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的症状表现

  流产的主要症状是阴道流血和腹痛。

  1、阴道流血发生在妊娠12周以内流产者,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分离,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完全分离排出后,由于子宫收缩,出血停止。早期流产的全过程均伴有阴道流血;晚期流产时,胎盘已形成,流产过程与早产相似,胎盘继胎儿娩出后排出,一般出血不多,特点是往往先有腹痛,然后出现阴道流血。

  2、流产时腹痛系阵发性宫缩样疼痛,早期流产出现阴道流血后,胚胎分离及宫腔内存有的血块刺激子宫收缩,出现阵发性下腹疼痛,特点是阴道流血往往出现在腹痛之前。晚期流产则先有阵发性子宫收缩,然后胎盘剥离,故阴道流血出现在腹痛之后。流产时检查子宫大小、宫颈口是否扩张以及是否破膜,根据妊娠周数及流产过程不同而异。

查看详情

胎停育什么征兆

为什么会流产

  1、生活习惯与环境

  在没怀孕之前,孕妈可能因为自己压力太大,养成了一些不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熬夜,这样即使怀孕了,不去做这样的事情,也会有很大可能导致流产。所以,建议这类女性在怀孕之前最好先去咨询医生。因为怀孕再流产会对孕妇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要考虑好再决定自己要不要怀孕。还有一点是环境也很重要,比如经常在高温或者噪音频繁的环境生活的妈妈也很有可能流产。当确定自己怀孕了,要远离这些环境,减少流产的几率。

  2、身体素质

  (1)免疫性流产。妈妈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胎儿排斥,导致流产。常见的情况有,病毒感染。比如在夫妻生活之后,自己不小心食用了一些会引发免疫系统排斥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就有可能感染胚胎,引发免疫排斥,最终导致流产。这种情况非常多见,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妈妈很难怀孕的原因。

  (2)男女血型不合会导致胚胎停止发育,最后导致流产。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但还是建议夫妻俩在结婚之前做一次婚检,或者在怀孕之前做一次体检,看看是否存在血型不合的情况。

  (3)孕妈多次流产,导致自己身体素质差,形成习惯性流产。我们都知道流产对女性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甚至有些女性在第一次流产之后就可能不孕。所以希望女性一定要多爱护自己的身体。

  3、其他因素

  其实流产不一定是女人习惯和环境的问题,夫妻双方的基因也可能有影响。一方面是女性的基因会影响到生殖系统的生理构造,可能会导致胎儿在发育环境出现致命缺陷,比如羊水不足、胎盘异常等;另一方面还有男性和女性双方基因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流产一定是女性的原因,其实不然,胎儿的基因来自于父母,有些流产就是因为胎儿本身的基因导致其发育不良,继而在母亲子宫内持续萎靡,最终彻底失去活力导致流产。

查看详情

流产的治疗

   自然流产的治疗,取决于它的临床类型,如果出现先兆流产,经休息、治疗后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若症状加重或宫口扩张则可发展为难免流产,这样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主要是注意做好备孕,及时做好身体营养补充,注意活动力度。

查看详情

流产的检查

  做人工流产之前要做一下系统的检查。

流产要做哪些检查 流产做什么检查,流产做什么检查

  比如要化验白带常规,看看是不是有阴道炎症。要抽血查血常规,看看是不是有贫血,查凝血功能,看看是不是有凝血功能障碍。抽血查院感四项,检查一下是不是有传染病。做B超检查,看看是不是正常的怀孕。如果各项检查正常就可以采取人工流产或者是药物流产。

查看详情

流产的危害

   产对于女性身体是有一定伤害的,首先这是人为因素,可能会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容易增加月经不调的发生,同时流产后抵抗力免疫力相对比较低下,也可能会增加生殖系统感染的几率,甚至也有可能会影响下一步的怀孕。因此建议同房时要采取正确的避孕措施,以避免意外怀孕。

查看详情

流产的类型

   自然流产是指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流产,而非人为的或是目的性流产,发生率约为15%,发生于12周内的称为早期流产,发生于12-28周称为晚期流产,下次怀孕前需要做好孕前检查,如有异常治疗后再考虑再次怀孕,怀孕后需要保胎治疗。

查看详情

如何预防流产

  预防流产,建议选择最佳的受孕时间;注意均衡营养,摄取足够的维生素与矿物质;

如何预防流产 预防流产的方法 流产有什么预防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协调工作压,改善工作环境,避开所有污染物质;孕前检查是否有感染,必要时先使用抗生素彻底治疗再怀孕;黄体期过短或分泌不足的妇女,最好在月经中期和怀孕初期补充黄体素;

查看详情

流产吃什么好

   女性在流产后身体会比较虚弱,对身心都会有很大的伤害,所以建议在流产后的一个月之内,多吃一些营养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尤其应该补充蛋白质,例如鸡蛋、牛奶、豆类食物等等,这样可以促进机体恢复。尽量不要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还应该避免同房,注意私处的清洁卫生。

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