》:延胡索色黄入脾胃,能活血止痛,治小便溺血。得五灵脂同入肝经散血破滞。

  孕产妇可以吃延胡索吗

  据了解,孕妇是不能吃延胡索的,因为延胡索有活血的功效,热气虚及孕妇应忌服。

  不过产妇可以适当吃一些延胡索, 延胡索主治产后血晕,恶露不尽的功效。因此产妇可以是可以吃的。

查看详情

冬凌草

  冬凌草

  别名:山香草、雪花草、冰凌草。

  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肝经。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本品茎基部近圆形,上部方柱形,长30~1750px。表面红紫色,有柔毛;质硬而脆,断面淡黄色。叶对生,有柄;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形菱状,长2~150px,宽1.5~75px;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急缩下延成假翅,边缘具粗锯齿;上表面棕绿色,下表面淡绿色,沿叶脉被疏柔毛。有时带花,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花萼筒状钟形,5裂齿,花冠二唇形。气微香,味苦、甘。

  冬凌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泡酒。

  炮制:除去杂质,切段,干燥。

  冬凌草的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用于咽喉肿痛,瘕瘕痞块,蛇虫咬伤。

查看详情

草血竭

  草血竭

  别名:一口血、弓腰老、老腰弓、小么公、地蜂子、地蚂蜂。

  性味:性凉,味酸,无毒。

  归经:入脾,胃,肾三经。

  入药部位:为蓼科植物草血竭的根茎。

  形态特征:干燥根茎呈扁圆柱状,常蜷曲,两端略细,长2.5~7厘米,径1~2厘米,表皮黑棕色,有较粗横纹,有的成节状,残留少量叶基和须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红棕色,维管束呈黄白色,点状排成一圈。味涩。以无须根、心红棕色者为佳。

  草血竭的用法用量

  内服:3~5钱,水煎服,或干粉0.5~1钱,吞服。

  外用:适量,干粉敷患处。

  炮制:除去杂质及残存须根,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草血竭的功效作用

  功效:散血止血,下气止痛。

  主治: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症瘕积聚,月经不调,浮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草血竭的附方

  ①治男女痞块疼痛,症瘕积聚:草血竭焙为末。每服一钱,沙糖热酒服。气盛者,加槟榔、台乌。(《滇南本草》)

  ②治寒湿气浮肿:草血竭三钱,茴香根三钱,草果子二钱。共为末,同鳅鱼煮吃三、四次。(《滇南本草》)

  ③治菌痢:草血竭干粉一钱至一钱五分,吞服,一日三次。(《云南中草药选》)

  ④治外伤出血:草血竭研粉外涂伤口。(《云南中草药选》)

  草血竭的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宿食,消痞块年久坚积板硬,胃气疼,面寒疼,妇人症瘕。消浮肿,破瘀血,止咳嗽。

  2.《四川中药志》:散血,止血。治丹停,黄肿,无名肿毒及妇女火疳病,并涂蛇咬伤。

  3.《云南中草药选》:止血止痛,收敛止泻。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栗子

  栗子

  别名:板栗(《唐本草》),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胃、肾经。

  入药部位: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形态特征:种仁呈半球形或扁圆形,先端短尖,直径2-3cm。外表面黄白色,光滑,有时具浅纵沟纹。质实稍重,碎断后内部富粉质。气微,味微甜。

  栗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

  外用:捣敷。

  栗子的功效作用

  功效: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主治:治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衄、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

  栗子的禁忌

  ①孟诜:“栗子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食。”

  ②《本草衍义》:“小儿不可多食,生者难化,熟即滞气隔食,往往致小儿病。”

  ③《得配本草》:“多食滞脾恋膈,风湿病者禁用。”

  ④《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来去,痞满,疳积,疟痢,产后,小儿,病人不饥、便秘者并忌之。”

  栗子的附方

  ①治肾虚腰膝无力:栗楔风干,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猪肾粥。(《经验方》)

  ②治小儿脚弱无力,三、四岁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与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③治气管炎:板栗肉半斤。煮瘦肉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筋骨肿痛:板栗果捣烂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小儿疳疮:捣栗子涂之。(《备急方》)

  ⑥治金刃斧伤:独壳大栗研敷,或仓卒捣敷亦可。(《濒湖集简方》)

  栗子的相关论述

  ①《本草图经》:“栗房当心一子谓之栗楔,活血尤效,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脚宜生食之,仍略暴干,去其水气,惟患风水气不宜食,以其味咸故也。”

  ②《纲目》:“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于此可验。《经验方》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盖风干之栗,胜于日曝,而火煨油炒,胜于煮蒸,仍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

  ③《玉楸药解》:“栗子,补中助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

查看详情

酒糟

  酒糟

  别名:甜糟、糟、红糟、酒醅糟、粕。

  性味:甘;辛;温;无毒。

  归经:入胃;肝;肾经。

  入药部位:为高梁、大麦、米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

  酒糟的用法用量

  内服:炖温。

  外用:罨敷。

  酒糟的功效作用

  功效:活血止痛;温中散寒。

  主治:伤折瘀滞疼痛;冻疮;风寒湿痹;蛇伤;蜂螫

  酒糟的附方

  ①治伤折,恶血不散疼痛:酒糟二斤,糯米半斤。上二味相和,酒煮稀稠得所,取出乘温涂患处,外封裹之,日再易。(《圣济总录》糟米涂方)

  ②治鹤膝风:酒醅糟四两,肥皂一个(去子),芒硝一两,五味子一两,砂糖一两,姜汁半瓯。研匀,日日涂之。加入烧酒尤妙。(《纲目》)

  ③治手足皴裂,春夏不愈者:生姜汁、红糟、白盐、猪膏(腊月者佳)。上研烂炒热,擦入皴内,一时虽痛,少顷便皮软皴合,再用即安。(《养生必用方》)

查看详情

茅莓

  茅莓

  别名: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

  性味:味苦、涩,性凉。

  归经:归肝、脾、大肠经。

  入药部位:茎叶。

  形态特征:根圆柱形,常扭曲,长10-30cm,直径0.3-1.2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外层栓皮有时呈片状剥落,露出红棕色内皮。根头部呈不规则块状,常有茎残基和被白色绒毛的干枯幼茎叶。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淡黄棕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涩。

  茅莓的用法用量

  内服:15-30g。

  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茅莓的功效作用

  功效:散瘀,止痛,解毒,杀虫。

  主治: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等病症。

  茅莓的禁忌

  孕妇慎服。

  茅莓的配伍

  1、治泌尿系结石:茅莓根60g,石韦30g,海金砂、车前草各15g,水煎服。(《精编中草药图谱》)

  2、治风湿关节痛:茅莓根60g,白酒500ml,浸泡7天,每次服l小杯,每日2次。(《精编中草药图谱》)

  3、治过敏性皮炎:茅莓根30g,水煎,去渣,入明矾适量,洗患处。(《精编中草药图谱》)

  4、治创伤出血:茅莓叶,晒干研末,取适量局面撒敷,外盖洁净纱布。(《精编中草药图谱》)

查看详情

郁金

  郁金

  别名:川郁金、广郁金。

  性味:辛、苦,寒。

  归经:归肝、心、肺经。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块根。

  形态特征:本品呈椭圆形或长条形薄片。外表皮灰黄色、灰褐色至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切面灰棕色、橙黄色至灰黑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

  郁金的用法用量

  用法:3~10g。

  炮制: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郁金的功效作用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主治: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药理作用:①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对胆甾醇(每天给予1克)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每天口服郁金水煎剂10克左右,100天后血清胆甾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比对照组高,磷脂升高较明显,β-脂蛋白、三酸甘油酯稍有上升,但与对照组无差异。郁金粉按134毫克/100克给予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大白鼠,血清胆甾醇及C/P值均有轻度上升,但能减轻家兔或大白鼠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及脂质沉积。患有高胆甾醇血症的兔,口服同属植物Curcuma amada的乙醚提取物,在3周内使血胆甾醇由266毫克%下降到36毫克%,C/P比值也相应下降,主动脉重量亦明显减轻,动物体重增加。

  ②其他作用

  郁金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用郁金挥发油乳剂作人胆囊造影时,无收缩胆囊的作用。

  郁金的禁忌

  不宜与丁香、母丁香同用。

  阴虚失血及无气滞血瘀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疏》“凡病属真阴虚极,阴分火炎,薄血妄行,溢出上窍,而非气分拂逆,肝气不平,以致伤肝吐血者不宜用也。即用之亦无效。”

  ②《本草汇言》:“胀满,膈逆,疼痛,关乎胃虚血虚者,不宜用也。”

  ③《得配本草》:“气虚胀滞禁用。”

  郁金的配伍

  1、痔疮肿痛:郁金末,水调涂之,即消。(《医方摘要》)

  2、耳内作痛:郁金末一钱,水调,倾入耳内,急倾出之。(《圣济总录》)

  郁金的附方

  ①治心悬急懊痛:郁金半两,黄芩一两,赤芍药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生干地黄一两,大腹皮一两(锉)。上药,细锉和匀。每服一分,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熬服。(《圣惠方》郁金饮子)

  ②治一切厥心(痛)、小肠膀胱痛不可忍者:附子(炮)、郁金、干姜。上各等分为细末,醋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男子温洒下,妇人醋汤下,食远服。(《奇效良方》辰砂一粒金丹)

  ③治妇人胁肋胀满,因气逆者:郁金、木香、莪术、牡丹皮。白汤磨服。(《女科方要》)

  ④治产后心痛,血气上冲欲死:郁金烧存性为末二钱,米醋一呷,调灌。(《袖珍方》)

  ⑤治癫狂因忧郁而得,痰涎阻塞包络心窍者:白矾三两,郁金七两。米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水送下。(《本事方》白金丸)

  ⑥治痫疾:川芎二两,防风、郁金、猪牙皂角、明矾各一两,蜈蚣二条(黄、赤脚各一)。上为末,蒸饼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下十五丸。(《摄生众妙方》郁金丹)

  ⑦治风痰: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各为末,和令匀。每服一字,用温浆水一盏,先以少浆水调下,馀者水漱口都服,便以食压之。(《经验后方》)

  ⑧治衄血吐血:郁金为末,水服二钱,甚者再服。(《简易方论》)

  ⑨治呕血:用韭汁、姜汁、童便磨郁金,同饮之。(《丹溪心法》)

  ⑩治尿血不定:郁金一两,捣为末,葱白一握相和,以水一盏,煎至三合,去滓,温服,日须三服。(《经验方》)

  ⑾治血淋,心头烦,水道中涩痛,及治小肠积热,尿血出者:生干地黄、郁金、蒲黄。上等分,为细末。每于食前,煎车前子叶汤调下一钱,酒调下亦得。(《普济方》郁金散)

  ⑿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疼痛不可忍:郁金五个大者,牛黄一皂荚子(别研细)。二味同为散。每服用醋浆水一盏,同煎三沸,温服。(孙用和)

  ⒀治谷疽,唇口先黄,腹胀气急:郁金一两,牛胆一枚(干者),麝香(研)半钱。上三味,捣研为细散。每服半钱匕,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圣济总录》郁金散)

  ⒁治胆石及黄疸:郁金、熊胆、明矾、火硝。研细为丸或作散剂。每服一至三分。(《四川中药志》)

  ⒂治肠梗阻:郁金、桃仁、瓜蒌各三钱。水煎后加麻油五两,一次温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⒃治耳内极痛:郁金末,研细,每用一字,以净水调,倾入耳内,却急倾出。(《圣济总录》)

  ⒄治自汗不止:郁金末,卧时调涂于乳上。(《濒湖集简方》)

  ⒅治痔疮肿痛:郁金末,水调涂之。(《医方摘要》)

  ⒆颠狂症。用郁金七两、明矾三两,共研为末,加稀同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⒇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21)心气痛。和郁金、附子、干姜,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男用酒,女用醋送下。

  (22)产后心痛(血气上冲欲死)。用郁金(烧存性)研细,取二钱,以米醋调灌能,转危为安。

  (23)鼻血、吐血。用郁金研细,水服二钱。不愈。再服一次。

  (24)阳毒下血(热气入骨,痛不可忍)。用郁金五个,牛黄一个、如皂荚子大,做成散剂,每服用醋浆水一碗煎三沸后,待温把药送下。

  (25)尿血。用郁金一两、葱白一握,加水一碗煎成三合,温服。一天服三次。

  (26)风痰壅塞。用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共研为末。每取少许,温浆水调下。同时,以浆水一碗,漱口吐涎。可以吃一点东西压一下药味。

  (27)痔疮肿痛。用郁金研细,加水调匀搽患处。

  郁金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蛊毒。

  2、《本经逢原》:郁金辛香不烈,先升后降,入心及包络。治吐血、衄血、唾血血腥,破恶血。血淋,尿血,妇人经脉逆行,产后败血冲心,及宿血心痛,并宜郁金末加姜汁、童便同服,其血自清。

  3、《本草求真》:其气先上行而微下达。凡有宿血凝积。及有恶血不堪之物。先于上处而行其气。若使其邪其气其痰其血在于膈上而难消者。须审宜温宜凉。同于他味。兼为调治之。

查看详情

姜黄

  姜黄

  别名:黄姜、毛黄姜、黄丝郁金。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脾、肝经。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茎。

  形态特征:本品为不规则或类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深黄色,有时可见环节。切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内皮层环纹明显,纤维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苦、辛。

  姜黄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服,3~10g。外用适量。

  炮制: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姜黄的功效作用

  功效:破血行气,痛经止痛。

  主治: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药理作用:①利胆作用

  姜黄煎剂及浸剂能增加犬的胆汁分泌,使胆汁成分恢复正常,并增加胆囊收缩,其作用弱而持久,可持续1~2小时。姜黄素或其钠盐有利胆作用,静脉注射于狗,可减少固体成分的含量而增加胆汁分泌量,但从总的绝对值来看,胆盐、胆红素、胆甾醇分泌量均增加,脂肪酸成分保持恒定。另一种同属植物中提出的挥发油增加胆汁分泌,色素则引起胆囊收缩。Curcumen为胆甾醇溶剂,可用以治疗胆道结石。50%姜黄煎剂可促进食欲。

  ②对子宫的作用

  片姜黄及色姜黄煎剂及浸剂(2%盐酸作溶剂)对小白鼠、豚鼠离体子宫呈兴奋作用,对家兔子宫瘘管引起周期性收缩,1次给药可持续5~7小时。

  ③降压作用

  姜黄醇提取液,对麻醉犬表现降压作用,此作用不因注射阿托品及切除迷走神经而受影响。如预先注射麦角流浸膏,可使降压作用翻转为升压作用(与黄连碱的翻转作用有相似之处),醚提取成分降压作用极弱。

  ④抗菌作用

  姜黄素及挥发油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姜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对接种病毒的小鼠,能延长其生存时间,但对在病毒性肝炎墓础上加上化学性(四氯化碳)的肝伤害则无效。此外姜黄制剂可杀蝇。

  ⑤其他作用

  姜黄煎剂有镇痛作用,对离体蛙心引起显著的抑制。

  姜黄的禁忌

  血虚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孕妇忌用。

  姜黄的配伍

  1、痰注臂痛:天仙藤、白术、羌活、白芷梢各三钱,片子姜黄六钱,半夏(制)五钱。每服五钱,姜五片,水煎服。仍间服千金五套丸。(杨仁斋《直指方》)

  2、伤寒产后,血晕欲死:用荷叶、红花、姜黄等分,炒研末。童子小便调服二钱。(庞安常《伤寒论》)

  姜黄的附方

  ①治心痛不可忍:姜黄(微炒)、当归(切,焙)各一两,木香、乌药(微炒)各半两。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茱萸醋汤调下。(《圣济总录》姜黄散)

  ②治九种心痛,发作无时,及虫痛不可忍者:姜黄三分,槟榔半两,干漆(捣碎,炒令烟出)半两,石灰(炒令黄色)一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姜黄散)

  ③治胃炎,胆道炎,腹胀闷,疼痛,呕吐,黄疸:姜黄一钱五分,黄连六分,肉桂三分,延胡索一钱二分,广郁金一钱五分,绵茵陈一钱五分。水煎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臂背痛,非风非痰:姜黄、甘草、羌活各一两,白术二两。每服一两,水煎。腰以下痛,加海桐皮、当归、芍药。(《赤水玄珠》姜黄散)

  ⑤治室女月水滞涩,调顺营气:姜黄、丁香、当归(切,焙)、芍药各半两。上四味,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经脉欲来,先服此药,不拘时候。(《圣济总录》姜黄散)

  ⑥治经水先期而至,血涩少,其色赤者:当归、熟地、赤芍、川芎、姜黄、黄芩、丹皮、延胡索、香附(制)各等分。水煎服。(《医宗金鉴》姜芩四物汤)

  ⑦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腹痛:姜黄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熟干地黄一两,艾叶一两(微妙),鹿角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姜黄散)

  ⑧治产后腹痛:姜黄二分,没药一分。上为末,以水及童子小便各一盏,入药煎至一盏半,分作三服,通口服,约人行五、七里,再进一服。(《普济方》姜黄散)

  ⑨治一切跌打:桃仁、兰叶、丹皮、姜黄、苏木、当归、陈皮、牛膝、川芎、生地、肉桂、乳香、没药。水、酒、童便煎服。(《伤科方书》姜黄汤)

  ⑩治牙痛不可忍:姜黄、细辛、白芷等分。上为细末,并擦二、三次,盐汤漱。(《百一选方》姜黄散)

  ⑾治诸疮癣初生时痛痒:姜黄敷之。(《千金方》)

  ⑿心痛难忍。用姜黄一两、桂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醋汤送下。

  ⒀胎寒腹痛(婴儿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状如惊风,出冷汗)。用姜黄一钱,没药、没香、乳香各二钱,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了,如芡子大。每服一丸,钩藤煎汤化下。

  ⒁产后血痛(腹内有血块)。用姜黄、桂心,等分为末,酒冲服一匙,血下尽后即愈。

  ⒂疮癣初发。用姜黄研末擦上,甚效。

  姜黄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治风痹臂痛。

  2、《本草蒙筌》:主心服结气,并疰忤积气作膨;治产血攻心,及扑损瘀血为痛。更消痈肿,仍通月经。

查看详情

独一味

  独一味

  别名:大巴、打布巴、丁香。

  性味:味甘、苦,性平。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唇形科植物独一味的干燥地上部分,全草入药。

  独一味的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或作散剂,3-6g。

  炮制:除去杂质,切碎。

  独一味的功效作用

  功效:活血止血,祛风止痛。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黄水病。

  独一味的禁忌

  无瘀滞及孕妇勿服。(《四川中药志》)

  独一味的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独一味皂甙500mg/(kg·d)、独一味醇提物以300mg/(kg,d)或150mg-(kg,)给荷瘤小鼠腹腔注射,连续10d,对移植性肿瘤EC有显着抑制作用,皂甙对Hep实体瘤析也有显着抑制作用。同样剂量的皂甙给S180肉瘤小鼠连续用药12d,也有一定疗效。皂甙还可使荷瘤小鼠脾甙50mg/(kg,d)、100mg/(kg,d),连续5d给动物腹腔注射,均显着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及指数、E-玫瑰花结形成率及酯酶染色阳性率,表明独一味有显着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

  2.镇痛作用

  独一味浸膏10%以0.28ml/10g、0.14ml/10g给小鼠灌胃,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约2h。浸膏还可显着抑制小鼠醋酸性扭体反应,0.19-3.0g/kg的镇痛作用与0.23g/kg阿司匹林作用相当。

  3.止血作用

  小鼠尾静脉止血实验中,10%、5%浸膏各0.14ml/10g给小鼠薄胃,有显着止血作用。独一味对大鼠肝脏切割性创口有局部止血作用。

  4.抗菌作用

  独一味浸膏在滤纸片法中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杆菌有抑菌作用。独一味叶皂甙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枯草杆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显着抑菌作用。

  5.毒性

  小鼠一次口服独一味浸膏的LD50为13.5g/kg。浸膏1.5g/kg给麻醉家兔肠内注入,无中毒表现。浸膏以0.1g/kg、0.5g/kg给犬灌服,连续21d,对动物活动、一般状态、血象、肝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病理组织切片各脏器大部分未见异常,偶见血管扩张充血和肝组织坏死。

  独一味的相关论述

  1、《四川中药志》:活血行瘀,止痛,行气,消肿,续筋接骨。治跌伤筋骨及闪腰挫气等症。

  2、《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补髓,止血。治浮肿后流黄水,关节积黄水,骨松质发炎。

查看详情

片姜黄

  片姜黄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形态特征:该品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长3~6cm,宽1~3cm,厚0.1~0.4cm。外皮灰黄色,粗糙皱缩,有时可见环节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一圈环纹及多数筋脉小点。质脆而坚实。断面灰白色至棕黄色,略粉质。气香特异,味微苦而辛凉。

  片姜黄的用法用量

  用法:3~9克。

  炮制: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片姜黄的功效作用

  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主治: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

  片姜黄的禁忌

  血虚无气滞血瘀者及孕妇慎服。

  片姜黄的药理作用

  ①利胆作用

  姜黄煎剂及浸剂能增加犬的胆汁分泌,使胆汁成分恢复正常,并增加胆囊收缩,其作用弱而持久,可持续1~2小时。姜黄素或其钠盐有利胆作用,静脉注射于狗,可减少固体成分的含量而增加胆汁分泌量,但从总的绝对值来看,胆盐、胆红素、胆甾醇分泌量均增加,脂肪酸成分保持恒定。另一种同属植物中提出的挥发油增加胆汁分泌,色素则引起胆囊收缩。Curcumen为胆甾醇溶剂,可用以治疗胆道结石。50%姜黄煎剂可促进食欲。

  ②对子宫的作用

  片姜黄及色姜黄煎剂及浸剂(2%盐酸作溶剂)对小白鼠、豚鼠离体子宫呈兴奋作用,对家兔子宫瘘管引起周期性收缩,1次给药可持续5~7小时。

  ③降压作用

  姜黄醇提取液,对麻醉犬表现降压作用,此作用不因注射阿托品及切除迷走神经而受影响。如预先注射麦角流浸膏,可使降压作用翻转为升压作用(与黄连碱的翻转作用有相似之处),醚提取成分降压作用极弱。

  ④抗菌作用

  姜黄素及挥发油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姜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对接种病毒的小鼠,能延长其生存时间,但对在病毒性肝炎墓础上加上化学性(四氯化碳)的肝伤害则无效。此外姜黄制剂可杀蝇。

  ⑤其他作用

  姜黄煎剂有镇痛作用,对离体蛙心引起显著的抑制。

  片姜黄的配伍

  ①治心痛不可忍:姜黄(微炒)、当归(切,焙)各一两,木香、乌药(微炒)各半两。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茱萸醋汤调下。(《圣济总录》姜黄散)

  ②治九种心痛,发作无时,及虫痛不可忍者:姜黄三分,槟榔半两,干漆(捣碎,炒令烟出)半两,石灰(炒令黄色)一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姜黄散)

