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

  延胡索

  别名:元胡、延胡、元胡索。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块茎。

  形态特征: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延胡索的用法用量

  用法:3~10g;研末吞服,一次1.5~3g。

  炮制:1、延胡索: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2、醋延胡索:取净延胡索,照醋炙法炒干,或照醋煮法煮至醋吸尽,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延胡索的功效作用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延胡索的禁忌

  血热气虚及孕妇忌服。

  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经疏》:经事先期及一切血热为病,法所应禁。

  ③《本草正》: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非所宜。

  延胡索的配伍

  1、止血生肌,镇心明目,破症瘕气块,产后血晕闷绝,儿枕痛,并宜饵此方: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棱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六铢,熬捣为散。空心酒服三钱匕,日再服。神验莫及。产后即减大黄。(《海药本草》)

  2、寒疝滑泄,腹痛肠鸣,自汗厥逆:熟附子(去皮脐)、延胡索(炒)各一两,生木香半两。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七片,煎七分,温服。(《济生方》)

  3、折伤瘀血在腹内者: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水二升,煎七合,入酒及童子小便各一合,顿温服之。(《千金方》)

  延胡索的附方

  ①治热瓢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身热足寒者:玄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温酒或白汤下二钱。(《圣惠方》)

  ②治下痢腹痛:延胡索三钱,米饮服之,痛即减,调理而安。(《纲目》)

  ③治咳喘:醋制玄胡七成,枯矾三成。共研细粉。一日三次,每服一钱。(沈阳《中草药、验方、制剂、栽培选编》)

  ④治室女血气相搏,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经行涩少,或经事不调,以致疼痛:玄胡索(醋煮去皮);当归(去芦,酒浸锉略炒)各一两,橘红二两。上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艾汤卞,米饮亦得。(《济生方》三神丸)

  ⑤治产后恶露下不尽,腹内痛:延胡索末,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⑥治坠落车马,筋骨疼痛不止:延胡索一两。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豆淋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⑦治跌打损伤:玄胡炒黄研细,每服一至二钱,开水送服,亦可加黄酒适量同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⑧治疝气危急:玄胡索(盐炒)、全竭(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盐酒下。(《仁斋直指方》)

  ⑨治小儿盘肠气痛:延胡索、茴香等分。炒研,空心米饮,量儿大小与服。(《卫生易简方》)

  ⑩治偏正头痛不可忍者:玄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二个(去皮子)。为末,水和丸如杏仁大。每以水化一丸,灌入病人鼻内,当有涎出。(《永类钤方》)

  ⑾治小便尿血:延胡索一两,朴消七钱半。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类证活人书》)

  ⑿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

  ⒀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⒁皮下气痛或气块痛: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蘸药末随时吃下。

  ⒂久患心痛,身热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⒃下痢腹痛: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

  ⒄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浸,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研为末,酒煮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艾醋汤送下。

  ⒅产后诸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用延胡索炒后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甚效。

  ⒆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⒇腰 体痛。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

  延胡索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2、《开宝》:破血,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诸血病,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煮酒或酒磨服。

  3、《本经逢原》:延胡索色黄入脾胃,能活血止痛,治小便溺血。得五灵脂同入肝经散血破滞。

  孕产妇可以吃延胡索吗

  据了解,孕妇是不能吃延胡索的,因为延胡索有活血的功效,热气虚及孕妇应忌服。

  不过产妇可以适当吃一些延胡索, 延胡索主治产后血晕,恶露不尽的功效。因此产妇可以是可以吃的。

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