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有肿块需要做哪些检查

   1.视诊:通过视诊,可以发现两侧乳房大小不等、乳头凹陷、乳房皮服颜色改变等多种异常,是乳房检查的第一步,较大的肿块或和皮肤有粘连的肿块,通过视诊即可对肿物有初步的判断。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张董晓

  2.触诊:虽然诊断科技不断进步,医生仍有必要透过双手,对肿块的质地、范围、可动性、及位置等作出了解。不要小看触诊的重要性,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比某些影像学检查具有更高的灵敏性。

  有些患者认为乳腺的影像学都做了很多了,再触诊可能没有多大的必要。殊不知触诊不仅对判断下一步选择哪种影像学检查有价值,还有可能发现影像学没有发现的很小的蛛丝马迹。

  3.X光摄片:年轻妇女乳房组织较致密,有乳腺肿物不太容易发现。根据我国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及腺体特点,推荐40岁以后将钼靶X光摄片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4.超声:有助于判别肿块固体或囊状结构,肿物形态、大小,血流等重要指标。是目前临床上乳腺检查中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5.核磁:乳腺核磁比超声和钼靶检查有更强的敏感性,且无辐射,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可弥补彩超和钼靶的不足。

  6.活组织检查:可说是目前最准确的诊断方式,医生用特定方法取得病人乳房的肿块组织后,再对有关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化验(包括显微镜检视)。基本上活组织的取出方法有3种:

  (1)针吸活组织检查:以细针吸出肿块之部分组织,主要能提供细胞形态学的资料。

  肿块组织内部结构的检查则靠下面两种方法进行;

  (2)切除式活组织检查:通过手术切除肿块,进行检查。

  (3)穿刺活检:通过穿刺针,获得少量肿块组织进行检查,此种手段因为创伤小、减少手术创伤而越来越在临床上得到普及。

查看详情

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内分泌旺盛而调节紊乱的年轻妇女,大多在20-30岁期间。肿块明显,肿块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圆形或扁圆形,一般在3cm以内。单发或多发,质坚韧,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分界清楚,无粘连,触之有滑动感。肿块无痛,生长缓慢,但在妊娠时增大较快,而且很少有疼痛,但有恶变发生的可能性

  2、乳痛症:亦为乳腺异常增生症的一个病变阶段,主要表现为在乳腺上可触及多数不平滑之小结节,且多有轻微自发性痛。尤其月经来潮前乳腺胀痛明显,甚至有是痛不可触,患者很是痛苦。

  3、乳腺增生病:是由于内分泌的功能性紊乱引起,其本质既非炎症,又非肿瘤,而是正常结构的错乱。一般有典型体征和症状,容易区别。而硬化性腺病常在乳腺内有界限不清的硬结,体积较小,临床上常难以与乳腺癌相区别,应通过多种物理检查来鉴别。

  4、腺囊性增生病:次病为乳腺异常增殖症的一个病变阶段,多为年龄较大者,且易多发,有时呈索条状结节,边界不清晰,属于癌前期病变。

  5、乳腺结核:比较少见,多为胸壁结核蔓延而来,可溃破,并流出干酪样脓液。注意检查时常发现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同时存在。临床表现为炎症性病变,可形成肿块,有时大时小的变化,患者不一定有肺结核,也常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临床有1/3的患者难以与癌相区别。

  6、乳房囊肿:可分为积乳和积血。积乳多见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根据病史和体征不难诊断。积血多见于外伤,因积血堵塞乳管,未被吸收而形成炎性肿块。

  以上就是有关于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依据的相关内容介绍。在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大家就不用再太过担心了吧。乳腺肿块一般来说不会太大的问题,如果是比较大的问题的话,医生会提醒你,也会做出适当的治疗方法,至于鉴别诊断这都是医生该做的事情,我们直接去问医生就好了。

查看详情

乳腺肿块良性恶性如何鉴别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一般表面平滑,肿瘤境界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的粘连。可以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虽推之可移,但放手即回原位。多无自发痛及触痛。与良性肿块相比,恶性肿块活动度较差。如过疾病发展侵犯到胸大肌筋膜,在患者进行双手用力叉腰使胸大肌收缩时,就会感觉活动度更小,如果累及患者的胸肌,那么活动性就会消失,晚期肿瘤累及到胸肌时,就会出现完全固定的情况。如果肿块较小的时候,活动度较大,肿块常与周围软组织一起活动是其特点。肿块越小上述特征越不明显,有时很难与良性肿块相鉴别。

查看详情

乳房肿块如何自我检查

   乳房自查应该在每次月经结束的5至7天,或是月经来潮前10天左右。首先是需要看看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有没有改变,有没有特殊的坑、条索样的东西,或者乳头有没有翘起来等等情况。然后是需要做乳房的触诊,可以按照顺序触摸乳房,包括腋窝处、副乳腺、乳头侧、乳头根部,用四个手指的指腹揉,查看是否有包块以及包块的活动度、大小等情况。

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