  ③治胃炎,胆道炎,腹胀闷,疼痛,呕吐,黄疸:姜黄一钱五分,黄连六分,肉桂三分,延胡索一钱二分,广郁金一钱五分,绵茵陈一钱五分。水煎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臂背痛,非风非痰:姜黄、甘草、羌活各一两,白术二两。每服一两,水煎。腰以下痛,加海桐皮、当归、芍药。(《赤水玄珠》姜黄散)

  ⑤治室女月水滞涩,调顺营气:姜黄、丁香、当归(切,焙)、芍药各半两。上四味,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经脉欲来,先服此药,不拘时候。(《圣济总录》姜黄散)

  ⑥治经水先期而至,血涩少,其色赤者:当归、熟地、赤芍、川芎、姜黄、黄芩、丹皮、延胡索、香附(制)各等分。水煎服。(《医宗金鉴》姜芩四物汤)

  ⑦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腹痛:姜黄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熟干地黄一两,艾叶一两(微妙),鹿角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姜黄散)

  ⑧治产后腹痛:姜黄二分,没药一分。上为末,以水及童子小便各一盏,入药煎至一盏半,分作三服,通口服,约人行五、七里,再进一服。(《普济方》姜黄散)

  ⑨治一切跌打:桃仁、兰叶、丹皮、姜黄、苏木、当归、陈皮、牛膝、川芎、生地、肉桂、乳香、没药。水、酒、童便煎服。(《伤科方书》姜黄汤)

  ⑩治牙痛不可忍:姜黄、细辛、白芷等分。上为细末,并擦二、三次,盐汤漱。(《百一选方》姜黄散)

  ⑾治诸疮癣初生时痛痒:姜黄敷之。(《千金方》)

  ⑿心痛难忍。用姜黄一两、桂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醋汤送下。

  ⒀胎寒腹痛(婴儿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状如惊风,出冷汗)。用姜黄一钱,没药、没香、乳香各二钱,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了,如芡子大。每服一丸,钩藤煎汤化下。

  ⒁产后血痛(腹内有血块)。用姜黄、桂心,等分为末,酒冲服一匙,血下尽后即愈。

  ⒂疮癣初发。用姜黄研末擦上,甚效。

  片姜黄的相关论述

  ①《本草拾遗》:“姜黄,性热不冷,《本经》云寒,误也。”

  ②《纲目》:“姜黄、郁金、蒁药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但郁金入心治血,而姜黄兼入脾,兼治气,蒁药则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尔。古方五痹汤,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戴原礼《要诀》云,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

  ③《本草经疏》:“姜黄,其味苦胜辛劣,辛香燥烈,性不应寒。…苦能泄热,辛能散结,故主心腹结积之属血分者。兼能治气,故又云下气。总其辛苦之力,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其能事也。《日华子》谓其能治癥瘕血块,又通月经及扑损瘀血,苏颂谓其祛邪辟恶,治气胀及产后败血攻心,…何莫非下气破血辛走苦泄之功欤。察其气味治疗,乃介乎京三棱、郁金之药也。”

  ④《本草述》:“姜黄,试阅方书诸证之主治,如气证、痞证、胀满、喘、噎、胃皖痛、腹胁肩背及臂痛、痹,疝,虽所投有多寡,然何莫非以气为其所治之的,…未有专为治血而用兹味,如《本草》所说也。且此味亦不等于破决诸剂,…此味能致血化者,较与他血药有原委,不察于是,而漫谓其破血,讵知姜黄不任受’破’之一字也。”

  ⑤《本草求真》:“姜黄,功用颇类郁金、三棱、蓬术、延胡索,但郁金入心,专泻心胞之血;莪术入肝,治气中之血;三棱入肝,治血中之气;延胡索则于心肝血分行气,气分行血;此则入脾,既治气中之血,复兼血中之气耳。陈藏器曰:此药辛少苦多,性气过于郁金,破血立通,下气最速,凡一切结气积气,癥瘕瘀血,血闭痈疽,并皆有效,以其气血兼理耳,”

  ⑥《本草求原》:“姜黄,益火生气,辛温达火化气,气生化则津液行于三阴三阳,清者注于肺,浊者注于经、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兼泄血也。”

  ⑦《本草正义》:“姜黄始见《唐本草》,称其辛苦大寒,藏器已辨其非,谓辛少苦多,性热不冷,则《唐本》寒字,盖亦传写之误。石顽谓有二种。按:今市肆姜黄,确有二种,名片姜黄者,是本已切为厚片,而后晒干,形似干姜,色不黄,质亦不坚,治风寒湿者即此。又一种则坚实光亮,其色深黄,乃如郁金,是为染色之用,不入药剂者。《唐本》谓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盖辛能散,温能通,故可破结辟恶,消瘀下气,是物功用,即在此数者之中。然又谓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则正以入血泄散,故痈疡之坚肿可消;疡科普通敷药之如意金黄散用之,即是此意。固非疏风清热之作用,而乃竟以为除风热,宜乎有辛苦大寒之误矣。”

查看详情

夜明砂

  夜明砂

  别名:天鼠屎、鼠法、石肝、黑砂星、檐老鼠屎。

  性味:味辛,性寒。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蝙蝠科动物蝙蝠、大管鼻蝠、普通伏翼、大耳蝠、华南大棕蝠、蹄蝠科动物大马蹄蝠及菊头蝠科动物马铁菊头蝠等的粪便。

  形态特征:本品为长椭圆形颗粒,两端微尖,长5-7mm,直径约2mm。表面略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破碎者呈小颗粒状或粉末状。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棕色或黄棕色有光泽的昆虫头、眼及破碎的翅膀。气微或无,味微苦而微辛。

  夜明砂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布包,3-10g;或研末,每次1-3g。

  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灰屑。

  夜明砂的功效作用

  功效:清肝明目,散瘀消积。

  主治:用于青盲,雀目,目赤肿痛,白晴溢血,内外翳障,小儿疳积,瘰疬,疟疾。

  夜明砂的配伍

  1、治夜盲症:夜明砂10g,鸡肝1具。将夜明砂用纱布包好,与鸡肝同煮,肝熟,饮汤食肝,连服1月。

  2、治角膜云翳:夜明砂、白菊花、决明子、谷精草各10g。水煎服,每日2次。(1-2方出自《中国动物药》)

  3、治小儿雀目:夜明砂炒研,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每以米饮下五丸。(《纲目》)

  4、治内外翳障:夜明砂为末,化入猪胆内,煮食饮汁。(《直指方》)

  夜明砂的禁忌

  目疾无瘀滞者及孕妇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白蔹、白薇。”

  2、《得配本草》:“产妇禁用。”

  夜明砂的相关论述

  1、《本经》:“主面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血气,破寒热积聚,除惊悸。”

  2、《别录》:“去面黑䵟。”

查看详情

乳香

  乳香

  别名乳头香、天泽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心、肝、脾经。

  入药部位: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

  形态特征:本品呈长卵形滴乳状、类圆形颗粒或粘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块状物。大者长达2cm(乳香珠)或5cm(原乳香)。表面黄白色,半透明,被有黄白色粉末,久存则颜色加深。质脆,遇热软化。破碎面有玻璃样或蜡样光泽。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乳香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汤或入丸、散,3~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炮制:醋乳香,取净乳香,照醋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米醋拌炒的方法称为醋炙法。)炒至表面光亮。(每100kg乳香,用醋5kg。)

  乳香的功效作用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乳香的禁忌

  孕妇及胃弱者慎用。

  乳香的配伍

  1、气滞腰痛:青木香、乳香各二钱。酒浸,饭上蒸,均以酒调服。(《圣惠方》)

  2、小儿泄泻:肉豆蔻五钱,乳香二钱半,生姜五片。同炒黑色,去姜,研为膏收,旋丸绿豆大。每量大小,米饮下。(《全幼心鉴》)

  3、疔疮恶肿:千针草四两,乳香一两,明矾五钱,为末。酒服二钱,出汗为度。(《普济方》)

  乳香的相关论述

  1.《名医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

  2.《本草纲目》:“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治妇人难产,折伤。”“乳香香窜,能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产科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之功耳。”

  3.《本草汇言》:“乳香,活血祛风,舒筋止痛之药也。……又跌仆斗打,折伤筋骨,又产后气血攻刺,心腹疼痛,恒用此,咸取其香辛走散,散血排脓,通气化滞为专功也。”

查看详情

没药

  没药

  别名:末药、明没药。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归心、肝、脾经。

  入药部位: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

  形态特征1、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大小不等.大者直径长达6cm以上。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黄色粉尘。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有特异香气,味苦而微辛。

  2、胶质没药:呈不规则块状和颗粒,多黏结成大小不等的团块,大者直径长达6cm以上,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不透明,质坚实或疏松,有特异香气,味苦而有黏性。

  没药的用法用量

  用法3~5g,炮制去油,多入丸散用。

  炮制:醋没药:取净没药,照醋炙法,炒至表面光亮。每l00kg没药,用醋5kg。本品呈不规则小块状或类圆形颗粒状,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具特异香气,略有醋香气,味苦而微辛。

  没药的功效作用

  功效:散瘀定痛,消肿生肌。

  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没药的配伍

  ①治筋骨损伤:米粉四两(炒黄),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之。(《御药院方》)

  ②治杀伤不透膜者:乳香、没药各一皂子大,研烂,以小便半盏,好酒半盏,同药通口服。(《奇效良方》)

  ③治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可忍者:没药半两(研);虎胫骨三两(涂酥,炙黄色),先捣罗为散,与没药同研令细。温酒调二钱,日三服。(《本草图经》)

  ④治一切心肚疼痛,不可忍者:没药、乳香各三钱,川山甲(炙)五钱,木鳖子四钱。上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酒大半盏,同煎温服,不计时候。(《宣明论方》没药散)

  ⑤治妇人内伤痛楚,血晕及脐腹疞刺者:没药研细,温酒调一钱。(《本草图经》)

  ⑥治产后血晕,语言颠倒,健忘失志:没药、血竭等分。细研为末,产后用童子小便与温酒各半盏,煎一、二沸,调下二钱,良久再服,其恶血自下。(《伤寒保命集》夺命散)

  ⑦消血块:滑石二钱,没药一钱,麒麟竭一钱。为末醋糊为丸。(《金匮钩玄》)

  ⑧治妇人月水不通:没药半两,硇砂半两,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桂心一两,芫花半两(醋拌一宿,炒干),狗胆二枚(干者),水银三分(入少枣肉,研令星尽)。上药,捣罗为末,以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于食前,以温醋汤下十丸。(《圣惠方》没药丸)

  ⑨治疗疮、无名肿毒:没药(去油)、辰砂、血竭、硼砂、乳香(去油)、雄黄、蟾酥(人乳浸化)、轻粉、冰片、麝香各等分。共乳细末,用乳捣和丸,如小麦大。每用三丸,含舌下,噙化咽下,出汗自消;如无汗,以热酒催之。(《疡医大全》舌化丹)

  ⑩治痈疽疮毒,腐去新生:乳香、没药各等分。安箬叶上,火炙去油,乳细搽上,以膏贴之。此药毒未尽则提脓外出,如毒巳尽则收口。(《疡医大全》海浮散)

  ⑾治五痔:没药一两(研),黄矾、白矾、溺垽(火煅)各半两,麝香一钱(研)。上五味并研令匀。每用时先以葱汤洗拭净,以药干敷。(《圣济总录》消毒没药散)

  ⑿治漏眼脓血:没药、大黄(蒸,少用)、朴硝。上为末。每服三钱,酒调下,茶亦可。(《银海精微》没药散)

  ⒀治血灌瞳人,外障疼痛:没药二两,麒麟竭一两,大黄一两半,芒硝一两半。上捣罗为末,令细。食后热茶调下一钱。(《眼科龙木论》没药散)

  没药的相关论述

  ①《医学入门》:“东垣云,没药在治疮散血之科。此药推陈致新,故能破宿血,消肿止痛,为疮家奇药也。”

  ②《纲目》:“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查看详情

五灵脂

  五灵脂

  别名灵脂、糖灵脂、灵脂米、灵脂块。

  性味:甘,温。

  归经:入心、肝二经。

  入药部位: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或飞鼠科动物小飞鼠的干燥粪便。

  形态特征:灵脂米(散灵脂):长椭圆形颗粒,两端钝圆,长0.5~1.2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粗糙,棕褐色或黑褐色,显麻点,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黄色、黄绿色或黑棕色。气微弱,味苦咸。

  灵脂块:为鼯鼠尿和粪粒凝结而成的不规则团块,黑棕色、黄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润性光泽,粪粒呈长椭圆形,表面常裂碎,显纤维性,体轻,质较硬,但易碎。断面不平坦,可模糊看出粪粒的形状,有的间有黄棕色松香样物质。有腥臭气,味苦。以块状、黑褐色、有光泽、显油润、无杂质者佳。

  五灵脂的用法用量

  用法1~3钱;外用适量,研粉酒调敷。

  炮制:将净五灵脂放锅内微炒,喷洒米醋,再炒至微干,表面稍有光泽时取出,晾干即可。如系灵脂块须砍成小块(每10斤用醋1.5斤)。

  五灵脂的功效作用

  功效:活血散瘀,炒炭止血。

  主治: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五灵脂的禁忌

  ①《纲目》:“恶人参,损人。”

  ②《本草经疏》:“血虚腹痛,血虚经闭,产妇去血过多发晕,心虚有火作痛,病属血虚无瘀滞者,皆所当忌。”

  五灵脂的配伍

  ①治产后恶露不快,腰痛,少腹如刺,时作寒热,头痛不思饮食;又治久有瘀血,月水不调,黄瘦不食;亦疗心痛:五灵脂水淘净,炒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火熬膏,入真蒲黄和丸龙眼大。每服一丸,以水与童子小便各半盏,煎至七分,温服,少顷再服;经闭者,酒磨服下。(《产乳集验方》紫金丸)

  ②治妇人经血不止:五灵脂末,炒令过熟,出尽烟气。每服大两钱,用当归两片,酒一中盏,与药末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连三、五服。(《经效方》)

  ③治产后心腹痛欲死: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淘去砂土)等分。为末,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局方》失笑散)

  ④治丈夫脾积气痛,妇人血崩诸痛:飞过五灵脂(炒烟尽),研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永类钤方》灵脂散)

  ⑤治卒暴心痛,不可忍者:五灵脂,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洒下,妇人醋汤下。(《鸡峰昔济方》)

  ⑥治风冷气血闭,手足身体疼痛,冷麻:五灵脂二两,没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同为末,滴水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生姜温酒磨服。(《本草衍义》)

  ⑦治肠风下血:飞过五灵脂,炒烟尽,研末。每服一钱,煎乌梅、柏叶汤下。(《永类钤方》)

  ⑧治血妄行入胃,吐不止:五灵脂一两,黄耆半两。为末,新汲水服二钱。(《纲目》)

  ⑨治虫心痛欲绝:五灵脂(末)二钱匕,白矾(火飞)半钱匕。同研,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五分,温服,无时。(《阎氏小儿方论》)

  ⑩治骨折肿痛:五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为末,热水同香油调涂患处。(《乾坤生意秘韫》)

  ⑾治损伤,接骨:五灵脂一两,茴香一钱。上二味为细末;另研乳香为细末,于极痛处掺上,用小黄米粥涂了,后用二味药末掺于上,再用帛子裹了,用木片子缠了。(《儒门事亲》接骨丹)

  ⑿治火风疮癞:油调五灵脂末涂之。(《摘元方》)

  ⒀治蜈蚣蛇蝎毒虫伤:以五灵脂末涂之。(《金匮钩玄》)

  ⒁治肺胀:五灵脂(研)二两,柏子仁半两,胡桃八枚(去壳研)。上三味研成膏,滴水为丸,如小豆大,煎木香甘草汤下十五丸。(《圣济总录》皱肺丸)

  ⒂治目生浮翳:五灵脂、海螺蛸各等分。为细末,熟猪肝日蘸食。(《明目经验方》)

  ⒃治重舌、喉痹:五灵脂一两,为细末,用米醋一大碗煎,旋噙漱口。(《经验良方》)

  五灵脂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儿枕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取五灵脂置锅内加热,随炒随加米醋拌匀,待嗅到药味后,取出研细末。每服2钱,黄酒送下,每日3次。通常服1天痛减,2天痊愈。

  ②治疗毒蛇咬伤

  取五灵脂2份,雄黄1份,共研细末,每次用黄酒冲服2钱(不善饮酒者可用茶调服),同时外敷创口,每日3次。再配合内服食醋、扩创、吸毒等法。如有高热、咽干痛、谵妄、狂躁等症,是蛇毒内陷所致,除加重药物用量外,再根据临床症状辨证施治。治疗10例,皆愈。

  五灵脂的相关论述

  1.《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

  2.《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

  3.《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

  4.《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

  5.《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瞳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癎,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

  6.《本草述》:主损伤接骨。

  7.《现代实用中药》:涂敷疮疥。

  8.《本草衍义》:五灵脂行经血有功,不能生血。尝有人病眼中翳,往来不定,如此乃是血所病也。盖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目病不治血为背理。

  9.《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此药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止惊癎,除疟痢,消积化痰,疗疳杀虫,治血痹、血眼诸症,皆属肝经也。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血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胎前产后血气作痛及血崩经溢,俱能奏功。又按李仲南云,五灵脂治崩中,非止治血之药,乃去风之剂。冲任经虚,被风伤袭营血,以致崩中暴下,与荆芥、防风治崩义同。方悟古人识见深奥如此,此亦一说,恒未及肝血虚滞,亦自生风之意。

  10.《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11.《药品化义》:五灵脂,苦寒泄火,生用行血而不推荡,非若大黄之力迅而不守。以此通利血脉,使浊阴有归下之功,治头风、噎膈、痰癎、癫疾,诸毒热痈,女人经闭,小腹刺痛,产后恶露,大有功效。炒用以理诸失血证,令血自归经而不妄行,能治崩中胎漏及肠红血痢,奏绩独胜。

查看详情

茄子

  茄子

  别名:落苏(孟诜)、昆仑瓜(《大业杂记》),草鳖甲(《养生主论》),酪酥(《五代贻子录》),矮瓜、吊菜子(《广州植物志》)。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归胃、脾、大肠经。

  入药部位:为茄科茄属植物茄的果实。

  形态特征:果实呈不规则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不等。表面棕黄色,极皱缩,先端略凹隐,基部有宿萼和果梗。宿萼灰黑色,具不明显的5齿,果梗具纵直纹理,果皮革质,有光泽。种子多数,近肾形,稍扁,淡棕色,长2-4mm,宽2-3mm,气微,味苦。

  茄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捣敷。

  茄子的功效作用

  功效:清热,活血,消肿。

  主治:用于肠风下血,热毒疮痈,皮肤溃疡。

  茄子的禁忌

  《食疗本草》:“不可多食,动气,亦发痼疾。熟者少食之,无畏。患冷人不可食,发痼疾。

  茄子的配伍

  1、治大风热痰:大黄老茄子不计多少。以新瓶盛贮,埋之土中,经一年尽化为水,取出,入苦参末同丸,如梧子。食已及欲卧时,酒下三十粒。(《本草图经》)

  2、治久患肠风泻血:茄子大者三枚。上一味,先将一枚湿纸裹,于煻火内煨熟,取出入磁罐子,乘热以无灰酒一升半沃之,便以蜡纸封闭,经三宿,去茄子,暖酒空心分服。如是更作,不过三度。(《圣济总录》茄子酒)

  3、治礚扑损肌肤青肿:茄子通黄极大者,切作片如一指厚,新瓦上焙干为末,欲卧酒调二钱匕,一夜消尽,无痕迹也。(《政和本草》引《胜金方》)

  4、治热疮:生茄子一枚,割去二分,令口小,去瓤三分,似一罐子,将合于肿上角。如已出脓,再用,取瘥为主。(《圣济总录》茄子角方)

  5、治妇人乳裂:秋月冷茄子裂开者,阴干,烧存性,研末,水调涂。(《妇人良方》补遗)

  6、治寻常疣:取经霜茄子1只,用刀切去蒂部,切面在火上烘热使其汁流出即搽疣部,以局部发热为宜,日搽2-3次,连续使用7-10d,逐渐脱落而愈。治疗扁平疣亦有效。[《中医杂志》1986,27(9):39]

  7、治年久咳嗽:生白茄子30-60g。煮后去渣,加蜂蜜适量,每日2次分服。

  8、治蜈蚣咬、蜂螫:生茄子切开,擦搽患处。或加白糖适量,一并捣烂涂敷。(7、8方出自《食物中药与便方》)

  茄子的相关论述

  1、《嘉祐本草》:“茄子,一名落苏,处处有之。根及枯茎叶主冻脚疮,可煮作汤,渍之良。苦茄树小有刺,其子以醋磨疗痈肿,根亦作浴汤,生岭南。”

  2、《本草图经》:“茄子,旧不著所出州土,云处处有之,今亦然。段成式云:茄者连茎之名,字当革遐反,今呼苦伽,未知所自耳。茄之类有数种:紫茄、黄茄,南北通有之。青水茄、白茄,惟北上多有。入药多用黄茄。其余惟可作菜茄耳。又有一种苦茄,小株有刺,亦入药。江南有一种藤茄,作蔓生,皮薄,似葫芦,亦不闻中药。”

查看详情

夏天无

  夏天无

  性味:苦、微辛,温。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干燥块茎。

  形态特征:本品呈类球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0.5~3cm,直径0.5~2.5cm。表面灰黄色、暗绿色或黑褐色,有瘤状突起和不明显的细皱纹,顶端钝圆,可见茎痕,四周有淡黄色点状叶痕及须根痕。质硬,断面黄白色或黄色,颗粒状或角质样,有的略带粉性。无臭,味苦。

  夏天无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15g;或研末,1-3g;亦可制成丸剂。

  炮制: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干燥。

  夏天无的功效作用

  功效: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主治:用于中风偏瘫,跌扑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夏天无的配伍

  ①治高血压、脑瘤或脑栓塞所致偏瘫:鲜夏天无捣烂。每次大粒四至五粒,小粒八至九粒,每天一至三次,米酒或开水送服,连服三至十二个月。(《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各型高血压:㈠夏天无研末冲服,每次二至四克。㈡夏天无、钩藤、桑白皮、夏枯草。煎服。

  ③治风湿性关节炎:夏天无粉每次服三钱,日二次。

  ④治腰肌劳损:夏天无全草五钱。煎服。(②方以下出江西《中草药学》)

查看详情

枫香脂

  枫香脂

  别名:枫脂、白胶。

  性味:辛、微苦,平。

  归经:归肺、脾经。

  入药部位: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Hance的干燥树脂。

  形态特征本品呈不规则块状,淡黄色至黄棕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质脆,断面具光泽。气香,味淡。

  枫香脂的用法用量

  用法:1~3g,宜人丸散服。外用适量。

  炮制:7、8月间割裂树干,使树脂流出,10月至次年4月采收,阴干。

  枫香脂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止血。

  主治:用于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枫香脂的配伍

  1、小儿奶疽生面上:用枫香为膏,摊贴之。(《活幼全书》)

