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3-6岁/儿童饮食/宝宝能吃橘子吗

宝宝能吃橘子吗

  宝宝能吃橘子吗

  宝宝是可以吃橘子的。橘子含水量高、营养丰富,含大量维生素C、枸橼酸及胡萝卜素等十余种营养物质。食用得当,能补益肌体。橘子酸甜可口,一提到橘子估计不少人都要流口水了,那么宝宝从什么时候就可以开始接触橘子了呢?

  因为宝宝一般从6个月之后才开始添加辅食的,而且是从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在刚开始为宝宝添加水果辅食的时候,可以将橘子做成橘子汁,给宝宝喂食。如果不小心一次做多了,那么爸妈也不可以将多了的橘子汁冰冻起来,等宝宝饿了再解冻给宝宝吃的,这样不能保证宝宝的饮食卫生。

  当宝宝长大,有一定咀嚼能力后,爸妈可以喂食完整的橘肉了,不过不要把橘肉上面的白色经络剥个一干二净了。因为橘络有化痰消滞的功效呢,适当吃点可以帮助宝宝消化。

  宝宝吃橘子的好处

  1、橘子营养丰富,含大量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糖分等十余种营养物质,能够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

  2、橘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药效,是男女老幼皆食的上乘果品。橘子可谓全身都是宝:不仅果肉的药用价值较高,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

  3、橘子内侧薄皮含有膳食纤维及果胶,可以促进通便,有缓解宝宝便秘的作用,而且橘子还可以降低胆固醇。

  4、在鲜柑橘汁中,有一种抗癌活性很强的物质诺米灵”,它能使致癌化学物质分解,抑制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能使人体内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对细胞核的损伤,保护基因的完好。

  5、橘皮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生热生痰。当宝宝咳嗽时可以适当吃一些橘皮。

  宝宝吃多了橘子会怎样

  宝宝很喜欢酸酸甜甜的橘子,那宝宝一次性吃多了橘子好吗?事实上,并不建议小儿一次性多吃橘子,若宝宝吃橘子时不对数量加以控制,则会对宝宝带来危害。那宝宝吃多了橘子会怎么样?

  1、上火

  中医认为橘子性温,小儿若短时间内过量食用橘子,所产生的热量既不能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又不能及时消耗掉,便会积聚引起“上火”,表现为口腔炎、牙周炎、咽喉炎和便秘等。因此,不可过于贪食。

  2、高胡萝卜素血症等疾病

  爸妈不能让宝宝大量一次性吃大量的橘子,因为橘子吃多了也是有危害的。橘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如大量吃入,每天500克左右连吃两个月,可出现高胡萝卜素血症,其表现为手、足掌皮肤黄染,渐染全身,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

  据测,每天吃3个橘子,就能满足每人每天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若宝宝食用过多,过量摄入维生素C时,体内代谢的草酸会增多,易引起尿结石、肾结石。

  3、刺激胃部、损害牙齿

  橘子中还含有丰富的果酸,空腹食用会对宝宝的消化道黏膜产生不良刺激。吃橘子过多,对宝宝正在发育的口腔、牙齿有危害。

  宝宝吃橘子的禁忌

  橘子的营养十分丰富,是秋冬季节常见的美味佳果,在食用的时候,爸妈要注意,如果宝宝遇到以下几种情况的话,就要少吃甚至不吃橘子了。

  禁忌一:服药忌食橘子

  橘子含有丰富的果酸和维生素C,服用维生素K、磺胺类药物、安体舒通和补钾药物时,均应忌食橘子。

  禁忌二:阴虚体质宝宝要少吃

  橘子性温,多吃易上火,特别是属于阴虚阳盛体质者,最好少吃,不然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禁忌三:饭前或空腹不宜吃

  橘子好处虽多,但宜常吃,不宜多吃,并且建议不要空腹吃橘子,因为橘子果肉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容易对胃黏膜产生刺激。

  禁忌四:咳嗽期间不能吃橘子

  这里指的咳嗽期间不能吃橘子,是指不能吃橘肉。橘子止咳化痰是指的橘皮,橘皮里的白色网状橘络具有清咽顺气、化痰清火的功效,可以缓解吃橘子上火的症状。如果宝宝咳嗽了,爸妈们可以去药店买一些橘皮熬粥、煲汤、泡茶,这样可以缓解宝宝的咳嗽哦。

  宝宝怎样吃橘子才安全

  宝宝活泼好动,时常边吃边玩,但是在这里,并不建议爸妈在喂宝宝吃橘子等柑橘类水果时让宝宝边吃边玩气球。这是为什么呢?

  有实验表明,把一个橡胶材质的气球吹好,用力捏橘子皮,使其汁液喷溅到气球上,气球很快“嘭”的一声爆炸了。捡起残破的气球,发现爆破点正是被橘汁喷洒到的位置,碎片被炸飞老远。此外,除了橘子皮,橙子皮、柠檬皮都能使气球爆炸,战斗力”更强劲。

  专家表示,让气球爆炸的可能性有两种。一是橘子等柑橘类水果的表皮含有酸、油脂等物质,可能是其中的某类物质改变了气球局部表面的张力从而导致受力不均,引起了爆炸。

  二是橘子皮里面含黄酮、萜(音tiē,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多为有香味的液体)类等,这些烃类成分偏油性,喷溅到气球上,将气球的橡胶溶解掉了。

  因此,小编在这里建议爸妈们,最好不要让宝宝在吃柑橘类水果时玩气球,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