  2、久近胫疮:白胶香为末,以酒瓶上箬叶夹末,贴之。(《袖珍方》)

  3、小儿疥癣:白胶香、黄柏、轻粉等分,为末。羊骨髓和,敷之。(《儒门事亲》)

  4、鱼骨哽咽:白胶香细细吞之。(《圣惠方》)

  枫香脂的禁忌

  孕妇忌服。

  枫香脂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一切痈疽疮疥,金疮吐衄咯血,活血生肌,止痛解毒。烧过揩牙,永无牙疾。

  2、《新修本草》:主瘾疹风痒、浮肿、齿痛。其树皮,味辛,平,有小毒,主水肿,下水气,煮汁用之。

查看详情

山香圆叶

  山香圆叶

  别名:两指剑、千打锤、七寸钉。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肝经。

  入药部位:为省沽油科植物山香圆的干燥叶。

  山香圆叶的用法用量

  用法:15~30g。外用适量。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丝,干燥。

  山香圆叶的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乳蛾喉痹,咽喉肿痛,疮疡肿毒,跌扑伤痛。

  山香圆叶的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查看详情

山楂叶

  山楂叶

  性味:味酸,性平。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Grataegus pinnati fida Bge.的干燥叶。

  形态特征:本品多已破碎,完整者展开后呈宽卵形,长6~12cm,宽5~8cm,绿色至棕黄色,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具2~6羽状裂片,边缘具尖锐重锯齿;叶柄长2~6cm,拖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气微,味涩、微苦。

  山楂叶的用法用量

  用法:3~10g,或泡茶饮。

  山楂叶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高脂血症。

  山楂叶的禁忌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查看详情

瓜子金

  瓜子金

  别名:辰砂草、金锁匙、瓜子草、挂米草、高脚瓜子草、产后草。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胃;心经。

  形态特征:根圆柱形,稍弯曲,直径可达4mm,表面黄褐色,有纵皱纹,质硬,断面黄白色。茎少分枝,长10-30cm,灰绿色或灰棕色,被细柔毛。叶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cm,宽0.5-1cm,侧脉明显,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灰绿色;叶柄短,有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最上的花序低于茎的顶端;花多皱缩。蒴果圆而扁,长约7mm,具较宽翅,边缘无缘毛,萼片宿存。种子扁卵形;褐色,密被柔毛,基部有3长裂的种阜。气微,味微辛苦。以叶多、有根为佳。

  瓜子金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或研末;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瓜子金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散瘀,祛痰镇咳,解毒止痛。

  主治:用于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咳嗽,小儿肺炎,小儿疳积,泌尿系结石,乳腺炎,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疖肿。

  瓜子金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骨髓炎、骨关节结核、多发性脓肿:

  取瓜子金干草半斤,加酒4斤,蒸制成药酒,日服2次,每次0.5~1两;亦可服药片,每次5片,或流浸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儿童及经期妇女酌减)。据21例骨髓炎患者观察,治愈11例,显效l例,好转7例,有效率为94.47%;骨关节结核16例,治愈4例,显效3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81.25%;多发性脓肿7例,全部治愈。药物本身无明显副作用,药酒及流浸膏服后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头昏、心悸,一般可行对症处理,严重者停药;粗制片剂有时刺激咽喉,局部觉痛。实践证明,配合抗痨药物及手术治疗(包括取出死骨,清创引流等),疗效较著。

  ②治疗毒蛇咬伤:

  用新鲜瓜子金1两捣烂,外敷于咬伤处,每日换药1次。曾治疗蝮蛇咬伤4例,用药后3~4天消肿,7天症状消失。

  ③治疗小儿疳积:

  取瓜子金1两,猪肝2两,蒸热去药渣,食肝及汁,连服3剂。共治72例,有一定疗效。

  ④治疗失眠症:

  取全草干品1两(10两制)或鲜品2两,用砂锅武火煎煮2次,药液过滤合并,文火浓缩再过滤,加单糖浆适量使成60毫升,临睡前顿服。治疗各种精神病引起的失眠症160例次,有效(服药后睡眠时间达4小时以上)者146例次,其中睡眠时间达6小时以上者114例次(78.08%)。多数在服药半小时后入睡。未见不良副作用。

  瓜子金的配伍

  治疟疾:瓜子金(鲜)六钱至一两。酒煎,于疟发前二小时服。(《江西草药》)

  治痰咳:瓜子金根二两,酌加水煎,顿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百日咳:辰砂草五钱。煎水兑蜂糖吃。

  治小儿惊风:辰砂草二钱,佛顶珠一钱。煎水服。

  治小儿感冒:辰砂草一钱,蓝布正五钱,射干五分。煎水服。

  治头痛:辰砂草五饯,青鱼胆四钱,蓝布正三钱,水皂角五钱。煎水服。(③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治吐血:辰砂草五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治妇女月经不调,或前或后:瓜子金全草七株,加白糖二两,捣烂绞汁,经后三天服之。(《泉州本草》)

  治产后风:瓜子金晒干研末,每次二钱,泡温酒服。(《泉州本草》)

  治急性扁桃体炎:瓜子金五钱,白花蛇舌草五钱,车前二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治跌打损伤,疔疮痈疽:瓜子金晒干,研粉,每天三次,每次二钱,用黄酒送服。另取药粉适量,用黄酒调匀,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刀伤,接骨:辰砂草研末或捣绒,敷刀伤处。骨折时,辰砂草一两捣绒,拌酒糟外包患处。(《贵州草药》)

  治脱皮癞:辰砂草、旱莲草、车前草各等分,煎水内服;外用红色的杠板归煎水洗。(《贵州草药》)

  治毒蛇咬伤:鲜瓜子金一至二两。切碎捣烂,加泉水擂汁服,并以渣外敷于肿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治关节炎:瓜子金根二至三两。酌加水煎,日服一、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血栓炎,皮肤现紫块,一身痛:辰砂草根捶绒,兑淘米水服。(《贵州草药》)

  瓜子金的相关论述

  《植物名实图考》:破血,起伤,通关。

  《分类草药性》:走表散寒。治头风,开胃进食。

  《中国药植志》:根:镇咳祛痰,与远志同类;全草:治蛇咬。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小儿惊风,伤风感冒。

  《江苏植药志》:酒泡,治产后风。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除湿健胃。治怔忡,黄疸;外疸;外用捣涂,消疮毒红肿。

  《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润燥,解毒。治蛇伤,咳嗽,吐血,疳积,眼结膜炎。

  《四川中药志》:止血崩;治跌打损伤,肠风下血,淋病,痨伤咳嗽。

  《中国药植图鉴》:根为镇静、祛痰剂,能益智安神,散郁化痰,消痈肿。治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多痰,惊悸,健忘,痈疽疮肿,喉痹。

  《江西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治牙痛,下肢溃疡,白喉,子宫出血,便血,毒蛇咬伤,白膜遮睛,流脑,风湿性关节炎,痢疾。

查看详情

亚乎奴

  亚乎奴

  别名:锡生藤、亚呼鲁、雅红隆。

  性味:味甘、苦,性温。

  入药部位:为系傣族习用药材。为防己科植物锡生藤Cissampelos pareira L.var.hirsuta(Buch.ex DC.)Forman的干燥全株。

  形态特征:根呈扁圆柱形,多弯曲,长短不一,直径约1cm。表面棕褐色或暗褐色,有皱纹及支根痕;断面枯木状。匍匐茎圆柱形,节略膨大,常有根痕或细根;表面棕褐色,节间有扭旋的纵沟纹;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具放射状纹理。缠绕茎纤细,有分枝,表面被黄棕色绒毛。叶互生,有柄,微盾状着生;叶片乡皱缩,展平后呈心状扁圆形,先端微凹,具小突尖,上表面疏被白色柔毛,下表面密被褐黄色绒毛。气微,味苦、微甜。

  亚乎奴的用法用量

  用法:外伤肿痛,干粉适量加酒或蛋清调敷患处。创伤出血,干粉适量外敷,一日1次。

  炮制:春、夏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硒干。

  亚乎奴的功效主治

  功效:消肿止痛,止血,生肌。

  主治:用于外伤肿痛,创伤出血。

  亚乎奴的禁忌

  重症肌无力患者禁服。

查看详情

朱砂根

  朱砂根

  名:凉伞遮金珠、平地木、大罗伞。

  性味:微苦、辛,平。

  归经:归肺、肝经。

  入药部位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的干燥根。

  形态特征:本品呈不规则的段。外表皮灰棕色或棕褐色,可见纵皱纹,有横向或环状断裂痕,皮部与木部易分离。切面皮部厚,约占1/3-1/2,类白色或粉红色,外侧有紫色斑点散在;木部黄白色,不平坦。气微,味微苦,有刺舌感。

  朱砂根的用法用量

  用法:3-9g。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朱砂根的功效主治

  功效: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

  主治: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朱砂根的禁忌

  虚弱者慎用。

  朱砂根的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朱砂根,生深山中,今惟太和山人采之。苗高尺许,叶似冬青叶,背甚赤,夏月长茂,根大如箸,赤色,此与百两金仿佛。”

查看详情

灯盏细辛

  灯盏细辛

  别名:地顶草、灯盏花、地朝阳、双葵花、东菊、灯盏草、牙陷药、罐儿草。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归心、肝经。

  入药部位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干燥全草。

  灯盏细辛的用法用量

  用法:9~15g,煎服或研末蒸鸡蛋服。外用适量。

  炮制:去净泥土,扎成小把,干燥阴干,或适当烘干晒干。

  灯盏细辛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

  主治: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风湿痹痛,头痛,牙痛。

  灯盏细辛的相关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治小儿头疮。”

  2.《云南中草药》:“发表散寒,健脾消积,消炎止痛。”

  3.《云南中草药选》:“散寒解表,止痛,舒筋活血。治牙痛,急性胃炎,高热,跌打损伤,风湿痛,胸痛,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之瘫痪,血吸虫病。”

查看详情

两面针

  两面针

  别名:入地金牛、双面刺、山椒、下山虎。

  性味味苦、辛,性平。

  归经:归肝、胃经。

  入药部位: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rμ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茎、枝、叶轴下面和小叶中脉两面均着生钩状皮刺。单数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小叶3-11,对生,革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无毛,上面稍有光泽,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4数;萼片宽卵形。蓇葖果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顶端正具短喙。

  两面针的用法用量

  用法: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炮制: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两面针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

  两面针的禁忌

  不能过量服用;忌与酸味食物同服。

查看详情

桃枝

  桃枝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归心、肝经。

  入药部位:为蔷薇科植物桃Pruuns persica (L.)Batsch的干燥枝条。

  形态特征:枝条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1cm。表面红褐色,较光滑,有类白点状皮孔。质脆断面黄白色,木部占大部分,中央有白色髓部。气微,味微苦、涩。

  桃枝的用法用量

  用法:9~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浴。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桃枝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通络,解毒杀虫。

  主治:用于心腹刺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癣。

  桃枝的禁忌

  孕妇忌服。

  桃枝的配伍

  1、瘤疣:用稻上花蜘蛛十余,安桃枝上,待丝垂下,取东边者捻为线系之,七日一换,自消落也。(《总微论》)

  2、治卒心痛:桃枝一把,切,以酒一升,煎取半升,顿服。(《补缺肘后方》)

  桃枝的相关论述

  《纲目》:治疰忤心腹痛,辟疫疠。

查看详情

蓍草

  蓍草

  别名:一支蒿、锯齿草、蜈蚣蒿。

  性味苦、酸,平。

  归经:归肺、脾、膀胱经。

  入药部位:为菊科植物蓍的干燥地上部分。

  蓍草的用法用量

  用法:15-45g,必要时日服二剂。

  炮制: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蓍草的功效主治

  功效:解毒利湿,活血止痛。

  主治:乳蛾咽痛,泄泻痢疾,肠痈腹痛,热淋涩痛,湿热带下,蛇虫咬伤。

  蓍草的配伍

  1、毒蛇咬伤:鲜草捣烂外敷伤口周围。

  2、外伤肿胀疼痛:配法半夏、白芷,研细末,开水吞服。

  3、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配红牛膝、排风藤等,泡酒服用。

  蓍草的禁忌

  孕妇慎服。

  蓍草的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云:“味苦。楮实味甘,其楮实移在木部也。”

  2、《新修本草》:“此草所在有之,以其茎可为筮。陶误用楮实为之。”

查看详情

九龙藤

  九龙藤

  别名:过岗龙(《生草药性备要》),乌郎藤(《中国树木分类学》),乌藤、串鼻藤(《广西中兽医药植》),燕子尾(《南宁市药物志,),猪蹄叉、羊蹄又(《广西中草药,),黄开口、子燕藤、五里蘑、双木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夜合草、干打捶、九牛燥、五花血藤;马脚藤(《湖南药物志》),飞扬藤、羊蹄风(《广西药植名录》)。

  性味苦辛,平,无毒

  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根或茎。

  九龙藤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汤,9-15g,鲜品用量加倍;或浸酒。

  炮制:随时可采,采后切片,晒干。

  九龙藤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除湿,行气活血。

  主治: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偏瘫,胃脘痛,疳积,痢疾。

  九龙藤的配伍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九龙藤一至二两,两面针二至三钱。水煎,每日一剂,分二到三次服。(《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查看详情

金慈姑

  金慈姑

  性味:辛、麻,温,有毒。

  归经:入肝、胃二经。

  入药部位:为双子叶植物药天南星科植物金慈姑的块茎。

  金慈姑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克。

  外用:敷于伤口。

  金慈姑的功效主治

  功效:麻醉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毒蛇咬伤、疮毒肿痛、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肠炎、胃溃疡诸证;用于外科局部麻醉。

查看详情

金叶子

  金叶子

  别名:劳伤叶、补骨灵(《云南中草药选》)。

  性味:味微辛,性温,大毒。

  归经入肝、肾经。

  入药部位: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金叶子Craibiodendron yunnanenseW.W.Smith的叶。

  形态特征:叶稍卷缩或折叠,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长5-9cm,宽2-4cm。先端渐尖或较钝,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并有少数黑色细腺点。叶柄长2-3mm。质脆易碎。

  金叶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3g;或煎汤,每次用叶1片。

  外用:适量,研末敷。

  金叶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

  金叶子的配伍

  1.治骨折,跌打损伤,瘫痪:(云南假木荷)干粉0.3g,酒或开水吞服。(《云南中草药选》)

  2.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外感风寒:金叶子叶1片,水煎服;或研末,每次0.3g,开水送服。(《云南中草药》)

  金叶子的禁忌

  本品有大毒,用量应严格掌握。孕妇及体弱者禁服。

  《云南中草药》:“忌豆类、鱼腥、羊肉、酸冷。孕妇及体弱者忌服。中毒用酸汤解。”

  《新华本草纲要》:“有大毒,每服不得超过0.3g。”

查看详情

鳕鱼

  鳕鱼

  别名:鳘、大头鱼、大头腥。

  性味味甘;性平。

  入药部位:为鳕科动物鳕鱼的肉。

  鳕鱼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

  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

  炮制: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或焙干。

  鳕鱼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止痛;通便。

  主治: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

查看详情

小花八角枫

  小花八角枫

  别名:九牛造、伪八角枫、狭叶八角枫、三角枫。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肝、胃经。

  入药部位:为八角枫科植物小花八角枫AlangiumfaberiOliv.的根、叶。

  小花八角枫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炮制: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小花八角枫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小花八角枫的配伍

  1、治风湿性腰、腿、臂痛,跌打损伤:伪八角枫根30g,或配丹参15g。水煎服。

  2、治妇女手臂痛:伪八角枫根30g。炖猪脚吃。

  3、治胃痛:伪八角枫根12-15g。水煎服。

  4、治跌打损伤:鲜伪八角枫叶(适量),捣烂敷患处。(1-4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小花八角枫的相关论述

  《湖南药物志》:“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治风湿性腰、腿、臂痛,胃痛,跌打损伤。”

查看详情

单刀根

  单刀根

  别名:龙眼参、铁罗伞(《南宁市药物志》),广檀木(《广西中草药》)。

  性味:苦辛,温,有毒。

  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仪花的根。

  单刀根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汤。

  外用:捣敷。

  炮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单刀根的功效主治

  功效:散瘀,止痛,止血。

  主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创伤出血。

  单刀根的配伍

  ①治跌打损伤:铁罗伞五钱,大力壬限三钱,透骨消三钱。 水、酒各半煎服。

  ②治骨折:铁罗伞、大罗伞各三两,榕树须四两。 共捣烂敷患处。

  ③治风湿骨痛:铁罗伞根半斤。双酒三斤浸泡。 每次服一两,日三次。

  ④治跌打内伤:铁罗伞、骨碎补、五加皮、当归尾各一两。酒二斤浸一星期。 每次服五钱至一两,日二次。

  ⑤治外伤出血:铁罗伞叶适量。捣烂(干品研末),敷伤处。(选方出《广西中草药》)

查看详情

龙船花

  龙船花

  别名:百日红、映山红、红缨树。

  性味:甘辛,凉。

  入药部位: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以根、茎及花入药。

  龙船花的用法用量

  用法:根、茎0.5~1两,花3~5钱。

  炮制:根、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龙船花的功效主治

  功效:散瘀止血,调经,降压。

  主治:根、茎:肺结核咯血,胃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花:月经不调,闭经,高血压。

  龙船花的禁忌

  孕妇忌服。

  龙船花的配伍

  ①治高血压:龙船花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月经不调,闭经:龙船花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查看详情

罗勒

  罗勒

  别名:兰香(《齐民要术》),香菜(《嘉佑本草》),翳子草(《纲目》),千层塔、九层塔、香花子(《岭南采药录》),家佩兰(《中国药植志》),苏薄荷、紫苏薄荷、丁香罗勒(《广西中药志》),野金砂(《中国药植图鉴》),鱼香、薄荷树(《广东中药》Ⅱ),省头草(《江苏药材志》)。

  性味:辛,温。

  归经: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经。

  入药部位: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全草。

  形态特征:干燥全草为带有果穗的茎枝,叶片多己脱落。茎方形,表面紫色或黄紫色,有柔毛;折断面纤维状,中央有白色的髓。花已雕谢,宿萼黄棕色,膜质,具5裂,内藏棕褐色小坚果。气芳香,有清凉感。以干燥、茎细、无泥沙杂草者为佳。

  罗勒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

  外用:捣敷,烧存性研末调默或煎汤洗。

  炮制:9月采收,除去泥沙,切段,晒干。

  罗勒的功效主治

  功效: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

  主治: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

  罗勒的禁忌

  气虚血燥者慎服。

  ①《千金·食治》:“不可久食,涩荣卫诸气。”

  ②《嘉祐本草》:“不可过,多食壅关节,涩荣卫,令血脉不行。”

  罗勒的配伍

  ①治咳噫:生姜四两(捣烂),入兰香叶二两,椒末一钱匕,盐和面四两,裹作烧讲,煨熟,空心吃。(《外台》)

  ②治疳气鼻下赤烂:兰香叶(烧灰)二钱,铜青五分,轻粉二字。上为细末令匀,看疮大小干贴之。(《小儿药证直诀》兰香散)

  ③治毒蛇伤:千层塔、毛麝香、血见愁、七星剑捣烂敷。(《岭南采药录》)

查看详情

白花丹

  白花丹

  别名:白雪花、白皂药、山波苓、一见消、乌面马、火灵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岩陀。

  性味:苦、微温。有毒。

  入药部位:为蓝雪属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以根和叶入药。

  形态特征:主根呈细长圆柱形,多分枝,长可达30cm,直径约5mm,略弯曲,上端着生多数细根,表面灰褐色或棕黄色。茎圆柱形,直径4-6mm,有分枝,表面黄绿色至淡褐色,节明显,具细纵棱;质硬,易折断,断面皮部呈纤维状,淡棕黄色.中间呈颗粒状.淡黄白色.髓部白色。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9cm,宽3-6cm;上面淡绿色至黄绿色,下面淡灰绿色至淡黄绿色。穗状花序顶生,萼管状,被有柄腺体,花白色至淡黄色。气微,味辛辣。

  白花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须久煎)

  外用:煎水洗,捣敷或涂擦。

  炮制:秋季采集,根晒干后入药,鲜叶仅供外用。

  白花丹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止痛、散瘀消肿。

  主治:根:风湿骨痛、跌打肿痛,胃痛,肝脾肿大。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扭挫伤,体癣。

  白花丹的毒性

  若皮肤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涤,如糜烂时可用硼酸软膏敷患处。服鲜品中毒后服蛋清、糖水、活性炭,出现麻痹时可给樟脑等强心兴奋剂、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对症治疗。

  白花丹的禁忌

  孕妇忌服。

  白花丹的配伍

  ①治风湿关节疼痛,腰腿扭伤:白花丹根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或泡酒,每次五毫升,日服二次。(《云南中草药》)

  ②治血瘀经闭:白花丹干根一两;或加瘦猪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白花丹鲜叶一握捣烂,酌加热红酒,摩擦伤口周围。(《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跌打扭伤,蛇咬伤,恶疮:白花丹鲜叶三至四片,与它药配合捣烂外敷。一般敷十五至三十分钟除去,以免局部起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肛周脓肿,急性淋巴腺炎,乳腺炎,蜂窝织炎,疖肿:鲜白花丹适量捣烂,用双层纱布包好,敷于患处至痊愈。(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⑥治脾脏肿大:白花丹根浸酒服。重症并取叶和糯米捣烂,制成汤丸大,蒸熟,晚间睡醒服一丸。(《岭南草药志》)

  ⑦治疟疾:白花丹鲜叶七至八片,揉烂,于疟疾未发前两小时缚在手脉上(待有烧灼感时取去)。(《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脚底硬结疼痛(胼胝):白花丹鲜叶一握,稀饭一撮,食盐少许,捣烂涂贴,日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⑨治厚皮癣:白花丹茎叶捣烂擦。(《广西药植图志》)

  ⑩治瘰疬未溃:白花丹鲜根五钱至一两,酌加猪瘦肉,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查看详情

胃友

  胃友

  别名:清香桂《云南中草药选》,万年青、叶上花《云南中草药》,大风消、三两金、三两银《湖南药物志》,黑杆草、铁铃胆《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观音柴、断虫草《贵州中草药名录》,全青、棉草木、铁角兰、花子藤(四川),木远志(湖北)。

  性味:味辛、苦,性平。

  入药部位:为黄杨科野扇花属植物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的根。

  胃友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研末,0.9-1.5g。

  炮制: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胃友的功效主治

  功效:行气活血,祛风止痛。

  主治:胃脘胀痛,风寒湿痹,跌打损伤。

  胃友的配伍

  1、治胃痛,野扇花粉末1.5-2.4g,吞服,每日3次;或用鲜品9-15g,水煎服。(《中草药学》)

  2、治风湿疼痛,野扇花9-15g。水煎服。(《中草药学》)

  3、治跌打损伤,野扇花鲜根30-60g。水酒各半煎服。(《中草药学》)

  胃友的相关论述

  1、《云南中草药》:“活络,止痛。治胃痛,跌打损伤。”

  2、南药《中草药学》:“理气止痛,活血疏筋。主治胃炎,胃痛,风湿疼痛。”

查看详情

红花子

  红花子

  性味:味辛,性微寒。

  归经:归心、肝经。

  入药部位: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果实。

  形态特征:种子倒卵形,略扁,长5-7mm,宽2.8-3.9mm,厚2-3mm;表面淡棕色,顶端钝圆,下端尖,稍扁生一小圆点状种脐,种皮薄膜质,胚直生,含油粉,胚根短锥状;子叶2枚,肥厚,椭圆形,接合面中央常凹入。

  红花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炮制:8-9月采收后,阴干,备用。

  红花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行瘀,消肿散结。

  主治:主产后血病;吞数颗,主天行疮子不出。

  红花子的药理作用

  1、口服红花油可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非酯化脂肪酸水平。

  2、兴奋某些平滑肌器官:如小肠、支气管等。

  3、对离体大鼠回肠有抑制作用。

  红花子的禁忌

  本品对胃有害,矫正药为洋茴香。

  红花子的配伍

  1、治斑豆疮出不快:红花子一合。捶碎,水半升,煎百沸,去滓,分减服之。(《伤寒总病论》红花汤)

  2、治腹内血气刺痛:红蓝子一升,捣碎,以无灰酒一大升八合拌了,曝令干,重捣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下四十丸。(《本草图经》)

  3、治女子中风,血热烦渴:红蓝子五大合。微熬,捣碎,旦日取半大匙,以水一升,熬取七合,去滓,细细咽之。(《广利方》)

  红花子的相关论述

  1、《开宝本草》:“吞数颗,主天行疮子不出。”

  2、《本草纲目》:“(红花)其子五月采收,淘净捣碎煎汁,入醋拌蔬食,极肥美。又可为车脂及烛。”

查看详情

铁棒锤

  铁棒锤

  别名:八百棒、铁牛七、雪上一枝蒿。

  性味:苦、辛,温。有大毒。

  入药部位: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和伏毛铁棒锤A. flavum Hand.-Mazz.,以块根入药。

  形态特征:干燥根呈圆柱状或近纺锤形,长约4厘米,直径约1厘米,亦有较大者。表面灰棕色或黑褐色,稍粗糙,有纵皱或细密纹理,先端有芽痕或茎基残痕。基部略尖,通体有粗细不等似“钉角”的支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气微,味涩略苦,且有持久的麻舌感。

  铁棒锤的用法用量

  用法:2~5厘,研粉凉开水送服;外用适量,研粉敷或磨汁涂或煎水洗患处。

  炮制:用清水浸漂7日,每日换水2次,待中心软透后切片,置蒸笼中蒸2~3小时,取出晒干,再用熟猪油拌炒后入药,或用湿纸包裹煨透,去纸,浸入童便中一昼夜,取出漂净晒干。

  铁棒锤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止痛,散瘀止血,消肿拔毒。

  主治: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外用治淋巴结结核(未破),痈疮肿毒。

  铁棒锤的禁忌

  ①《陕西中草药》:“服药后忌热饮食、烟、酒二小时。”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孕妇忌服。”

  铁棒锤的配伍

  ①治风湿性关节痛:㈠铁棒锤二至三钱。研粉,加白酒一两,用火点着,蘸洗患部,每日一次。(《陕西中草药》)㈡铁棒锤三厘。水煎服或研末冲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②治牙痛:铁棒锤研末,用牙签棉花,在水中浸湿后蘸药末五厘,涂患处,勿咽下。(《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痞块,食积腹痛:铁棒锤三分,天南星二分。研末撒在膏药上,贴脐部。(《陕西草药》)

  ④治瘰疬(未破者):铁棒锤以醋磨汁,涂患处。

  ⑤治冻疮:铁棒锤以水磨汁,涂患处。

  ⑥治刀伤:铁棒锤、芋儿七各三钱,冰片五分,麝香一分。共为细末,外敷伤处。(④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查看详情

无名异

  无名异

  别名:土子、秃子、铁砂。

  性味咸、甘,平。

  归经:甘,平。

  入药部位:结核状的软锰矿石。

  形态特征:不规则球形,大小不一,直径约0.5~3厘米。表明棕色、黑棕色或灰棕色,常覆有黄棕色粉末,多数凹凸不平或呈瘤状突起。体较轻,质较软,有的坚硬如石,破面紫棕色,不平坦。微有土腥气。

  无名异的用法用量

  用法:0.8~1.5钱,研粉服;外用研粉,香油调涂或磨汁搽患处。

  炮制:采得后,拣净杂石即可。

  无名异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痈疽肿毒,创伤出血。

  无名异的配伍

  ①治打伤肿痛:无名异为末,酒服。(《姚僧坦集验方》)

  ②治损伤接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每服五钱,热洒调服,小儿三钱。服毕,以黄米粥涂纸上,掺左顾牡蛎末裹之,竹篾夹住。(《多能鄙事》)

  ③治脚气已止,但肿不消,不能行履者:无名异不以多少,一半生用,一半火煅,如煅自然铜法。上生熟拌和,为细末,醋调。先涂于肿痛之上不痛处,用药周围涂之,阔二、三寸若圈然,截住毒气,勿使冲上;次涂下面肿痛者,止留脚趾尖不涂,仍修事脚指甲,以出毒气,时时用醋润湿。(《朱氏集验医方》)

  ④治脚气痛楚:无名异末化牛皮胶凋涂之,频换。(《卫生易简方》)

  ⑤治痔漏肿痛:无名异炭火煅红,米醋淬七次,为细末,以温水洗疮,绵裹箸头填末入疮口。(《简便单方》)

  ⑥治赤瘤丹毒:无名异末,葱汁调涂。(《简便单方》)

  ⑦治天疱疮:无名异为细末,井花水调敷。(《普济方》)

  ⑧治臁疮年月深久不愈者:无名异细研,清油凋搽,湿则干敷其上。(《瑞竹堂经验方》)

  ⑨治臁疮溃烂:无名异、虢丹。细研,清油调搽,湿则干搽之。(《济急仙方》)

  ⑩治消渴引饮:无名异一两,黄连二两。为末。蒸饼丸,绿豆大。每服百丸,以茄根、蚕茧煎汤送下。(《圣济总录》)

查看详情

桃根

  桃根

  别名:桃树根(《圣惠方》)。

  性味:苦,平,无毒。

  入药部位: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

  桃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两。

  外用:煎水洗。

  桃根的功效主治

  功效:治黄疸,吐血,衄血,经闭,痈肿,痔疮。

  主治:主黄疸;吐血;衄血;经闭;痈肿;痔疮;风湿痹痛;跌打劳伤疼痛;腰痛;痧气腹痛

  桃根的禁忌

  孕妇忌服。

  桃根的配伍

  ①治黄疸身眼皆如金色:桃根,切细如箸若钗股以下者一握,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适寒温空腹顿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唯眼最后瘥,百日方子复。身黄散后,可时时饮一盏清酒,则眼中易散,不饮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肉。(《伤寒类要》)

  ②治妇人数年月水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脉,腿胫或肿:桃树根一斤,牛蒡子根一斤,马鞭草根一斤,牛膝二斤(去苗),蓬蘽根一斤。上药都锉,以水三斗,煎取一斗,去滓,更于净锅中,以慢火煎如饧,盛于瓷器中。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半大匙。(《圣惠方》桃根煎)

  ③治五痔作痛:桃根水煎汁浸洗之。(《纲目》)

  ④治骨髓炎:白毛桃(未嫁接)根白皮,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局部。(《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桃根的各家论述

  1.《纲目》:疗黄疸,身目如金。

  2.《分类草药性》:破血。治一切吐血、衄血。

  3.《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洗可治风湿;外用消痈肿。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行血。治腰痛。

  5.《四川中药志》:行血,除胃中热;治痧气腹痛,五痔。

查看详情

八月札

  八月札

  别名:八月瓜、八月炸、野毛蛋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肝、脾、肾经。

  入药部位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干燥成熟果实。

  形态特征:干燥的肉质浆果呈卵状圆柱形,稍弯曲,长3~8厘米,直径2.5~3.5厘米,顶端钝圆,基部具果柄痕。表面浅黄棕色至土棕色,皱缩,成熟者皱纹粗大而疏,未熟者皱纹细小而密。果皮厚,革质或微角质。种子多数,包被在絮状果瓤内,形状不规则,呈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平,外表红棕色或棕黑色,有光泽,皱纹细密。果肉气微香,味涩而淡。以肥壮、皮皱者为佳。

  八月札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服,9~15g,大剂量可用30~60g,或浸酒。

  炮制:洗净,稍浸,闷润至透,切片晒干,或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八月札的功效主治

  功效:舒肝理气,活血,散瘀止痛,除烦利尿。

  主治:用于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绝经,子宫下坠。

  八月札的禁忌

  孕妇慎服。

  八月札的配伍

  1、治淋巴结核:八月札、金樱子、海金砂根各四两,天葵子八两。煎汤分三天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2、治胃肠胀闷:三叶木通根或果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八月札的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2、《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

查看详情

接骨木

  接骨木

  别名:木蒴藋(《唐本草》),接骨草(《履巉岩本草》),续骨木(《纲目》),扦扦活(《本经逢原》),七叶黄荆、放棍行、珊瑚配(汪连仕《采药书》),铁骨散(《植物名实图考》),接骨丹(《草木便方》),七叶金、透骨草(《福建民间草药》),接骨风(《四川中药志》)。

  性味甘、苦,平。

  归经:归肝经。

  接骨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或研末撒。

  接骨木的功效主治

  功效: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

  主治: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外用治创伤出血。

  接骨木的禁忌

  孕妇忌服。

  《品汇精要》:“多服令人吐。”

  接骨木的配伍

  ①治打损接骨:接骨木半两,好乳香半钱,赤芍药、川当归、川芎、自然铜各一两。上为末,用黄蜡四两溶入前药末,搅匀,候温软,众手丸如大龙眼。如打伤筋骨及闪枘疼痛不堪忍者,用药一丸,好旧无灰酒一盏浸药,候药渍失开,承热呷之,痛绝便止。(《续本事方》)

  ②治肾炎水肿:接骨木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创伤出血:接骨木研粉,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漆疮:接骨木茎叶四两,煎汤待凉洗患处。(《山西中草药》)

  ⑤产后血晕。用接骨木碎块一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分次服下。

  接骨木的各家论述

  《本草新编》:“接骨木,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折伤酒吞,风痒汤浴。独用之以接续骨节固奇,然用之生血活血药中,其接骨尤奇,但宜生用为佳。至干木用之,其力减半,炒用又减半也。”

查看详情

白花菜子

  白花菜子

  别名:臭菜、臭花菜、羊角菜。

  性味:苦、辛,温。有小毒。

  入药部位:白花菜科白花菜属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Gynandropis gynandra (L.) Briq.]的种子,其全草亦入药。

  形态特征:干燥种子,呈扁圆形,极细小,直径O.5~1毫米,厚0.5毫米。外皮黑褐色或黑色,粗糙不平,有细密的蜂窝状麻纹,规则地排列成同心环状,边缘有一小缺口,种仁黄色,稍有油性。气微,味苦。以干燥、颗粒饱满、色黑、无杂质者为佳。主产河北。

  白花菜子的用法用量

  用法: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

  白花菜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用于风湿疼痛,腰痛,跌打损伤,痔疮。

  白花菜子的各家论述

  1.《纲目》:煎水,洗痔;捣烂,敷风湿痹痛;擂酒饮,止疟。

  2.《安徽药材》:散风去湿,活血止痛。

查看详情

丹参

  丹参

  别名:红根、大红袍、血参根。

  性味:味苦,微寒。

  归经:归心、肝经。

  入药部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形态特征: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l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丹参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服,10~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炮制: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丹参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丹参的禁忌

  不宜与藜芦同用。

  丹参的配伍

  1、治妇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兼治冷热落胎下血:丹参十二两,酒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服。亦可水煮。(《千金方》)

  2、寒疝腹痛:小腹阴中相引痛,白汗出,欲死。以丹参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圣惠方》)

  3、热油火灼,除痛生肌:丹参八两锉,以水微调,取羊脂二斤,煎三上三下,以涂疮上。(《肘后方》)

  丹参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2、《本经》: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

  3、《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查看详情

红花

  红花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心、肝经。

  入药部位: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

  形态特征: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红花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服,3~10g。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花萼及花柄,筛去灰屑。

  红花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红花的禁忌

  孕妇慎用。

  红花的配伍

  1、胎衣不下:方同上。伤寒产后,血晕欲死:用荷叶、红花、姜黄等分,炒研末。童子小便调服二钱。(庞安常《伤寒论》)

  2、通经破血:旧屋阴处瓦花(活者)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花汤下。(《摘玄方》)

  3、产后血晕,心闷气绝:红花一两,为末,分作二服,酒二盏,煎一盏,连服。如口噤,斡开灌之,或入小便尤妙。(《子母秘录》)

  红花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2、《开宝》: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

  3、《本经逢原》: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妇人经水,活血,解痘毒,散赤肿。

查看详情

茺蔚子

  茺蔚子

  性味:辛、苦,微寒。

  归经:归心包、肝经。

  入药部位: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

  形态特征:本品呈三棱形,长2~3mm,宽约1.5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深色斑点,一端稍宽,平截状,另一端渐窄而钝尖。果皮薄,子叶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苦。

  茺蔚子的用法用量

  用法:5~10g,煎服。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茺蔚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调经,清肝明目。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茺蔚子的禁忌

  瞳孔散大者慎用。

  茺蔚子的配伍

  1、乳痛恶痛:用茺蔚子捣敷及取汁服。(《普济方》)

  2、小儿疳痢痔疾:茺蔚子煮食之。(《普济方》)

  茺蔚子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治风解热,顺气活血,养肝益心,安魂定魄,调女人经脉,崩中带下,产后胎前诸病。久服令人有子。

  2、《本经》: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

  3、《别录》: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

查看详情

藏红花

  藏红花

  别名:番红花、西红花。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肝经。

  入药部位: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

  形态特征: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藏红花的用法用量

  用法:1~3g,煎服或沸水泡服。

  炮制:拣去杂质,并除去黄色毛须。

  藏红花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主治: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藏红花的配伍

  ①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纲目拾遗》)

  ②治伤寒发狂,惊怖恍惚:撒法即二分。水一盏,浸一宿,服之。(《医林集要》)

  ③治吐血(不论虚实、何经所吐之血),藏红花一朵,无灰酒一盏。将花入酒内,隔汤顿出汁服之。(《纲目拾遗》)

  藏红花的禁忌

  孕妇慎用。

  藏红花的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久服令人心喜。又治惊悸。”

查看详情

蘘荷

  蘘荷

  别名嘉草、葍蒩、芋渠、白蘘荷、覆葅、蕧苴、阳藿、羊藿姜、山姜、观音花、莲花姜、高良姜、野生姜、土里开发、野老姜、良姜、土里开花土里谢、野山姜、野姜、阳荷。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肺经。

  入药部位:为姜科植物蘘荷Zingiber mioga (Thunb.) Rosc.的根茎。

  形态特征:根茎呈不规则长条形,呈结节状,弯曲,长6.5-11cm,直径约1cm。表面灰棕黄色,有纵皱纹,上端有多个膨大凹陷的圆盘状茎痕。顶端有叶鞘残基。周围密布细长圆柱形须根,直径1-3cm,有深纵皱纹和淡棕色短毛;质柔韧,不易折断,折断面黄白色,中心有淡黄色细木心。气香,味淡微辛。

  蘘荷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或鲜品绞汁。

  外用:适量,捣敷;捣汁含漱或点眼。

  炮制: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蘘荷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调经,祛痰止咳,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咳嗽气喘,痈疽肿毒,瘰疬。

  蘘荷的禁忌

  忌用铁煎煮。孕妇禁服

  蘘荷的配伍

  1、治跌打损伤:鲜蘘荷根茎15-30g,水煎服。或晒干研粉,用黄酒冲服,每次9-15g。

  2、治淋巴结结核: 鲜蘘荷根茎60g,鲜射干茎30g。水煎服。

  3、治指头炎:鲜蘘荷根茎加盐少许,捣烂外敷。(1-3方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蘘荷的相关论述

  《浙江药用植物志》:“活血止痛,化痰,解毒。主治气滞腹痛,胃痛,跌打损伤,腰痛,颈淋巴结结核,治头疔。”

查看详情

血见愁

  血见愁

  别名:大叶藜、杂配藜(《东北药植志》),杂灰藜,大叶灰菜(《黑龙江中药》),八角灰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性味甘,平。

  入药部位:为藜科植物大叶藜的全草。

  血见愁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熬膏。

  血见愁的功效主治

  功效:止血,活血。

  主治:治月经不调,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疮痈肿毒。

  血见愁的配伍

  ①治月经不调:㈠鲜大叶藜二两,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㈡大叶藜全草。熬膏,每次服一至二钱,早晚服。(《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崩漏:大叶藜,蒲黄炭各三钱,藕节炭五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吐血,衄血:大叶藜、白茅根各一两,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④治血淋:鲜大叶藜一两,蒲黄炭、小蓟、木通各三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鲜大叶藜适量,捣烂外敷。(《内蒙古中草药》)

查看详情

桃仁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归经:归心、肝、大肠经。

  入药部位: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

  形态特征:呈扁长卵形,长1.2~1.8cm,宽O.8~1_2cm,厚O.2~O.4cm。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有颜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自合点处散出多数纵向维管束。种皮薄,子叶2,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微苦。

  桃仁的用法用量

  用法:5~10g。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泛油种粒。用时捣碎。

  桃仁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桃仁的配伍

  1、小儿疟疾:乌猫屎一钱,桃仁七枚,同煎,服一盏立瘥(《温居士方》)

  2、反胃吐食:以乌骨鸡一只,与水饮四五日,勿与食。将五蒲蛇二条,竹刀切与食。待鸡下粪,取阴干为末,水丸粟米大。每服一分,桃仁汤下。五七服即愈。(《证治发明》)

  3、盘肠钓气:越桃仁半两,草乌头少许,同炒过,去草乌,入白芷一钱,为末。每服半钱,茴香葱白酒下。(《普济方》)

  桃仁的禁忌

  孕妇及便溏者慎用。

  桃仁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存性,各随本方。双仁者有毒,不可食,说见杏仁下。

  2、《本经》: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

  3、《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卒暴击血,通月水,止心腹痛。

查看详情

益母草

  益母草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心包、膀胱经。

  入药部位: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0.2~0.5cm;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气微,味微苦。

  益母草的用法用量

  用法:9~30g;鲜品12~40g。

  炮制:鲜益母草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

  益母草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益母草的禁忌

  孕妇慎用。

  益母草的配伍

  1、堕胎下血:小蓟根叶、益母草五两。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盏,分二服,一日服尽。(《圣济总录》)

  2、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益母草研汁,服一盏,绝妙。(《子母秘录》)

  3、产后血闭不下者:益母草汁一小盏,入酒一合,温服。(《圣惠方》)

  益母草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若治手、足厥阴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女人经脉,则单用茺蔚子为良。若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则宜并用为良。盖其根、茎、花、叶专于行,而子则行中有补故也。

  2、《本草求真》:益母草(专入心包肝)。一名茺蔚。辛微苦寒。功能入肝心包络。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

  3、《本草备要》:通行瘀血,生新血辛微苦寒。入手、足厥阴(心包、肝)。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

查看详情

泽兰

  泽兰

  别名:地瓜苗、地笋、甘露子、方梗泽兰。

  性味:苦、辛,微温。

  归经:归肝、脾经。

  入药部位: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vat.hirtus Regel的干燥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本品茎呈方柱形,少分枝,四面均有浅纵沟,长50~10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带紫色,节处紫色明显,有白色茸毛;质脆,断面黄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或近无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0cm;上表面黑绿色或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密具腺点,两面均有短毛;先端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锯齿。轮伞花序腋生,花冠多脱落,苞片和花萼宿存,小包片披针形,有缘毛,花萼钟形,5齿。气微,味淡。

  泽兰的用法用量

  用法:6~12g。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

  泽兰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

  泽兰的禁忌

  无瘀滞者慎用。

  泽兰的配伍

  1、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醋汤下。(张文仲《备急方》)

  2、产后血虚,风肿,水肿:泽兰叶、防己等份。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能饮者,醋汤调亦可。(《妇人良方大全》)

  泽兰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养营气,破宿血,主妇人劳瘦,女科要药也。

  2、《本经》: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疮脓。

  3、《别录》:产后金疮内塞。

查看详情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胃经。

  入药部位: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 Neck.)Garcke的干燥成熟种子。

  形态特征:本品呈球形,直径约2mm。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有细密颗粒状突起,一侧有1凹陷的纵沟。质硬。胚乳白色,胚弯曲成环,子叶2。气微,味微涩、苦。

  王不留行的用法用量

  用法:5~10g。

  炮制:除去杂质。

  王不留行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

  王不留行的配伍

  1、误吞铁石,骨刺不下,危急者:王不留行、黄柏等分,为末,汤浸蒸饼,丸弹子大,青黛为衣,线穿挂风处。用一丸,冷水化灌之。(《百一选方》)

  2、头风白屑: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掺,一夜篦去。(《圣惠方》)

  3、痈疽诸疮:王不留行汤∶治痈疽妒乳,月蚀白秃,及面上久疮,去虫止痛:用王不留行、东南桃枝、东引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疾蒺子各三升,大麻子一升。以水二斗半,煮取一斗,频频洗之。(《千金方》)

  王不留行的禁忌

  孕妇慎用。

  王不留行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利小便,出竹木刺。

  2、《本经》: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

  3、《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乳,妇人难产。

查看详情

竹根七

  竹根七

  别名:玉竹、阿青果。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入药部位:为百合科植物竹根七Disporopsis fuscopicta Hance的根茎。

  竹根七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适量,捣敷。

  炮制:秋、冬季采收,洗净,蒸后,晒干。

  竹根七的功效主治

  功效:养阴清肺,活血祛瘀。

  主治: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咽干,产后虚劳,妇女干痨,跌打损伤,骨折。

  竹根七的配伍

  1、治产后体虚:竹根七30g,蒸鸡吃。

  2、治月经不调:竹根七、团经药、益母草各15g,水煎服。

  3、治风湿跌打:竹根七适量,捣烂外包。(1-3方出自《精编中草药图谱 4 便携本》)

  竹根七的相关论述

  《广西民族药简编》:“捣烂敷患处,治跌打骨折。”

查看详情

小罗伞

  小罗伞

  别名:血党、活血胎、腺点紫金牛、斑叶朱砂根、小凉伞、珍珠盖凉伞。

  性味:味苦甘辛,性温。

  归经:归肝、膀胱、肾经。

  入药部位为紫金牛科植物小罗伞Ardisia punctata Lindl.的根或全株。

  小罗伞的用法用量

  用法:内服:煎汤,15-30g。

  小罗伞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调经,祛风除湿。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小罗伞的配伍

  治痛经、萎黄病:血党、姜黄、茜草、槟榔钻、黄花倒水莲。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小罗伞的禁忌

  孕妇忌服。

  小罗伞的相关论述

  1、《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痛经补血,祛风湿。治月经不调,经闭,不孕证,产后风痛,瘫痪,贫血。”

  2、《常用中草药手册》(广州部队):“祛风散瘀,消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口腔炎。”

查看详情

月季花

  月季花

  别名:四季花、月月红、月季红。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蔷薇科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的干燥花。

  形态特征: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5~2.5cm。花托长圆形,萼片5,暗绿色,先端尾尖;花瓣呈覆瓦状排列,有的散落,长圆形,紫红色或淡紫红色;雄蕊多数,黄色。体轻,质脆。气清香,味淡、微苦。

  月季花的用法用量

  用法:3~6g。

  炮制:阴干或低温干燥。

  月季花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调经,疏肝解郁。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胸胁胀痛。

  月季花的禁忌

  用量不宜过大,多服久服可引起腹痛及便溏腹泻。孕妇慎用。

  月季花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活血,消肿,敷毒。

  2、《本经逢原》:月季花为活血之良药。捣敷肿疡用之。痘疮触犯经月之气而伏陷者,用以加入汤药即起,以其月之开放,不失经行常度,虽云取义,亦活血之力也。

查看详情

凌霄花

  凌霄花

  别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

  性味酸,寒。

  归经入肝经。

  入药部位:本品为柴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K. Schum. 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 (L.)Seem. 的干燥花及根。

  形态特征:干燥的花多皱缩卷曲或折叠,完整的花,长约6~7厘米。花萼暗棕色,长2.5厘米左右,基部联合成管,上部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长而蜕尖,萼筒表面具凸起的纵脉10条;花冠筒状,棕黄色,上端5裂,裂片半圆形,表面具有棕红色细脉纹,并散有棕色斑点,质薄。内面着生2长2短弯曲的雄蕊,顶端具“个”字形的花药。雌蕊及花盘各1。微有香气。味微苦而略酸。以朵大、完整、色棕黄、无花梗者为佳。

  凌霄花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为散。

  外用:研末调涂。

  炮制:夏、秋二季花盛开时采收,干燥。根春秋采,洗净,切片晒干。

  凌霄花的功效主治

  功效:凉血去瘀。

  主治:治血滞经闭,症瘕,血热风痒,酒齄鼻。

  凌霄花的禁忌

  气血虚弱及孕妇忌服。

  ①《药性论》:“畏卤咸。”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③《本草经疏》:“长于破血消瘀,凡妇人血气虚者,一概勿施,治前断不宜用。”

  凌霄花的配伍

  ①治妇人、室女月候不通,脐腹疞痛,一切血疾:紫葳二两,当归、茂(蓬莪术)各一两。上为细末。空心冷酒调下二镇,如行十里许,更用热酒调一服。(《鸡峰普济方》紫葳散)

  ②治女经不行: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下。(《徐氏胎产方》)

  ③治崩中漏下血:凌霄花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广利方》)

  ④治通身痒:凌霄花为末,酒调,卜钱。(《医学正传》)

  ⑤治皮肤湿癣:凌霄花、羊蹄根各等量,酌加桔矾,研末搽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⑥治肺有风热,鼻生瘙疱:凌霄花半两(取末),硫黄一两(别研),腻粉一钱,胡桃四枚(去壳)。先将前三味和匀,后入胡桃肉,同研如膏子,用生绢蘸药频频揩之。(《杨氏家藏方》紫葳散)

  ⑦治酒齄鼻:㈠凌霄花、山栀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调下,日进二服。(《百一选方》)㈡以凌霄花研末,和密陀僧末,调涂。(《岭南采药录》)

  ⑧治痫疾:凌霄花,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空心服。(《传信适用方》)

  ⑨治大便后下血:凌霄花,浸酒饮服。(《浙江民间草药》)

  ⑩治误食草药毒者:每用凌霄花同黑豆一处蒸热,拣去花,只服豆三、五粒。(《履巉岩本草》)

  凌霄花的相关论述

  ①《本草衍义补遗》:“凌霄花,治血中痛之要药也,且补阴捷甚,盖有守而独行,妇人方中多用何哉。”

  ②《纲目》:“凌霄花及根,甘酸而寒,茎叶带苦,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产乳崩漏诸疾及血热生风之证也。”

  ③《本草经疏》:“紫葳,入肝行血之峻药,故主妇人产乳余疾,及崩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诸证;至于养胎,决非其性之所宜,用者慎之。”

  ④《本草述》:“紫葳之气寒,其味咸先而胜,苦后而杀,知入血而散热结无疑矣。第丹溪云补阴甚捷,在濒湖又言入血分而去伏火,固非专于通行者也。如缪希雍以为行血峻药,或亦据《本草》所谓治癥瘕,通血闭而云乎?讵知甄权云治热风,《日华子》云治热毒风,盖化热毒风,即血中所郁之热,化而为毒风也。性虽主行,然必其能补阴而后能除热毒风,是即行为补也。如疑其止能行血,试思此味何以复畏卤咸?盖多食咸则伤血,畏伤血者,必非峻于行血者也。丹溪言其有守而能独行,又岂臆说欤。”

  ⑤《本草崇原》:“紫葳,近时用此为通经下胎之药。仲景鳖甲煎丸,亦用紫葳以消癥瘕,必非安胎之品,《本经》养胎二字,当是堕胎之讹耳。”

  ⑥《本经逢原》:“凌霄花,癥瘕血闭,血气刺痛,疠风恶疮多用之,皆取其散恶血之功也。”

  ⑦《本草求真》:“凡人火伏血中,而见阳结血闭,风痒、崩带、癥瘕,一切由于血瘀血热而成者,所当用此(凌霄花)调治,盖此专主泻热,热去而血自活也。是以肺痈之药,多有用此为君。妊娠用此克安者,以其内有瘀积,瘀去而胎即安之意也。所云孕妇忌服者,恐其瘀血既无,妄用恐生他故也。此为女科必用之药,但当相症施治耳。”

  ⑧《本草正义》:“凌霄之花,吴普谓神农、雷公、岐伯皆作辛,扁鹊苦咸,能消清血分之热,故可以活血行滞,而亦可治带下崩中。《本经》专主妇人产乳余疾,正以初产乳子之时,阴血已虚,孤阳偏旺,最宜此酸咸微寒,直入血分,借以固护既耗之元阴,而收摄浮游之阳焰。可见古人之治产后,皆以助阴抑阳为主,正与晚近庸俗之见,产后妄用温补,耗烁阴液者,两得其反。又治崩中,则专以亢阳妄行,不能自摄之崩中而言,非谓可以统治血虚不守之崩陷。癥瘕血闭,盖亦为血热太甚,灼烁成瘀者言之,亦非阴寒凝结之癥瘕闭塞可知。又曰寒热羸瘦,则又血虚内热,形消臛瘠者耳。”

查看详情

川牛膝

  川牛膝

  别名:白牛膝、拐牛膝、肉牛膝 。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药部位: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

  川牛膝的用法用量

  用法:5~10g。

  炮制:川牛膝,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川牛膝的功效主治

  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主治: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川牛膝的禁忌

  孕妇慎用。

  川牛膝的相关论述

  《临床常用中药手册》:川牛膝苦重于甘,攻破之力较胜,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治瘀血实证多用川牛膝。

查看详情

牛膝

  牛膝

  别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牛盖膝头。

  性味:苦、酸,平。

  归经:归肝经、肾经。

  入药部位: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的干燥根。

  形态特征:本品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15~5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 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牛膝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捣汁滴鼻;或研末撒入牙缝。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润软,去芦,切段,晒干。

  牛膝的功效主治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四肢拘挛,痿痹。

  牛膝的配伍

  ①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治妇人血结腹坚痛:牛膝一大把并叶,不以多少,酒煮饮之。(《肘后方》)

  ②治室女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升,发热往来,下痢羸瘦,此为血瘕:干漆(杵细,炒令烟尽),牛膝(酒浸一宿)各一两六钱(为末)。生地黄四两八钱,取汁,慢火熬,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饮或温酒下二丸,日再,勿妄加,病去止药。(《三因方》万病丸)

  ③治暴癥,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牛膝二斤,以酒一斗,渍,密封,于热炭火中温令味出,服五合至一升,量力服之。(《补缺肘后方》)

  ④治胞衣不出:牛膝八两,葵子(冬葵子)一两。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分三服。(《梅师集验方》)

  ⑤取胎:用雄土牛膝一两,真麝香一钱,捣匀,溶蜡搓成长条,插入阴户,即能坠胎。(《药鉴》)

  ⑥治喉痹、乳蛾:新鲜牛膝根一握,艾叶七片。捣,和人乳,取汁灌入鼻内,须臾痰涎从口鼻出。无艾亦可。(《纲目》)

  ⑦治痈疖已溃: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握,捣,(敷)其上,随干随换。(《陈日华经验方》)

  ⑧治口中及舌上生疮,烂:牛膝酒渍含漱之,无酒者空含亦佳。(《肘后方》)

  ⑨治风瘙隐疹、骨疽、癞病:牛膝为末,酒下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⑩治金疮痛:生牛膝捣敷疮上。(《梅师集验方》)

  ⑾治风湿痹,腰痛少力:牛膝一两(去苗),桂心(肉桂)三分,山茱萸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⑿痈疖已溃。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把,捣烂后涂疮上。

  ⒀治鹤膝风:牛膝、木瓜、五加皮、骨碎补、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萆薢、甘菊根,水煎服。(《本草汇言》)

  ⒁治痿痹,补虚损,壮筋骨,除久疟:牛膝煎汁和曲米酿酒,或切碎袋盛浸酒,煮饮之。(《纲目》牛膝酒)

  ⒂治痨疟积久不断:长生大牛膝一虎口。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第一服取未发前一食顷服,第二服临发服。(《千金方》)

  ⒃治痢下先赤后白:牛膝三两。捣碎,以酒一升,渍经一宿,每服饮两杯,日三服。(《肘后方》)

  ⒄治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牛膝五两,细判,为末,生地黄汁五升,浸,昼曝夜浸,汁尽为度,蜜丸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三十丸。(《经验后方》)

  ⒅劳疟积久。用长牛膝一把,生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服完(清晨一服,未发疟前一服,临发疟时一服。)

  ⒆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用牛膝五两,研细,浸入生地黄汁五升中。日晒夜浸,直到汁尽。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久服于身体有益。

  ⒇妇女血病(月经淋闭,月经不来,绕脐寒疝痛,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结症瘕不散诸病)。用牛膝在酒中浸一夜,取出焙干;另用漆炒令烟尽。各一两为末,加生地黄汁一升,慢火上熬成浓糊,团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万病丸。

  (21)牙齿疼痛。用牛膝研末含漱,也可以用牛膝烧灰敷患处。

  (22)恶疮(人不知名)。用牛膝根捣敷。

  牛膝的禁忌

  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萤火,龟甲,陆英。畏白前。

  ②《品汇精要》:妊妇不可服。

  ③《本草经疏》:经闭未久,疑似有娠者勿用;上焦药中勿入;血崩不止者忌之。

  ④《本草通玄》:梦遗失精者,在所当禁。

  ⑤《本草正》:脏寒便滑,下元不固者当忌用之。

  ⑥《药品化义》:若泻痢脾虚而腿膝酸痛不宜用。

  ⑦《得配本草》:中气不足。小便自利,俱禁用。

查看详情

鸡血藤

  鸡血藤

  别名:血风、血藤、血风藤。

  性味:苦、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

  形态特征:本品为椭圆形、长矩图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质坚硬。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气微,味涩。

  鸡血藤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服,9~15g。

  炮制: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鸡血藤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鸡血藤的配伍

  1、白虎历节,膝胫剧痛如咬,昼轻夜重,局部发热:制苍术15g,黄柏12g,鸡血藤9g,乳香,没药,千年健各6g,水煎服。(《本草骈比》)

  2、老人血管硬化,腰背神经痛:鸡血藤20g,杜仲15g,五加皮10g,生地15g,水500ml,煎至200ml,去渣,每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3、闭经:鸡血藤、穿破石各30g。水煎服,每日一剂。(《益寿中草药选编》)

查看详情

小叶莲

  小叶莲

  性味:甘,平。

  入药部位:为小檗科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μllum hexandrum (Roμle)Ying的干燥成熟果实。

  形态特征:本品呈椭圆形或近球形,多压扁,长3~5.5cm,直径2~4c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皱缩,有的可见露出的种子。顶端稍尖,果梗黄棕色,多脱落。果皮与果肉粘连成薄片,易碎,内具多数种子。种子近卵形,长约4mm;表面红紫色,具细皱纹,一端有小突起;质硬;种仁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甜、涩;种子味苦。

  小叶莲的用法用量

  用法:3~9g,多入丸散服。

  炮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杂质,干燥。

  小叶莲的功效主治

  功效:调经活血。

  主治:血瘀经闭,难产,死胎、胎盘不下。

查看详情

黑种草子

  黑种草子

  性味:味甘、辛,性温。

  入药部位:为毛茛科植物腺毛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 et Sint.的干燥成熟种子。

  形态特征:本品呈三棱状卵形,长2.5~3mm,宽约1.5mm。表面黑色,粗糙,顶端较狭而尖,下端稍钝,有不规则的突起。质坚硬,断面灰白色,有油性。气微香,味辛。

  黑种草子的用法用量

  用法:2~6g。

  炮制: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黑种草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补肾健脑,通经,通乳,利尿。

  主治:用于耳鸣健忘,经闭乳少,热淋,石淋。

  黑种草子的禁忌

  孕妇及热性病患者禁用

  黑种草子的配伍

  1、治瘫痪患者舌部麻木:黑草种子、硇砂、姜、黑胡椒、荜茇、芥子、硼砂、牛至、墨盐各等量。粉碎成细粉,过箩,混匀。适量撒于舌部,每日2-3次。(《维吾尔药志》)

  2、月经不调,闭经;黑种草种子15g,小茴香6g,赤芍9g。水煎服。(《新疆中草药》)

查看详情

虎刺

  虎刺

  别名:刺虎(《本草图经》),寿星草(《寿域神方》),寿庭木(《花镜》),雀不踏、绣花针(《植物名实图考》),黄脚鸡、天针、老鼠刺(《江西民间草药》),虎牙刺、千金刺、鹅嘴花根、黄鸡兰、千口针,针上叶、顺茶风、脚不踏、土鸡爪黄连、猫儿刺、小黄连(《湖南药物志》),两面针、细花针(《广西药植名录》),鸟不踏(《江西草药》),蛇不过、朝天刺、钢针木、虎叶、老鼠枪、老虎刺、小叶刺风、高骨老虎刺、红老鼠刺、红远志、白凤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性味:苦,甘,平。

  入药部位: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草或根。

  虎刺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用1~2两);或入散剂。

  外用:捣敷、捣汁潦或研末撒。

  虎刺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利湿,活血消肿。

  主治:治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肺痈,水肿,痞块,黄疸,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

  虎刺的配伍

  ①治痛风:虎刺鲜根或花一两(干根三至五钱)。煎汁用酒冲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风湿关节、肌肉痛:绣花针全草一至三两。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痰饮咳嗽: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肺痈:虎刺三两,猪胃炖汤,以汤煎药服。每日一剂。(《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水肿:虎刺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⑥治脾虚浮肿:绣花针干根一两,毛天仙果根二两,陈皮三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黄肿:虎刺根一两(或连茎叶用一两五钱),野南瓜根一两,猪腰子一对。水炖,去渣,兑黄酒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⑧治痞块(肝脾肿大):㈠绣花针根一两,甘蔗根七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⑧绣花针鲜根一至二两,羊肉酌量。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⑨治黄疸:虎刺根一两,茵陈三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⑩治急性肝炎:鲜虎刺根一两,阴行草三钱,车前五钱,冰糖少许。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⑾治月经不调、闭经:虎刺根三钱,天青地白、长梗南五味子藤各二钱,梵天花根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⑿治奶肿硬块:虎刺根一两,捣冲酒服。(《浙江民间草药》)

  ⒀治小儿疳积:绣花针鲜根、茅莓干根、醉鱼草干根各二至三钱。水煎或加瘦猪肉同煎服。(《福建中草药》)

  ⒁治荨麻疹: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⒂治手脚烂痒:虎刺全草,研末,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⒃治跌打损伤:虎刺根五钱至一两,用黄酒适量煎服,连服一星期。(《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查看详情

吊干麻

  吊干麻

  别名马断肠、萝卜药、老虎麻、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钧鱼竿、苦通皮、菜 虫药、南蛇根。

  性味:味辛、苦,性凉,小毒。

  归经归肺、肝、肾经。

  入药部位:为卫矛科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a Maxim.的根及根皮。

  吊干麻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研末敷。

  炮制:全年均可采。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吊干麻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杀虫。

  主治:风湿痹痛,骨折伤痛,闭经,疮疡溃烂,头癣,阴痒。

  吊干麻的配伍

  1、治风湿,劳伤,关节疼痛:吊干麻、藤萝根、白金条各30g。泡酒服。(《贵州草药》)

  2、治闭经:吊干麻、大过路黄根各30g。煨水服。用酒为引。(《贵州草药》)

  吊干麻的禁忌

  孕妇慎服。

  吊干麻的相关论述

  1、《贵州草药》:“清热透疹,舒筋活络,调经。治小儿麻疹不出,风湿,劳伤,关节疼痛,经闭。”

  2、《陕西中草药》:“解毒,消肿。治黄水疮,秃疮,骨折肿痛,阴道发痒。”

  3、《贵州民间方药集》:“生血。治贫血。”

  4、《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杀虫。”

  5、《陕西中草药》:“灭头虱。”

查看详情

黄花远志

  黄花远志

  别名:黄花倒水莲、鸡根、小荷苞、鸡肚子果。

  性味:甘,微温。

  黄花远志的用法用量

  用法: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3两)。

  炮制: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黄花远志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除湿,补虚消肿,调经活血。

  主治:治感冒,风湿疼痛,肺痨,水肿,产后虚弱,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祛痰利窍,安神益智。

  黄花远志的配伍

  ①治肝脓肿:鸡根,香樟、草血竭、菖蒲、通光散各五钱。水煎服,每天一剂,分三次服。(《全展选编·内科》)

  ②治肺结核:鲜黄花远志根二两,猪肺四两。水煎,服汤食肺,每日一剂。

  ③治黄肿:鲜黄花远志根二两。水煎服,红糖为引。

  ④治失眠:黄花远志根五钱至一两,茯神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⑤治跌打损伤:鲜黄花远志根二两,杜衡根一钱。水煎服。(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查看详情

红泽兰

  红泽兰

  别名:山泽兰、泽兰、垂序马蓝、拟马蓝。

  性味:味苦、辛,性温。

  归经:归肝、脾经。

  入药部位:为爵床科植物红泽兰Championella japonica(Thunb.)Brem.的全草。

  形态特征:干燥全草长约55cm,全体呈紫黑色。茎四棱形,粗约3-5mm,末端渐细小,有顺向纹理,有节,节间长约4-8cm,分枝对生于节上。质脆易断,断面中央有小空心。叶片多已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呈披针形长约40cm。微有清香气。

  红泽兰的用法用量

  用法:9-15g。

  炮制: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红泽兰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主治:痛经,盆腔炎,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叶有利膈、开胃行水、解毒等功能。

  红泽兰的配伍

  治月经不调,产后淋漓腹痛:红泽兰9-15g,煎汤内服。(《男女科药膳秘宝大全》)

  红泽兰的禁忌

  孕妇忌服。

  红泽兰的相关论述

  《四川常用中草药》:“消瘀行水,舒肝散郁,治月经不调,产后淋漓腹痛、血晕、症瘕痈肿、跌打损伤及身面浮肿。”

查看详情

麦瓶草

  麦瓶草

  别名:净瓶、香炉草、米瓦罐、梅花瓶、面条菜、广皮菜、瓢咀、甜甜菜、麦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红不英菜、胡炳菜、麦黄菜、灯笼草、灯笼泡、瓶罐花。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归肺、肝二经。

  入药部位:为石竹科植物麦瓶草Silene conoidea L.[Pleconar conoidea(L.)Sourkova]的全草。

  形态特征:全草密生腺毛,长20-60cm。主根细长,略木质。茎中部以上分枝较多。叶对生,基生叶略呈匙形,茎生叶披针形或矩圆形,基部阔,稍抱茎,具毛茸。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紫色或粉红色。蒴果卵形,具宿萼。种子多数,有疣状突起。气微,味淡。

  麦瓶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炖肉、鸡。

  炮制:春、夏季采收全草,洗净,晒干。

  麦瓶草的功效主治

  功效:养阴,清热,止血,调经。

  主治:用于吐血,衄血,虚痨咳嗽,咯血,尿血,月经不调。

  麦瓶草的配伍

  1.治痨伤吐血:麦瓶草30g,红枣15g。合耢糟煮服。

  2.治吐血后体弱不能复原者:麦瓶草30-60g。炖杀口肉吃(《重庆草药》)

  3.治肺脓疡咯血、吐脓:米瓦罐15g,大枣7个。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4.治鼻衄:面条菜15g。研面,温开水冲服。

  5.治小便下血:面条菜9g,茵陈9g,瞿麦9g。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6.治妇女干血痨,有内热骨蒸者:麦瓶草30-90g。炖子母鸡吃。(《重庆草药》)

  麦瓶草的相关论述

  《重庆草药》:“甘,温,无毒。”

  《陕西中草药》:“味淡,微苦,性凉。”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凉。”

  《河北中草药》:“甘,微苦,凉。”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养阴,除热,治虚弱咳嗽。”

  《重庆草药》:“专治虚弱症,痨伤吐血,咯血。”

  《陕西中草药》:“止血,调经活血。主治鼻衄,吐血,月经不调。”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凉血,止血调经。主治鼻衄,吐血,尿血,肺脓疡,月经不调。”

  《河北中草药》:“止血清热,补益气血。”

查看详情

长叶丹参

  长叶丹参

  别名:对口元宝草(浙江)。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入肝经。

  入药部位: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舌瓣鼠尾草Salvia liguliloba Sun的全草。

  长叶丹参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8-30g。

  炮制:夏、秋季采收,晒干。

  长叶丹参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通络。

  主治:月经不调,关节酸痛。

  长叶丹参的配伍

  1、治妇女月经不调,(长叶丹参)全草18-30g。水煎、冲红糖、黄酒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2、治关节酸痛,(长叶丹参)全草、牯岭勾儿茶根、五加皮、六月雪各30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长叶丹参的相关论述

  《浙江药用植物志》:“全草有活血通络作用。”

查看详情

丛枝蓼

  丛枝蓼

  性味:辛;性平

  入药部位: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

  形态特征茎技圆柱形,基部多分枝,棕褐色至红褐色,节部稍膨大,无毛,断面中空。叶片皱缩,卷曲,易破碎,展平后卵形、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1.5-3cm,先端急狭而成尾状,基部狭楔形,两面及叶缘有伏毛,或仅沿脉疏生伏毛,淡绿色至褐棕色,草质;托叶鞘短筒状,疏生优毛,先端截形,有长睫毛。花序穗状,单生,或2-3个集生,花穗细弱,花簇稀疏间断;花被粉红色。瘦果三棱形,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气微,味微涩。

  丛枝蓼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克。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炮制7-9月花期采收,鲜用或晒干。

  丛枝蓼的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燥湿,健脾消疳,活血调经,解毒消肿。

  主治:主泄泻,痢疾,疳疾,月经不调,湿疹,脚癣,毒蛇咬伤。

查看详情

八宝茶

  八宝茶

  别名:甘青卫矛。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肝经。

  入药部位:为卫矛科植物八宝茶的带翅枝。

  八宝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八宝茶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瘀调经,通络止痛。

  主治:主月经不调,产后瘀阴腹痛,跌打肿痛,半身不遂。

  八宝茶的禁忌

  孕妇慎服。

  八宝茶的各家论述

  《青海中草药名录》:枝条有活血、破瘀的功能。

查看详情

紫荆皮

  紫荆皮

  别名肉红、内消、紫荆木皮、白林皮。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的树皮。

  形态特征:树皮呈筒状或槽状或不规则的块片,向内卷曲,长约6-25cm,宽约3cm,厚约3-6mm,外表灰棕色,粗糙,有皱纹,常显鳞甲状;内表面紫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纵纹理。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红棕色。对光照视,可见细小的亮点。气无,味涩。

  紫荆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泥土,切宽丝,干燥,筛去灰屑。

  紫荆皮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通淋,解毒。

  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瘀滞腹痛,风湿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痈肿,疥癣,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紫荆皮的配伍

  1、治妇人血气:紫荆皮为末,醋糊丸,樱桃大。每酒化服一丸。(《妇人良方补遗》)

  2、治鹤膝风挛:真紫荆皮。老酒煎,候温常服。(《直指方》)

  紫荆皮的禁忌

  孕妇禁服。

  紫荆皮的相关论述

  李时珍:“紫荆气寒味苦,色紫性降,入手足厥阴血分。寒胜热,苦走骨,紫入营,故能活血消肿,利小便而解毒。杨清叟《仙传方》有冲和膏,以紫荆为君,盖得此意也。”

查看详情

金雀根

  金雀根

  别名:锦鸡儿、金雀花。

  性味:苦辛,平。

  归经:入肺、脾二经。

  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或根皮。

  形态特征:根呈圆柱形,未去栓皮时褐色,有纵皱纹,并有稀疏不规则的凸出横纹。已去栓皮者多为淡黄色,间有横裂痕。根皮为单卷的圆条或条块,长12~20余厘米,径1~2.5厘米,厚3~7毫米,卷筒的一侧有剖开的纵裂口,内表面淡棕色。质坚韧,断面白色,微黄,有肉质,并有多数纤维。味苦。根皮以内厚,色微黄、完整无破碎者为佳。

  金雀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 g。

  外用:捣敷。

  金雀根的功效主治

  功效:清肺益脾,活血通脉。

  主治:治虚损劳热、咳嗽,高血压,妇女白带、血崩,关节痛风,跌打损伤。

  金雀根的配伍

  ①治脾肾虚弱白带,痨伤血虚生风,湿热瘙痒:金雀花根皮炖鸡服。(《重庆草药》)

  ②治高血压病:土黄芪,洗净,去外皮,切片,鲜用或干用,每日八钱至一两,煎水取汁,加白糖适量,分三次服。(《全展选编·内科》)

  ③治妇女经血不调:金雀根、党参。煎水服。(《南京民间药草》)

  ④治妇女白带:一金雀根,红糖。煎水服。(《南京民间药草》);

  二金雀根皮,白鸡冠花,牛膝。共用醋炒,再加水,醋各半,煎汤半小碗,一天三次分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红崩:金雀根皮,刺老包根。蒸甜酒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关节风痛:金雀根一至二两,猪蹄一只。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跌打损伤:金雀根捣汁和酒服,渣罨伤处。(《万氏家抄方》)

查看详情

丝瓜藤

  丝瓜藤

  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归心、脾、肾经。

  入药部位: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和粤丝瓜Luffa acutangula (L.)Roxb.的茎。

  丝瓜藤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3-6g。

  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

  炮制:夏、秋两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丝瓜藤的功效主治

  功效:舒筋活血,止咳化痰,解毒杀虫。

  主治:用于腰膝酸痛,肢体麻木,月经不调,咳嗽痰多,鼻渊,牙宣,龋齿。

  丝瓜藤的配伍

  1、治肾虚腰痛:丝瓜藤连根,焙燥研细末。黄酒送服,每次3g,每日2次。(《食物中药与便方》)

  2、治鼻中时时流臭黄水,甚者脑亦时痛:丝瓜藤近根三五寸许,烧存性,为细末,酒调服之。(《医学正传》)

  3、治牙宣露痛:①用丝瓜藤阴干,临时火煅存性,研搽。(《纲目》引《海上妙方》)②丝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灯心一把。水煎浓汁,漱吐,其痛立住。(《纲目》引《惠生堂房》)

  4、治阳旺:用丝瓜小藤捣烂。敷玉茎,阳即倒矣。(《寿世保元》)

查看详情

土鳖虫

  土鳖虫

  别名:地鳖虫、土元、地乌龟。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的雌虫干燥体。

  形态特征: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土鳖虫的用法用量

  用法3~10g。

  炮制:晒干。

  土鳖虫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土鳖虫的配伍

  1、治骨折筋伤后期,筋骨软弱无力者,常配伍续断、杜仲等,如壮筋续骨丸。(《伤科大成》)

  2、治癓瘕痞块,常配伍柴胡、桃仁、鳖甲等,如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土鳖虫的禁忌

  孕妇禁用。

查看详情

土牛膝

  土牛膝

  性味:味甘、微苦、微酸,性寒。

  归经:入肝、肾经。

  入药部位: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olia (Makino)Makino、粗毛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钝叶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 var. indica L.的根及根茎。

  形态特征:切斜薄片或小段,外表面灰棕色,具细密的纵皱纹,切面黄棕色,有的中空,维管束呈点状排列成2~4轮。质韧,气微,味微甜而涩。

  土牛膝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

  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滴耳;或研末吹喉。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喷淋清水,稍润,切斜薄片或不规则的段状,干燥。

  土牛膝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祛瘀,泻火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闭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疮痈,淋证,水肿。

  土牛膝的配伍

  1、治水疔,土牛膝不拘多少。捣烂入盐少许。和匀敷疔上,半日即愈。(《疡医大全》)

  2、治瘰,用杜牛膝捣敷,缚其上,一日一易。(《脉因证冶》)

  3、治烂疮累治不可者,用杜牛膝并盐泥捣拦,敷患处。(《普济方》)

  土牛膝的禁忌

  孕妇忌服。

  土牛膝的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治妇人血块”。

  2、《纲目拾遗》:“活血化瘀,宽筋,理跌打损伤。治破伤风,七十二般恶疾。”“善能理疮,并刀箭入肉。”

  3、《岭南采药录》:“为收敛药及利小便药,清血消毒。治喉症捣汁含漱;又散血止痛,理脚气,煎酒服。”

查看详情

自然铜

  自然铜

  别名:石髓铅、方块铜。

  性味:辛,平。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

  形态特征:本品晶形多为立方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表面亮淡黄色,有金属光泽;有的黄棕色或棕褐色,无金属光泽。具条纹,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体重,质坚硬或稍脆,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或断面棕褐色,可见银白色亮星。

  自然铜的用法用量

  用法:3~9g,多入丸散服,若入煎剂宜先煎。外用适量。

  炮制:采挖后,拣净杂石及有黑锈者,选黄色明亮的入药。

  自然铜的功效主治

  功效:散瘀止痛,续筋接骨。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瘀肿疼痛。

  自然铜的配伍

  1、大风虫疮,有五色虫取下:用金星石、银星石、云母石、禹余粮石、滑石、阳起石、磁石、凝水石、蜜陀僧、自然铜、龙涎石等分。捣碎瓶盛,盐泥固济之。炭火十斤,过为末,醋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白花蛇酒下,一日三服,以愈为度。(《太平圣惠方》)

  2、项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杨仁斋《直指方》)

  3、暑湿瘫痪,四肢不能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川乌头(炮)、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酒浸)。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酒下,觉四肢麻木即止。(陆氏《积德堂方》)

  自然铜的禁忌

  阴虚火旺,血虚无瘀者禁服。

  孕妇慎用。

  自然铜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气活血可尔。

  2、《开宝》: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

  3、《本经逢原》:自然铜出铜坑中,性禀坚刚,散火止痛,功专接骨,骨接之后,即宜理气活血,庶无悍烈伤中走散真气之患。

查看详情

景天三七

  景天三七

  别名:费菜、土三七、墙头三七、见血散、血山草、破血丹。

  性味:味甘、微酸,性平。

  归经:归心、肝经。

  入药部位: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 Sedum aizoon L. 的根或全草。

  形态特征:根茎短小,略呈块状,表面灰棕色,根数条,粗细不等;质硬,断面暗棕色或类灰白色,气微,味微涩。

  景天三七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鲜品30-60g绞汁服。

  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研末撒敷。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软,切成小段,干燥。

  景天三七的功效主治

  功效:散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

  主治:用于吐血,咯血,牙龈出血,便血,尿血,崩漏,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外伤出血,心悸,烦躁失眠;外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疮疖痈肿等症。

  景天三七的配伍

  1、治出血,咳血,鼻衄,牙龈出血,内伤出血:鲜土三七60-90g。水煎或捣汁服,连服数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尿血:景天三七15g。加红糖水引,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景天三七的禁忌

  脾胃虚寒者禁服。

查看详情

山羊血

  山羊血

  别名:青羊血,斑羚血。

  性味:咸,热。

  归经:入心、肝经。

  入药部位: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血。

  形态特征:干燥血,呈块状或片状,黑褐色或深紫色,稍现光泽。体轻。气腥。以色深紫有光泽者为佳。以清水一碗,入血少许,其血即由碗底上升成线形血丝不散者为真。

  山羊血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酒化0.3~1钱;或入丸剂。

  山羊血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散瘀,通络,解毒。

  主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痈肿。

  山羊血的配伍

  ①治跌打损伤:山羊血一钱,三七三钱。为末。黑糖五钱,童便一合,酒一碗,调匀饮之,不必大醉。(《洞天奥旨》山羊酒)

  ②活血散瘀,续筋接骨:山羊血、脆蛇、三七。共为末,兑酒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软组织损伤:青羊血、卫矛皮、赤芍、铁棒七。研末,冲酒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④治吐血:广西真山羊血。临卧时每服三分,能引血归源。(《蒋莘田经验方》)

  ⑤治急心痛:山羊血一分。烧酒化下。(《年希尧集验良方》)

  山羊血的禁忌

  阴虚血热者慎服。

查看详情

马钱子

  马钱子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

  性味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入药部位: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 r-vomi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马钱子的用法用量

  用法: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

  炮制生马钱子,除去杂质。

  马钱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马钱子的配伍

  1、治喉痹作痛:番木鳖,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医方摘要》)

  2、治脚气,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遗:番木鳖(去皮,磨细粉)六分,甘草(细粉)六分。炼蜜为丸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现代实用中药》)

  3、治骨折:马钱子、枳壳。每斤生马钱子加甘草一两,同置缸内用冷水浸泡,每日换水一次,16天后将马钱子毛刮净,切片晒干,用细砂炒成黄色,再浸在童便中(冬季2~3周,夏季4~5天),然后用流水冲洗一天半,阴干碾细。枳壳(生熟皆可),用童便浸泡2~3天,取出用水洗净,阴干碾细。将马钱子粉与枳壳粉按1:2混合即可,也可制为蜜丸。成人日服三次,每次2克,极量一日8克。儿童酌减。同时进行断骨复位,小夹板固定。孕妇、高血压、高烧及精神病人慎用。服药量大时,出现肌肉抽搐,患处跳动感,头晕,可大量饮水(或甘草水)解之。(《全展选编·外科》)

  4、治热牙痛不可忍:番木鳖半个,井花水磨一小盏,含漱,热即吐去,水完则疼止。(《握灵本草》)

  马钱子的禁忌

  孕妇禁用;

  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

  运动员慎用;

  有毒成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敷。

  马钱子的相关论述

  1、《纲目》:“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2、《中药志》:“散血热,消肿毒。治痈疽,恶疮。”

查看详情

苏木

  苏木

  别名:苏方木、苏方。

  性味:甘、咸,平。

  归经:归心、肝、脾经。

  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

  形态特征:本品呈长圆柱形或对剖半圆柱形,长10~l00cm,直径3~12cm。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具刀削痕,常见纵向裂缝。质坚硬。断面略具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质松、带亮星的髓部。气微,味微涩。

  苏木的用法用量

  用法:3~9g。

  炮制: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色边材,干燥。

  苏木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痈疽肿痛。

  苏木的配伍

  1、金疮接指:凡指断及刀斧伤。用真苏木末敷之,外以蚕茧包缚完固,数日如故。(《摄生方》)

  2、产后血晕:苏方木三两,水五升,煎取二升,分再服。(《肘后方》)

  3、香港脚肿痛:苏方木、鹭鸶藤等分,细锉,入淀粉少许,水二斗,煎一斗五升,先熏后洗。(《普济方》)

  苏木的禁忌

  孕妇慎用。

  苏木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血晕、血胀、血噤,及气喘欲死,并煎服。

  2、《海药》:虚劳血癖气壅滞,产后恶露不安,心腹搅痛,及经络不通,男女中风,口噤不语。并宜细研乳头香末方寸匕,以酒煎苏方木,调服,立吐恶物瘥。

  3、《本经逢原》:苏木阳中之阴,降多升少,肝经血分药也。性能破血,产后血肿胀闷欲死者,苦酒煮浓汁服之。

查看详情

骨碎补

  骨碎补

  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

  性味:苦;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入药部位: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 的干燥根茎。

  形态特征: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 淡,微涩。

  骨碎补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晒干研末敷;也可浸酒搽。

  骨碎补的功效主治

  功效:补肾强骨,活血止痛。

  主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骨碎补的配伍

  ①治腰脚疼痛不止:骨碎补一两,桂心(肉桂)一两半,牛膝三分(去苗),槟榔二两,补骨脂三两(微炒),安息香二两(入核桃仁捣熟)。捣罗为末,炼蜜入安息香,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

  ②治耳鸣,亦能止诸杂痛: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从巳至亥,暴干,捣末,用炮猪肾空心吃。(《雷公炮炙论》)

  ③治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骨碎补四两,熟地黄、山茱萸、茯苓各二两,牡丹皮一两五钱(俱酒炒),泽泻八钱(盐水炒)。共为末,炼蜜丸。每服五钱,食前白汤送下。(《本草汇言》)

  ④治牙痛:鲜槲蕨一至二两(去毛)。打碎,加水蒸服。勿用铁器打煮。(《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⑤治金疮,伤筋断骨,疼痛不可忍:骨碎补(去毛,麸炒微黄)、自然铜(细研)、虎胫骨(涂酥炙黄)、败龟(龟甲)(涂酥炙微黄)各半两,没药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胡桃仁半个,一处嚼烂,用温酒一中盏下之,日三、四服。(《圣惠方》骨碎补散)

  ⑥治打扑伤损:胡狲姜不以多少,生姜半之。上同捣烂,以罨损处,用片帛包,干即易之。(《百一选方》)

  ⑦接骨续筋:骨碎补四两,浸酒一厅,分十次内服,每日二次;另晒干研末外敷。(《泉州本草》)

  ⑧治挫闪:骨碎补二两,杵烂,同生姜母、菜油、茹粉少许,炒敷患处。(《闽东本草》)

  ⑨治关节脱位,骨折:在关节复位或正骨手术后,取槲蕨(去毛)和榔榆皮捣烂,加面粉适量,捣成糊状,敷伤处,二至三日换药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跌打损伤,腰背、关节酸痛:槲蕨(去毛)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⑾治阑尾炎:鲜槲蕨(去毛)八两,切碎,加大血藤五钱,红枣四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⑿治斑秃:鲜槲蕨五钱,斑蝥五只,烧酒三两,浸十二天后,过滤擦患处,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药》)。

  ⒀治肾虚腰痛、风湿性腰腿疼 骨碎补、桑寄生各15g,秦艽、豨莶草各9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⒁治肾虚久泄 骨碎补15g,补骨脂9g,山药15g,五味子6g。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⒂治遗尿 骨碎补500g,食盐50g,水2500ml。先将水倒容器中,再加入食盐搅匀,待溶化后放入骨碎补,浸泡12h后焙干,研面。每晚睡前用淡盐水冲服0.3g。3d为1疗程,一般1~3疗程基本痊愈。(《内蒙古中医药》1986,(1):37)

  ⒃治小儿疳积 骨碎补(研粉)9g,同瘦猪肉蒸吃。(江西《草药手册》)

  ⒄治肾虚气攻牙齿出血,牙齘痒痛 骨碎补(炒黑色)二两。上为细末,漱口后揩齿根,良久吐之,卧时再用,咽津不妨。(《普济方》骨碎补散)

  ⒅治病后发落不住 用骨碎补、野蔷薇枝各少许。煎汁刷之。(《本草汇言》)

  ⒆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 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口父)咀,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千金要方》)

  ⒇治接骨入臼者,先用此药服之,软其筋骨 骨碎补、香附各二钱,草乌一钱半,川芎一钱。共为细末,每用姜酒搁服,饮醋即解。(《伤科汇纂》)

  (21)治斑秃、脱发 骨碎补15g,酒90g。浸10余天,滤取药液,涂搽患处,每日2~3次。(《安徽中草药》)

  (22)治鸡眼,疣子 骨碎补9g,磁粉末,浸泡于95%乙醇100ml中,泡3d即成。用时先以温水将足部鸡眼或疣子洗泡柔软,用小刀削去其外层厚皮,再涂擦骨碎补乙醇浸剂,每2h擦1次,连续4~6次,每日最多10次。(《中医杂志》1964,8:37)

  骨碎补的禁忌

  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

  1.《本草经疏》 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2.《本草汇言》 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之。

  3.《得配本草》 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查看详情

血竭

  血竭

  别名:麒麟血、骐竭。

  性味:甘、咸,平。

  归经归心、肝经。

  入药部位: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形态特征:本品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气微,味淡。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血竭的用法用量

  用法:研末,1~2g,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人膏药用。

  炮制:除去杂质,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

  血竭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血竭的禁忌

  孕妇慎用。月经期不宜服用。

  血竭的配伍

  1、心腹痛: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海上仙方》)

  2、妇人血崩:鲫鱼一个(长五寸者)去肠,入血竭、乳香在内,绵包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叶氏《摘玄方》)

  3、产后血冲,心胸满喘,命在须臾:用血竭、没药各一钱,研细,童便和酒调服。(《医林集要》)

  血竭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药也。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

  2、《本经逢原》: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肝经血分也。但性最急却能引脓,不宜多服。其助阳药中同乳香、没药用之者,取以调和血气而无留滞壅毒之患。

查看详情

儿茶

  儿茶

  别名:儿茶膏、孩儿茶、乌爹泥。

  性味:苦、涩,微寒。

  归经:归肺、心经。

  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 (L.f.)Willci.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

  形态特征:本品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气微,味涩、苦,略回甜。

  儿茶的用法用量

  用法: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打碎。

  儿茶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主治: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疮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

  儿茶的配伍

  1、心腹痛: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海上仙方》)

  2、下部疳疮:橄榄烧存性,研末,油调敷之。或加孩儿茶等分。(《乾坤生意》)

  3、鼻渊流水:孩儿茶末,吹之,良。(《本草权度》)

  儿茶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

  2、《本经逢原》:孩儿茶,一名乌爹泥,性涩收敛,止血收湿,为金疮止痛生肌之要药。

查看详情

刘寄奴

  刘寄奴

  性味:苦,温。

  归经:入心经、脾经。

  入药部位: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

  形态特征:干燥的带花全草,枝茎长60~90厘米,通常已弯折,直径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常被白色毛茸,茎质坚而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白毛,质脆易破碎或脱落,枝梢带花穗,枯黄色。气芳香,味淡。以叶绿、花穗黄而多、无霉斑及杂质者为佳。

  刘寄奴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消食单味可用至15~30g;或入散剂。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刘寄奴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血通经,敛疮消肿。

  主治:治经闭癥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

  刘寄奴的禁忌

  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

  ①《卫生易简方》:不可过多,令人吐利。

  ②《本草经疏》:病人气血虚,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

  刘寄奴的配伍

  ①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煎酒服。(《卫生易简方》)

  ②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疞痛,壮热憎寒。咽干烦渴:刘寄奴、知母(焙)各一两,当归(切,焙)、鬼箭羽各二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③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④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细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千金方》)

  ⑤敛金疮口,止疼痛: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本事方》刘寄奴散)

  ⑥治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圣惠方》)

  ⑦治汤火疮: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著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本事方》)

  ⑧治赤白下痢:刘寄奴、乌梅、白皮生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如宜方》)

  ⑨治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

  ⑩治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濒湖集简方》)

  ⑾治妇人血瘕 白鸽子一只,用水闷死,去皮毛及肚脏,入刘寄奴、芒硝、威灵仙五钱于内,下砂锅煮熟,去药食鸽,三服全愈。(《何氏济生论》)

  ⑿ 治产后恶露不快,败血上攻,心胸烦躁,大渴闷乱,眼黑旋运,或脐腹疼痛,呕哕恶心,不进饮食 刘寄奴(择去梗草秤)二两,当归一两(去芦头,切,焙),甘草二钱(炙,锉)。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盏,去滓,热服。(《卫 生家宝产科备要》刘寄奴饮)

  ⒀治产后血运闷绝,欲狼狈者 刘寄奴一两,红花半两,茺蔚子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童子小便半盏,酒半盏相和,暖过,调下三钱。(《圣惠方》刘寄奴散)

  ⒁治筋骨疼痛,甚如夹板状,痛不可忍 刘寄奴草五钱煎汤。将骡子修下蹄爪,烧灰存性研末,刘寄奴汤调服三钱,服后饮热酒半钟,不过三五服愈。(《本草汇言》)

  ⒂治痔疾 刘寄奴、五味子。上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乳上,遂愈。(《朱氏集验方》刘寄奴汤)

  ⒃治杖疮 刘寄奴末六钱,马鞭草末四钱。蜜调敷。如湿者干掺。(《证治准绳》杖疮丹)

  ⒄治心脾痛 刘寄奴末六钱,延胡索末四钱。姜汁热酒调服。(《证治准绳》)

  ⒅治小儿夜啼不止 刘寄奴半两,甘草一指节许,地龙(炒)一分。上三味,(口父)咀,以水二盏,煎至-盏,去滓。时时与服。(《圣济总录》)

  ⒆治行房忍精致成白浊,便短刺痛,或大便后急等症 刘寄奴一两,车前草五钱,黄柏五分,白术一两。水煎服。一剂即愈。(《蕙怡堂经验方》散精汤)

查看详情

马钱子粉

  马钱子粉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

  性味味苦,性温。

  归经:归肝、脾经。

  入药部位:为马钱子的炮制加工品。

  马钱子粉的用法用量

  用法:0.3~0.6g,入丸散用。

  炮制:取制马钱子,粉碎成细粉,照马钱子[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士的宁含量后,加适量淀粉,使含量符合规定,混匀,即得。

  马钱子粉的功效主治

  功效: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马钱子粉的配伍

  1、治喉痹作痛:番木鳖,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医方摘要》)

  2、治脚气,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遗:番木鳖(去皮,磨细粉)六分,甘草(细粉)六分。炼蜜为丸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现代实用中药》)

  3、治骨折:马钱子、枳壳。每斤生马钱子加甘草一两,同置缸内用冷水浸泡,每日换水一次,16天后将马钱子毛刮净,切片晒干,用细砂炒成黄色,再浸在童便中(冬季2-3周,夏季4-5天),然后用流水冲洗一天半,阴干碾细。枳壳(生熟皆可),用童便浸泡2-3天,取出用水洗净,阴干碾细。将马钱子粉与枳壳粉按1:2混合即可,也可制为蜜丸。成人日服三次,每次2克,极量一日8克。儿童酌减。同时进行断骨复位,小夹板固定。孕妇、高血压、高烧及精神病人慎用。服药量大时,出现肌肉抽搐,患处跳动感,头晕,可大量饮水(或甘草水)解之。(《全展选编·外科》)

  4、治热牙痛不可忍:番木鳖半个,井花水磨一小盏,含漱,热即吐去,水完则疼止 (《握灵本草》) 。

  马钱子粉的禁忌

  孕妇禁用;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运动员慎用;有毒成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敷。

  马钱子粉的相关论述

  1、《纲目》:“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2、《中药志》:“散血热,消肿毒。治痈疽,恶疮。

查看详情

水稻清

  水稻清

  别名:狭叶榕、水边柳、百了草、假槟榔、细叶水榕树、小号牛奶仔、小号铁牛入石、牛奶泡、竹叶牛奶子、竹叶牛奶树。

  性味:味苦,性温。

  归经:归肺、肝、肾经。

  入药部位:为桑科植物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的全株。

  水稻清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炮制:春、秋季间采收,洗净,切片,晾干。叶亦鲜用。

  水稻清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痰止咳,祛风除湿,活血消肿,安胎,通乳。

  主治:用于咳嗽胸痛,风湿骨痛,胎动不安,肾炎,乳痈,疮疖肿毒,跌打损伤。

  水稻清的配伍

  1、治胎动不安,乳汁少:(水稻清)30-60g。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2、治乳汁稀少:竹叶榕根30-60g,猪脚酌量。同炖服。(《福建药物志》)

  3、治肾炎:竹叶榕茎15-30g。水煎服,日服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4、治妊娠斑久不退:水稻清6g,何首乌15g。煮米汤服。(《云南中草药》)

  5、治急性乳腺炎:竹叶榕鲜叶,捣烂敷。

  6、治疮疖肿毒:竹叶榕全株,煎水洗。(5-6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水稻清的相关论述

  《湖南药物志》:“润肺止咳,清热解毒。”

查看详情

九倒生

  九倒生

  性味:性凉,味微涩。

  归经:肾经。

  入药部位:为铁角蕨科植物变异铁角蕨的全草。

  九倒生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

  外用:适量,捣敷。

  九倒生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消肿,止血生肌。

  主治:主刀伤,骨折,疮疡溃烂,烧烫伤。

查看详情

大白药

  大白药

  别名:小白药、蛆藤、大对节生、大掰角牛。

  性味:味辛、苦、性平、有毒。

  归经:心;肾经。

  入药部位: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大白药的全株。

  大白药的用法用量

  用法: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捣敷。

  大白药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通络,止血接骨,解毒消肿。

  主治: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痈肿疔毒。

  大白药的禁忌

  禁与百草霜同用。

查看详情

九子莲

  九子莲

  性味:味辛;甘;性平。

  入药部位:为兰科植物柔毛虾脊兰的假鳞茎和全草。

  九子莲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磨醋搽。

  炮制: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九子莲的功效主治

  功效:润肺止咳,活血散结,消肿解毒。

  主治:主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痨咳嗽,瘰疬,跌打损伤,痔疮,毒蛇咬伤。

查看详情

小接骨丹

  小接骨丹

  别名:活血丹、葎叶白蔹、七角白蔹。

  性味:辛,热。

  入药部位:为葡萄科植物葎草叶蛇葡萄的根皮。

  小接骨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外用:捣敷。

  小接骨丹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

  主治: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小接骨丹的配伍

  ①治跌打损伤瘀血:小接骨丹研末,五分至一钱,温酒冲服。②治疮疖:鲜小接骨丹适量,捣敷患处。

查看详情

百步还阳丹

  百步还阳丹

  性味:甘;平。

  归经心;肝经。

  入药部位:为兰科植物兜被兰的带根全草。

  百步还阳丹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3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

  百步还阳丹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散瘀,接骨生肌。

  主治: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性昏迷。

查看详情

地苏木

  地苏木

  别名:过山龙、蕨萁钻石黄、鸡血莲、散血莲、凤尾七。

  性味:味苦、涩,性凉。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um( Hook.)Holtt.的根茎及全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长而横走,粗壮,坚硬,径达1cm,黑褐色,有纵槽沟。纤维根黑褐色,密被棕色柔毛。羽状复叶,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纸质。孢子囊群圆形,近侧脉着生排成两行;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形。

  地苏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或浸酒。

  地苏木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除湿。

  主治:跌打腰痛,血凝气滞。

  地苏木的配伍

  治跌打损伤:地苏木30g。泡白酒半日后即可饮,每次10-20ml;外用适量搽伤处。(《万县中草药》)

  地苏木的相关论述

  1、《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除湿。治跌打腰痛,血凝气滞。”

  2、《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痢疾。”

查看详情

莴苣子

  莴苣子

  别名:白苣子《山西中药志》,苣胜子、生菜子《河北中草药》。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入胃、肝经。

  入药部位:为菊科莴苣属植物莴苣Lactuca sativa L.的果实。

  莴苣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每服3g。

  外用:适量,研末涂擦;或煎水熏洗。

  炮制:夏、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

  莴苣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乳汁,利小便,活血行瘀。

  主治:乳汁不通,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阴囊肿痛。

  莴苣子的注意事项

  本品可降低性欲引起阳痿、健忘等,矫正药为乳香、蜂蜜。

  莴苣子的配伍

  1、冶乳汁不通,①莴苣子三十枚。研细酒服。②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一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之。(《纲目》)③苣胜子30g,王不留行12g,漏芦9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2、治跌打损伤,用莴苣子,不拘多少,微炒研细末。每服三钱,用好酒调服。(《万病回春》接骨散)

  3、治黄疸如金,莴苣子一合。研,水煎服。(姚可成《食物本草》)

  4、治阴囊㿗肿,莴苣子一合。捣末,水一盏,煎五沸,温服。(《纲目》)

  5、治疖疮瘢上不生髭发,先以竹刀刮损,以莴苣子拗猢狲姜末,频擦之。(《摘玄方》)

  6、治遗精,苣胜子9g,菟丝子6g,五味子9g。水煎服;或研末冲服,每服3g,每日2次。(《青岛中草药手册》)

  莴苣子的相关论述

  1、《食疗本草》:“悦泽人面。”

  2、《纲目》:“下乳汁,通小便。治阴肿,痔漏下血,伤损作痛。”

查看详情

波罗蜜叶

  波罗蜜叶

  入药部位: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

  形态特征:叶多纵向内卷,展平后呈椭圆形倒卵形,长7-25cm,宽3-12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上面绿色灰绿色,微具光泽,下面绿色右灰黄色,网脉明显,中脉两面突出;叶柄长2-3cm。革质而脆。气微,味淡。

  波罗蜜叶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波罗蜜叶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消肿,解毒敛疮。

  主治:主跌打损伤,疮疡疖肿,湿疹。

  波罗蜜叶的相关论述

  1.《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敷创伤。

  2.《广西药植名录》:治溃疡。

查看详情

莪术

  莪术

  别名:蓬莪茂、蓬药、蓬莪术、广茂、蓬术、青姜、羌七、广术、黑心姜、文术。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肝、脾经。

  入药部位: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aeruginosa Roxb.[C.zedoaria non Rosc.]、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和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的根茎。

  莪术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炮制:将根茎放入清水中浸泡,捞起,沥干水,润透,切薄片,晒干或烘干。

  莪术的功效主治

  功效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主治:用于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

  莪术的配伍

  1、治小肠脏气,非时痛不可忍:蓬莪茂研末,空心葱酒服一钱。(《纲目》引《杨子健护命方》)

  2、治妇人血积血块,经闭:莪术、三棱各一两,熟大黄一两。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汤下。(《慎斋遗书》)

  3、治产后心腹有宿冷疼痛:蓬莪术一两,五灵脂三两,醋三升。上捣罗为末,以醋熬为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怀香汤或热酒下十丸。(《普济方》)

  4、治跌扑疼痛:莪术、白僵蚕、苏木各一两,没药半两。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日三五服。(《博济方》蓬莪散)

  5、治漆疮:以蓬莪术、贯众煎汤洗之。(《普济方》)

  莪术的禁忌

  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

  莪术的的相关论述

  1、《开宝本草》:“味苦、辛,温。无毒。”

  2、《纲目》:“入肝。”

  3、《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4、《医学启源》:“主心膈痛。”

  5、《本草图经》:“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

查看详情

三棱

  三棱

  性味:辛、苦,平。

  归经:归肝、脾经。

  入药部位: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 erum,Buch. -Ham.的干燥块茎。

  形态特征:本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直径2~4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气微,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三棱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服,5~10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

  炮制: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三棱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主治: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三棱的配伍

  1、琥珀散:止血生肌,镇心明目,破症瘕气块,产后血晕闷绝,儿枕痛,并宜饵此方。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棱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六铢,熬捣为散。空心酒服三钱匕,日再服。神验莫及。产后即减大黄。(《海药本草》)

  2、气攻头痛:葫芦巴(炒)、三棱(酒浸焙)各半两,干姜(炮)二钱半,为末,姜汤或温酒每服二钱。(《济生方》)

  3、乳汁不下:京三棱三个,水二碗,煎汁一碗,洗奶取汁出为度,极妙。(《外台秘要》)

  三棱的禁忌

  孕妇及月经过多禁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同用。

  三棱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通肝经积血,女人月水,产后恶血。

  2、《开宝》:老癖症瘕,积聚结块,产后恶血血结,通月水,堕胎,止痛利气。

  3、《本经逢原》:乌芋善毁铜为消坚削积之物,服丹石人宜之。痘疮干紫不能起发,同地龙捣烂,入白酒酿绞服即起。又治酒客肺胃湿热,声音不清,及腹中热积蛊毒。《丹方》治痞积,三伏时以火酒浸晒,每日空腹细嚼七枚,痞积渐消,故有黑三棱之名。凡有冷气人勿食。多食令人患香港脚虚劳咳嗽,切禁。以其峻削肺气兼耗营血,故孕妇血竭忌之。

查看详情

鬼箭羽

  鬼箭羽

  别名:卫矛、鬼箭、六月凌、四面锋、蓖箕柴、四棱树、山鸡条子、四面戟、见肿消、麻药。

  性味:苦;辛;寒。

  归经:肝经。

  入药部位: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

  形态特征:为具翅状物的圆柱形枝条,顶端多分枝,长约40~60cm,枝条直径2~6mm,表面较粗糙,暗灰绿色至灰黄绿色,有纵纹及皮孔,皮孔纵生,灰白色,略突起而微向外反卷。翅状物扁平状,靠近基部处稍厚,向外渐薄,宽4~10mm,厚约2mm,表面深灰棕色至暗棕红色,具细长的纵直纹理或微波状弯曲,翅极易剥落,枝条上常见断痕。枝坚硬而韧,难折断,断面淡黄白色,粗纤维性。气微,味微苦。

  鬼箭羽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9g;或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鬼箭羽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

  主治:治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虫积腹痛。

  鬼箭羽的配伍

  ①治产后败血不散,儿枕块硬,疼痛发歇,及新产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快,脐腹坚胀(痛):红蓝花、鬼箭(去中心木)、当归(去苗,炒)各一两。上为粗散。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粥食前温服。(《局方》当归散)

  ②治产后血运欲绝:当归一两,鬼箭羽二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酒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相次再服。(《圣济总录》当归饮)

  ③治恶疰心痛,或疞刺腹胁,或肩背痛无常处:鬼箭羽、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赤芍药、鬼臼(去须)、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当归(锉,微)、桂心(肉桂)、柴胡(去苗)、朱砂(细研)各一两,川大黄二两(锉,研,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入朱砂,研令匀。每服,不计时侯,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鬼箭羽散)

  ④治妇人乳无汁:鬼箭五两。以水六升,煮取四升,一服八合,日三。亦可烧作灰,水服方寸匕,日三。(《千金要方》单行鬼箭汤)

  ⑤治疟疾:鬼箭羽、鲮鲤甲(穿山甲)(烧存性)各一分。上二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一字,搐在鼻中,临发时用。(《圣济总录》一字散)

  ⑥治腹内包块:卫矛6g,赤芍9g,红花9g,赤木(苏木)3g。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经闭,瘀血腹痛:鬼箭羽9g,丹参15g,赤芍12g,益母草30g,香附9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⑧治月经不调:卫矛茎枝15g。水煎,兑红糖服。(《湖南药物志》)

  ⑨治血崩:卫矛10g,当归10g,甘草10g。水煎,口服2次。(《东北药用植物》)

  ⑩治产后血晕,闷绝欲死:鬼箭羽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益母草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童子小便半盏、酒半盏相和,暖过,调下二钱。(《圣惠方》鬼箭羽散)

  ⑾治风入心腹挛急:鬼箭羽如鸡子大一块,甘草一尺(炙,锉),麻黄四两(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干),石膏如鸡卵一块。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临卧各一服,慎外风。(《圣济总录》鬼箭汤)

  ⑿治肾炎:鬼箭羽茎皮60g。水煎取汁,用药汁打鸡蛋茶喝。(《河南中草药手册》)

  ⒀治风湿痛:卫矛茎(连翅)60~9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⒁治干咳:卫矛、红枣各30g。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⒂治感冒:卫矛茎枝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⒃治跌打损伤:卫矛50g,赤芍25g,红花、桃仁各15g,大黄5g,共研细粉,每服5g,日服3次。(《东北药用植物》)

  ⒄用于正骨手术局部麻醉:麻药(卫矛)60g,黑老虎30g,牛耳枫30g,珍珠盖浪伞30g。浸酒适量外用。(《粤北草药》)

  ⒅治漆性皮炎:鬼箭羽枝叶适量,加白果叶等量,煎水洗患处。或单用本品枝叶亦可。(《陕西中草药》)

  ⒆治全身时痛时痒:卫矛9~12g,穿山甲6g,大蒜50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⒇治风疹:卫矛、蝉退(蝉蜕)、刺蒺藜各9g,防风6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21)治烫火伤:鬼箭羽木栓质翅研成细粉,撒患处,或蛋黄油调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鬼箭羽的禁忌

  《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查看详情

卷柏

  卷柏

  别名:一把抓、老虎爪、长生草。

  性味:味辛,性平。

  归经:归肝、心经。

  药部位: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或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et Grev.)Maxim.的干燥全草。

  形态特征:卷柏呈卷缩的段状,枝扁而有分枝,绿色或棕黄色,向内卷曲,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叶先端具长芒。中叶(腹叶)两行,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斜向或直向上排列,叶缘膜质,有不整齐的细锯齿或全缘;背叶(侧叶)背面的膜质边缘常呈棕黑色。气微,味淡。

  卷柏的用法用量

  用法:5~10g。

  炮制: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卷柏的功效主治

  功效:卷柏活血通经;卷柏炭化瘀止血。

  主治:卷柏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跌扑损伤;卷柏炭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脱肛。

  卷柏的配伍

  1、治妇人血闭成瘕,寒热往来,子嗣不育者:卷柏四两,当归二两(俱浸酒炒),白术、牡丹皮各二两,白芍药一两,川芎五钱。分作七剂,水煎服;或炼蜜为丸,每早服四钱,白汤送。(《本草汇言》)

  2、大肠下血:卷柏、侧柏、棕榈等分。烧存性为末。每服三钱,酒下。亦可饭丸服。(《仁存方》)

  卷柏的禁忌

  孕妇慎用。

  卷柏的相关论述

  1、《本草求真》:卷柏,其治有分生熟。生则微寒,力能破血通经,故治症瘕淋结等症;炙则辛温,能以止血,故治肠红脱肛等症。性与侧柏叶悬殊,治亦稍异,不可不辨。

  2、《本经》: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症瘕、血闭绝子,久服轻身,和颜色。

  3、《别录》:止咳逆,治脱肛,散淋结,头中风眩,瘘躄,强阴益精。

  4、《本草纲目》:凡用,以盐水煮半日,再以井水煮半日,晒干焙用。

查看详情

水蛭

  水蛭

  别名:蛭蝚、至掌、蚑。

  性味:咸、苦,平。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tata Whitman的干燥全体。

  形态特征:烫水蛭呈不规则扁块状或扁圆柱形,略鼓起,表面棕黄色至黑褐色,附有少量白色滑石粉。断面松泡,灰白色至焦黄色,气微腥。

  水蛭的用法用量

  用法:煎服,1.5~3g;研末服,0.3~0.5g。以入丸、散或研末服为宜。或以鲜活者放置于瘀肿局部吸血消瘀。

  炮制: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

  水蛭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血通经,逐瘀消症。

  主治:用于血瘀经闭,瘾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水蛭的配伍

  1、漏血不止:水蛭,炒为末,酒服一钱,日二服,恶血消即愈。(《千金方》)

  2、月水不通:用干獭胆一枚,干狗胆、砂、川椒(炒去汗、目)各一分,水蛭(炒黄)十枚,为末,醋糊丸绿豆大。每于食前服五丸,当归酒下,日三服。(《圣惠方》)

  水蛭的禁忌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

  水蛭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漏血不止,炒末酒服。

  2、《本经》: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症积聚,无子,利水道。

  3、《药性》:治女子月闭,欲成血劳。

查看详情

虻虫

  虻虫

  别名:蜚虻、牛虻、牛蚊子、绿头猛钻、牛苍蝇、瞎虻虫、瞎蚂蜂、瞎蠓、牛魔蚊、牛蝇子、瞎眼蠓。

  性味:味苦;微咸;性凉;有毒。

  归经:肝经。

  入药部位:为虻科恬动物华虻及其同尾多种昆虫和黄虻属双斑黄虻的雌性全体。

  虻虫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g~3g;研末,0.3~0.6g;或入丸剂。

  外用:适量,研末敷或调搽。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翅、足;或用文火微炒用。

  虻虫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血逐瘀,通经消癥。

  主治:用于血滞经闭,癥瘕,积聚,少腹蓄血,扑损瘀痛。

  虻虫的禁忌

  气血虚者、孕妇及月经期均禁服。

  虻虫的配伍

  ①治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水蛭(熬)、虻虫(去翅、足)各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伤寒论》抵当汤)

  ②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妇人良方》地黄通经丸)

  ③治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血化为水。(《千金方》)

  ④治肿毒:虻虫、松香等分。为末,置膏药中贴患部。(《现代实用中药》)

  ⑤治血痣初起(其形如痣,渐大如痘,触破时长流血水),未触破,未流血者 虻虫为末,姜醋调搽。(《血证论》)

查看详情

蟑螂

  蟑螂

  别名:蜚《尔雅》,蜚蠊《本经》,飞蟅《广雅》,负盘(《尔雅》郭璞注),石姜、滑虫《新修本草》,茶婆虫、香娘子《纲目》,赃郎《纲目》,偷油婆《分类草药性》,酱虫《贵州民间方药集》。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入肝、脾、肾经。

  入药部位:为蜚蠊科大蠊属动物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Linnaeus)、澳洲蜚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Fabricius)、蜚蠊属动物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Linnaeus.的全体。

  蟑螂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g(或1-3只);或研末。

  外用:适量,捣敷。

  炮制: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焙干研末。

  蟑螂的功效主治

  功效:散瘀,化积,解毒。

  主治:症瘕积聚,小儿疳积,喉痹,乳蛾,痈疮肿毒,虫蛇咬伤。

  蟑螂的配伍

  1、治臌胀,蟑螂一个(焙干),萝卜子一撮。共炒为末,好酒吞。(《纲目拾遗》引《周益生家宝方》)

  2、治症瘕积聚,蟑螂(炙),研末。每服1.5g,以马鞭草、大蓟各30g,煎浓汁冲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3、治儿疳初起,蟑螂,去头、足、翘,新瓦焙干,常与食之。(《百草镜》)

  4、治无名肿毒,蟑螂十个,盐一撮。同捣烂敷之,留头。(《慈航活人书》)

  5、治疔疮,蟑螂大者七个,去头、足、壳,将砂糖少许同捣烂,敷疔四围,露出头。(《纲目拾遗》)

  蟑螂的禁忌

  孕妇忌用。

  蟑螂的相关论述

  1、《本草经集注》:“形亦似䗪虫而轻小能飞,本在草中。八月、九月知寒,多入人家屋里逃尔。有两三种,以作蠊姜气者为真,南人亦啖之。”

  2、《蜀本草》:“图经云:金州、房州等山人啖之,谓之石姜,多在林树间百十为聚。”

查看详情

斑蝥

  斑蝥

  别名:斑猫、龙尾、斑蚝、龙蚝、斑菌、晏青、龙苗、斑毛、班蝥、羊米虫、老虎斑毛、花斑毛、花壳虫、小豆虫、放屁虫、花罗虫、章瓦。

  性味:辛,热;有大毒。

  归经:归肝经、胃经、肾经。

  入药部位: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

  斑蝥的用法用量

  内服: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足、翅。

  斑蝥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

  主治: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口眼歪斜,喉蛾,狂犬咬伤。

  斑蝥的禁忌

  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马刀为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

  ②《日华子本草》:恶豆花。入药除翼、足,熟炒用,生即吐泻人。

  ③《本草衍义》:妊身人不可服,为能溃人肉。治淋药多用,极苦人,尤宜斟酌。

  ④《纲目》:恶甘草。

  斑蝥的配伍

  ①治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斑蝥为末,以蒜捣膏,和水一豆许贴之,少顷脓出,即去药。(《仁斋直指方》)

  ②治疔肿:斑猫一枚,捻破,然后以针画疮上,作米字,以封上。(《备急方》)

  ③治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斑猫半两,微炒为末,蜜调敷之。(《外台秘要方》)

  ④治牛皮癣:斑蝥一个,甘遂一钱。共研细末,以醋调和,日擦数次。(《吉林中草药》)

  ⑤治颜面神经麻痹:斑蝥一个。研细,水调贴颊上,向左歪斜贴右侧,向右歪斜贴左侧。起泡即取去。(《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 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斑蝥适量。研末,取少许放清膏药中心,如是扁桃体炎贴患侧颈外压痛处,如是咽、喉炎贴两侧人迎穴,待皮肤起泡(约三至四小时),即可揭去。起泡处用酒精消毒,再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泡,放出液体,涂上红汞,外盖纱布,用胶布固定。(《河北中药手册》)

  ⑦治疟疾:斑蝥七只,麻黄、雄精各一钱二分,朱砂半钱。共研细末,每次用一至三分,调放在膏药上,贴头颈项第二骨节处。(《浙江中医杂志》(7):39,1959)

  ⑧治剧烈头痛:斑蝥(去头、足)三至五个。研末布包,贴痛处。起泡后。用针刺破。使水流出。(江西《草药手册》)

  ⑨治疣痣黑子:斑蝥三个,人言少许。以糯米五饯,炒黄去米,入蒜一个,捣烂点之。(《纲目》)

  ⑩治耳卒聋:斑猫二枚(去翅、足,炒黄),巴豆一枚(去心、皮,生用)。同研令匀,绵裹塞耳中。(《圣惠方》)

  ⑾治大人小儿瘰疬内消方:斑猫一两,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斑猫炒令米焦黄,去米不用,细研,入于薄荷末四两,同研令匀,以乌鸡子清丸如绿豆大。空心腊茶下一丸,加至五丸,却每日减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经验方》)

  ⑿治一切瘘:斑猫三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蜥蝎三枚(炙令黄),地胆四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搀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黑豆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后,以温酒二十丸。(《圣惠方》)

  ⒀ 治疯狗咬伤:斑蝥三七枚,去头、翘、足,先以七枚,用糯米一勺,略炒过,去斑蝥;别以七枚,如前炒,色变复去之;别以七枚如前,至青烟为度,去蝥,只以米 为粉。用冷水入清油少许,空心调服,须臾再进一服,以小便利下毒物为度;如不利,再进。利后肚疼,急用冷水调青靛服之,以解其毒,否则有伤。黄连水亦可解之。但不宜服一切热物也。(《医方大成论》)

  ⒁治经候闭塞及干血气:斑猫十个(糯米炒),桃仁四十九个(炒),大黄五钱。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五丸,甚者十丸。如血枯经闭者,用四物汤送下。(《济阴纲目》斑猫通经丸)

  ⒂治血疝便毒,不拘已成未成,随即消散:斑蝥三个(去翅、足,炒),滑石三钱(同研)。分作三服,空心白汤下,日一服,毒从小便出,如痛,以车前、木通、泽泻、猪苓煎饮。(李杲·破毒散)

查看详情

壁虎

  壁虎

  别名:守宫、爬壁虎、蝎虎、无疣壁虎。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归肾、肝经。

  入药部位为壁虎科动物无疣壁虎Gekko japonicas Dumeril et Bibron或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 Guenther或多痣壁虎 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的全体。

  形态特征: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气微,味咸,有小毒。

  壁虎的用法用量

  用法:炒研细粉,每服0.9~1.5g;或1.5~4.5g水煎服。

  炮制:夏、秋季捕捉,可于夜间用灯光诱捕。鲜用或捕得后用竹片贯穿头腹,将尾用绳固定于竹片上,然后用微火烤干。采集加工时,应注意勿使尾部脱落。

  壁虎的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活络,散结。

  主治:用于中风瘫痪,风湿关节痛,骨髓炎,淋巴结结核,食管癌,肺癌,原发性肝癌,肠癌等。

查看详情

穿山甲

  穿山甲

  别名:鲮鲤甲、鳣鲤甲、鲮鲤角、川山甲、鳖鲤甲、山甲、甲片、麒麟片、麟片、随碱片、山甲片、钱鲤甲。

  性味:咸,性微寒。

  归经:入肝经、胃经。

  入药部位: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片。

  形态特征: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长宽各约0.5-5cm。背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腹面色较浅, 中部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微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微咸。以片匀、色青黑、无腥气、不带皮肉者为佳。

  穿山甲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9g;或入散剂。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炮制:取拣净的穿山甲片,分开大小,另将砂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

  穿山甲的功效主治

  功效:通经下乳,祛瘀散结,消肿排脓,外用止血。

  主治:用于经闭,乳汁不下,癥瘕痞块,瘰疬,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肢体拘挛或强直。

  穿山甲的禁忌

  气血虚弱、痈疽已溃者及孕妇禁服。

  穿山甲的配伍

  ①治痈疽无头:穿山甲、猪牙皂角(去皮、弦)各一两。共炙焦黄,为末。每用一钱,热酒调下。其疮破,以冬瓜藤为末敷,疮干即水调敷之,诸疖疮皆可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②治肿毒初起:穿山甲插入谷芒热灰中,炮焦为末二两,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温酒下。(《仁斋直指方》)

  ③治痈疽,托毒排脓,五毒附骨在脏腑里,托出毒气,止痛内消:蜂房一两,穿山甲,蛇蜕、油发(并烧带生存性)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入乳香末半钱,暖酒调下。(《普济方》穿山甲散)

  ④治吹奶痛不可忍:穿山甲(炙黄)、木通各一两,自然铜半两(生用)。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计时候。(《本草图经》)

  ⑤治乳汁不通:穿山甲炮,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单骧·涌泉散)

  ⑥治便毒便痈:穿山甲半两,猪苓二钱。并以醋炙研末。酒服二钱。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轻粉涂之。(《仁斋直指方》)

  ⑦治聤耳出脓:穿山甲烧存性,入麝香少许吹之。(《鲍氏小儿方》)

  ⑧治瘰疬溃坏:鲮鲤甲二十一片。烧研敷之。(《姚僧坦集验方》)

  ⑨治蚁瘘疮多而孔小:烧鳢鲤甲。猪膏和敷。(《补缺肘后方》)

  ⑩治气痔脓血:穿山甲一两(烧存性),肉豆扣(肉豆蔻)仁三个。同为末。米饮调二钱服。甚者加猬皮一两,烧入。中病即已,不必尽剂。(《本草衍义》)

  ⑾治喉癣:甲片五分(炙),白霜梅一个(炙),雄黄五分,枯矾一钱。上共研末。吹喉内。(《疡科遗编》穿山甲散)

  ⑿ 治中风,手足偏废不举:川山甲、红海蛤(如棋子者)、川乌头(大者,生用)各二两。上为末。每用半两,捣烈葱白汁,和成厚饼,约径一寸半,贴在所患一边脚 中心,用旧帛裹紧缚定,于无风密室中椅子上坐,椅前用汤一盆,将贴药脚于汤内浸,候汗出,即急去了药,汗欲出,身麻木,得汗周遍为妙。切宜避风,自然手足 可举,如病未尽除,候半月二十日以后,再依此法用一次。仍服治风补理药。忌口远欲以自养。(《三因方》趁痛膏)

  ⒀治但热不寒疟:穿山甲一两,干枣十枚。上同烧灰留性,研为细末。每服二钱,当发日,日未出时井水调下。(《杨氏家藏方》)

  ⒁治痢,里急后重:穿山甲,好蛤粉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好酒空心调服。(《普济方》)

  ⒂治疝气膀胱疼痛:穿山甲(炒)三钱,茴香子(小茴香)二钱。为细末。每服二钱,滚水酒送下。(《滇南本草》)

  ⒃治妇人阴颓,硬如卵状:穿山甲五钱。以沙炒焦黄为末。每服二钱,酒下。(《摘元方》)

  ⒄治痘疮变黑:穿山甲,蛤粉炒。为末。每服五分,入麝香少许,温酒服。即发红色。(《仁斋直指方》)

查看详情

急性子

  急性子

  别名:透骨草、凤仙花、指甲花 。

  性味:味微苦、辛,性温。

  归经:归肺、肝经。

  入药部位: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形态特征:本品呈椭圆形、扁圆形或卵圆形,长2~3mm,宽1.5~2.5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粗糙,有稀疏的白色或浅黄棕色小点,种脐位于狭端,稍突出。质坚实,种皮薄,子叶灰白色,半透明,油质。无臭,味淡、微苦。

  急性子的用法用量

  用法:3~5g。

  炮制:夏、秋季果实即将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果皮和杂质。

  急性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血,软坚,消积。

  主治:用于症瘕痞块,经闭,噎膈。

  急性子的配伍

  1、噎食不下:凤仙花子,酒浸三宿,晒干为末,酒丸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下。不可多用。(《本草纲目》引《摘玄方》)

  2、治跌打损伤,阴囊入腹疼痛:急性子、沉香各1.5g。研末冲开水送服。(《闽东本草》)

  3、治骨哽:金凤花子嚼烂噙化下。无子用根亦可,口中骨自下,便用温水灌漱,免损齿。鸡骨尤效。一方擂碎,水化服。(《世医得效方》)

  急性子的禁忌

  孕妇慎用。

  急性子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治产难,积块,噎膈,下骨哽,透骨通窍。”

  2、《医林纂要》:“解蛇虫毒。”

查看详情

鳝鱼皮

  鳝鱼皮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入肝经。

  入药部位:为合鳃科黄鳝属动物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w)的皮。

  鳝鱼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焙干研末,黄酒冲服,每次3g,每日9g。

  炮制:夏、秋季捕捉后,取其皮,晒干。

  鳝鱼皮的功效主治

  功效:入肝经。

  主治:乳房肿块,乳腺炎。

  鳝鱼皮的配伍

  治妇女乳房硬结疼痛,鳝鱼皮晒干烧灰,研末。饭前用温黄酒调服。每日3次,每次3g。10d为1疗程。(《水产品营养与药用指南》)

查看详情

地胆

  地胆

  别名:蚖青、杜龙、青虹、蛇要、青蟊、青蠵。

  性味:味辛,性微温,有毒。

  归经:归肝、肺经。

  入药部位:为芫青科动物地胆Meloe coarctatus Motschulsky和长地胆Meloe violcews Linnaeus的全虫。

  形态特征:个体较小,长18-22mm。外表黑蓝色,雄虫触角中部膨大,鞘翅短,腹部大部分露于翅处,腹部干瘪,足和触角常有缺损,质轻而脆。气微臭,味微辛,有毒。

  地胆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敷贴,发泡或酒煮涂搽。

  内服:入丸、散,0.3-0.6g,或1-2只。

  炮制:夏、秋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地胆的功效主治

  功效:攻毒,逐瘀,消症。

  主治:瘰疬,恶疮,鼻息肉,症瘕痞块。

  地胆的配伍

  1、治瘰疬成疮有脓:地胆(去头、足、翅,糯米炒,令米黄)、斑蝥(去头、足、翅,糯米炒,令米黄)、牛黄(别研)各一分,芫青十枚(去头、足、翅,糯米炒,令米黄),生大豆黄三十枚。上五味,捣罗四味为末,入牛黄再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空腹茶下。(《圣济总录》地胆丸)

  2、治鼻息肉肿大,气息闭塞不通:生地胆十枚,细辛半分(末),白芷半分(末)。上以地胆压取汁,和药末,以涂于息肉之上,以消为度。亦可单以地胆汁于竹筒中盛,当上灌之。无生者,干用酒煮汁用之。(《圣惠方》)

  3、治小肠气痛:地胆(去翅、足、头,微炒)、朱砂各半两,滑石一两。为末,用苦杖酒食前调服二钱。(《宣明论方》)

  地胆的禁忌

  内服宜慎,体虚者及孕妇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甘草。”

  2、《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地胆的相关论述

  1、论地胆能攻毒治癌:张石顽:“地胆有毒,而能攻毒,性专破结堕胎,又能除鼻息肉,下石淋,功同斑蝥,力能上涌下泄。”(《本经逢原》)

  2、《别录》:“生汶川山谷,八月取。”

  3、《本草经集注》:“(地胆)伪者即斑蝥所化,状如大豆,大都疗体略同,必不能得真尔,此亦可用,故有蚖青之名。蚖字乃异,恐是相承误尔。”

  4、《新修本草》:“(地胆)形如大蚂蚁者,今见出邠州者是也。状如大豆者,未见也。”

  5、《蜀本草》:“《图经》云:二月、三月、八月、九月,草菜上取之,形倍黑色,芫青所化也。”

  6、《纲目》:“盖芫青青绿色,斑蝥黄斑色,亭长黑身赤头,地胆黑头赤尾,色虽不同,功亦相近。”

查看详情

鼠妇虫

  鼠妇虫

  别名伊威,蟠,鼠负,鼠妇,委黍,负蟠,负攀,鼠姑,鼠粘,鼠赖虫,湿生虫,地鸡,地虱,肥蛀蚋,西瓜虫,蒲鞋头虫,潮湿虫,地虱婆,豌豆虫,潮虫子,土孵,暗板虫,鞋板虫。

  性味酸,凉。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鼠妇科动物平甲虫的干燥全体。

  形态特征:本品多卷曲成类球形或半球形,虫体直径4~7mm,长7~12mm。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中杂以灰黑色的花纹,略具光泽,背部隆起,由多数近于平行的环节构成,腹部向内陷,头部长方形,有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胸部有足7对,尾部渐狭小。质脆,易碎。气腥。

  鼠妇虫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鼠妇虫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血通经,利尿。

  主治:治久疟疟母,经闭癥瘕,小便不通,惊风撮口,口齿疼痛,鹅口诸疮。

  鼠妇虫的配伍

  ①治疟病:鼠妇、豆豉二七枚,合捣,令相和,未发时服二丸,欲发时服一丸。(《补缺肘后方》)

  ②治经闭:鼠妇一钱,赤芍四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丹参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③治小儿撮口及发噤:鼠赖虫,绞取汁,与儿少许服之。(《圣惠方》)

  ④治产后小便不利:鼠妇七枚。熬为屑,作一服,酒调下。(《千金方》)

  ⑤治小便不利:鼠妇一钱五分,车前子四钱,泽泻三钱,灯心一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血淋:鼠妇九个。焙干研细末,一次服下,日二次。(《吉林中草药》)

  ⑦治子宫功能性出血:鼠妇焙黄研末,每服二钱,童便送下。(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牙齿被虫蚀,有蛀孔疼痛:湿生虫一枚。绵裹于蛀疼处咬之。(《圣惠方》)

  ⑨治风牙疼痛:湿生虫、巴豆仁、胡椒各一枚。研匀,饭丸绿豆大,绵裹一丸咬之,良久涎出吐去。(《经验济世良方》)

  ⑩止痛镇静,治手术后疼痛:鼠妇虫洗净,温水杀死,干燥,研细,过筛,加入淀粉和糖,使成10%散剂,分装胶囊,每粒含鼠妇0.1克。每次服二至四粒。(《全展选编•外科》)

  ⑾治鹅口白疮:地鸡研水涂之。(《寿域神方》)

  鼠妇虫的禁忌

  《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查看详情

蛴螬

  蛴螬

  别名:蟦、蟦蛴、应条、地蚕、蜰齐、敦齐、乳齐、土蚕、老母虫、核桃虫。

  性味:味咸,性微温。

  归经:归肝经。

  入药部位为鳃金龟科动物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及其近缘动物的幼虫。

  形态特征:虫体呈长圆柱形,多弯曲成半环状,长3-4cm,宽0.6-1.2cm。黄褐色、棕黄色或类白色。全体有轮节,头部较小,棕褐色,胸部有足3对,短而细。体轻,体壳薄,硬而脆,易破碎,体内呈空泡状。气微臭,味微咸。以完整、条大、色黄者为佳。

  蛴螬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2-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用汁涂。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蛴螬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瘀,散结,止痛,解毒。

  主治:用于血瘀经闭,癓瘕,折伤瘀痛,痛风,破伤风,喉痹,痈疽,丹毒。

  蛴螬的配伍

  1、治白虎风疼痛,昼静夜发:蛴螬七枚(研烂),甘草(炙,末,炒)五钱,没药(研)、乳香(研)各炒一钱。上四味同研烂,分二服,每服煎酒一盏,二三沸,调下,不计时。(《圣济总录》蛴螬散)

  2、治破伤风:蛴螬虫一个,将其脊背捏住,俟其口中吐水,就擦抹在疮口上,觉麻,身上汗出。(《婴童百问》)

  3、治喉痹:蛴螬汁,点喉中。(《续传信方》)

  4、治痈疽,痔漏,恶疮及小儿丹:末蛴螬敷上。(《子母秘录》)

  5、治月经不调,经闭:蛴螬一钱,研末,黄酒冲服。(《内蒙古中草药》)

  蛴螬的禁忌

  体弱者及孕妇禁服。

  蛴螬的相关论述

  1、《本经》: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

  2、《别录》:疗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踒折血结,金疮内塞,产后中寒,下乳汁。

  3、《药性论》:汁滴目中,去翳障,主血,止痛。

  4、《本草拾遗》:主赤白游疹,疹擦破,碎蛴螬取计涂之。

  5、《日华子》:可敷恶疮。

查看详情

王瓜根

  王瓜根

  别名:土瓜根《金匮要略》,耗子枕头《贵阳民间药草》,土花粉《闽东本草》、山苦瓜《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入大肠、胃经。

  入药部位:为葫芦科栝楼属植物王瓜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Ser.)Maxim.的根。

  形态特征:块根纺锤形,常2-9个呈簇生状,直径约3cm,断面洁白或黄白色,粉性;味稍苦涩。以肥壮,白色,肉质,不带须根,洁净者为佳。

  王瓜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鲜者60-90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或磨汁涂。

  炮制:夏、秋间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王瓜根的功效主治

  功效:泻热通结,散瘀消肿。

  主治:热病烦渴,黄疸,热结便秘,小便不利,经闭,乳汁不下,症瘕,痈肿。

  王瓜根的配伍

  1、治黑疸,生土瓜根一斤,捣取汁六合,顿服,当有黄水随小便出;如未出,即更服。(《圣惠方》)

  2、治反胃吐食,王瓜根6g,苍术6g,川朴6g,陈皮9g,甘草3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3、治伤寒烦渴不止,土瓜根一两,麦门冬一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去滓温服。(《圣惠方》土瓜根散)

  4、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芍药、桂枝、䗪虫各三分。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略》土瓜根散)

  5、治产后乳无汁,土瓜根、漏芦各三两,甘草二两,通草四两。水八升,煎取两升,分温三服。(《经效产宝》)

  王瓜根的禁忌

  脾胃虚寒及孕妇慎服,妊娠不可服;本品有催吐作用,用量不宜过大。

  王瓜根的相关论述

  1、《本经》:“主消渴内痹,瘀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愈聋。”

  2、《别录》:“疗诸邪气热结,鼠痿,散痈肿留血,妇人带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数不禁,逐四肢骨节中水,治马骨刺人疮。”

  3、《新修本草》:“疗黄疸,破血。”

查看详情

干漆

  干漆

  别名:漆渣、漆底、漆脚、续命筒、黑漆。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脾经。

  入药部位:为漆树科植物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F.A. Barkl.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

  形态特征:本品呈不规则块状,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窝状细小孔洞或呈颗粒状。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具特殊臭气。

  干漆的用法用量

  用法:2~5g。

  炮制:取干漆,置火上烧枯;或砸成小块,置锅中炒至焦枯黑烟尽,取出,放凉。

  干漆的功效主治

  功效破瘀通经,消积杀虫。

  主治:用于瘀血经闭,症瘕积聚,虫积腹痛。

  干漆的禁忌

  孕妇及对漆过敏者禁用。

  干漆的配伍

  1、治妇人脐下结物,大如杯升,月经不通,发作往来,下痢羸瘦,此为气瘕:末干漆一斤,生地黄三十斤(捣绞取汁)。火煎干漆,令可丸,食后服,如梧子大三丸,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2、治小儿蛔虫咬心痛: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新汲水一合,生油一橡斗子,空心调下一字,不过三服,当取下虫。(《圣惠方》)

  3、治喉痹欲绝,不可针药者:干漆烧烟,以筒吸之。(《圣济总录》)

  干漆的相关论述

  1、《本经》:“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

  2、《本草经疏》:“干漆,能杀虫消散,逐肠胃一切有形之积滞,肠胃既清,则五脏自安,痿缓痹结自调矣。又损伤一证,专从血论,盖血者有形者也,形质受病,惟辛温散结而兼咸味者,可入血分而消之,瘀血消则绝伤自和,筋骨自续,而髓脑自足矣。其中痞结腰痛,女子疝瘕者,亦指下焦血分受寒,血凝所致。利小肠者,取其通行经脉之功耳。至于疗咳嗽,虽非正治,然亦有瘀血停积,发为骨蒸劳瘵,以致咳嗽者,得其消散瘀血之力,则骨蒸退而咳嗽亦除也。”

  3、《本经逢原》:“干漆灰,性善下降而破血,故消肿杀虫通月闭,皆取去恶血之用,而《本经》治绝伤补中,是取其破宿生新之力也。”“元素云,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斯言尽干漆之用矣。无积血者切忌,以大伤营血,损胃气,故胃虚人服之,往往作呕,此与《本经》之义似乎相背,而实不相违。产后血晕,以旧漆器烧烟熏之即醒,盖亦取下血之义,而破经络中血滞。”

查看详情

红娘虫

  红娘虫

  别名:红娘,红娘子,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

  性味:苦、平;有毒。

  入药部位:本品为蝉科昆虫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ines De Geer或褐翅红娘子Huechys philaeamata Fabricius的干燥成虫全体。

  形态特征:本品全体略呈长圆周形,长1.8~2.5cm,宽6~7mm。头黑嘴红,头部顶端较平截,复眼1对,大而突出,触角多已脱落。体朱红色,胸部黑褐色,背部具翅2对,黑褐色,翅上面有阶梯形的折皱,后翅淡褐色,膜质透明,具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呈环节状,尾部较尖。体轻,质脆。气微腥。

  红娘虫的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调涂。

  内服:炒炙后研末入丸、散。

  炮制:生红娘虫 将原药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红娘虫的功效主治

  功效:攻毒,通瘀,破积。

  主治:用于血瘀经闭,淋巴结结核,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

  红娘虫的禁忌

  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红娘虫的配伍

  ①治瘰疬结核:红娘子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钱,硇砂一钱五分,黄丹五分。为末,糯米粥和作饼贴之。不过一月,其核自然脱下矣。(《卫生易简方》)

  ②治横痃便毒:鸡子一个开孔,入红娘子六个,纸包煨熟,去红娘子,食鸡子,以酒下。(《积德堂经验方》)

  ③治疯狗咬伤:红娘子二个,斑蝥五个(并去翅、足,若四十岁各加一个,五十岁各加二个),青娘子三个(去翅足,四十岁加一个,五、六十岁加三个),海马半个,续随子一分,乳香、沉香、桔梗各半分,酥油少许。为末。十岁者作四服,十五岁作三服,二十岁作二服,三十岁作一服。(《谈野翁试验方》)

查看详情

相关知识点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