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l.一般检查:血尿是重要的症状,红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3%~4%;亦可发生进行性贫血。双侧肾肿瘤,总肾功能通常没有变化,血沉增高。某些肾癌患者并无骨骼转移,却可有高血钙的症状以及血清钙水平的增高,肾癌切除后症状迅速解除,血钙亦回复正常。有时可发展到肝功能不全,如将肿瘤肾切除,可恢复正常。

  2.X线造影术为诊断肾癌的主要手段

  (1)X线平片:X线平片可以见到肾外形增大,轮廓改变,偶有肿瘤钙化,在肿瘤内局限的或广泛的絮状影,亦可在肿瘤周围成为钙化线,壳状,尤其年轻人肾癌多见。

  (2)静脉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是常规检查方法,由于不能显示尚未引起肾孟肾盏未变形的肿瘤,以及不易区别肿瘤是否肾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囊肿,所以其重要性下降,必须同时进行超声或CT检查进一步鉴别。但静脉尿路造影可以了解双侧肾脏的功能以及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情况,对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肾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可发现泌尿系统造影未变形的肿瘤,肾癌表现有新生血管,动静脉瘘,造影剂池样聚集(Pooling)包膜血管增多。血管造影变异大,有时肾癌可不显影,如肿瘤坏死,囊性变,动脉栓塞等。肾动脉造影必要时可向肾动脉内注入肾上腺素正常血管收缩而肿瘤血管无反应。 在比较大的肾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时亦可随之进行肾动脉栓塞术,可减少手术中出血肾癌不能手术切除而有严重出血者可行肾动脉栓塞术作为姑息性治疗。

查看详情

如何鉴别诊断肾癌

  肾癌如何进行鉴别诊断?肾癌确诊要经历哪几项检查?这是有肾癌症状的人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癌科专家们给您解答。

  第一、X线造影术为诊断肾癌的主要手段:(1)X线平片:X线平片可以见到肾外形增大,轮廓改变,偶有肿瘤钙化,在肿瘤内局限的或广泛的絮状影,亦可在肿瘤周围成为钙化线,壳状,尤其年轻人肾癌多见。

  (2)静脉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是常规检查方法,由于不能显示尚未引起肾孟肾盏未变形的肿瘤,以及不易区别肿瘤是否肾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囊肿,所以其重要性下降,必须同时进行超声或CT检查进一步鉴别。但静脉尿路造影可以了解双侧肾脏的功能以及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情况,对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肾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可发现泌尿系统造影未变形的肿瘤,肾癌表现有新生血管,动静脉瘘,造影剂池样聚集(Pooling)包膜血管增多。血管造影变异大,有时肾癌可不显影,如肿瘤坏死,囊性变,动脉栓塞等。肾动脉造影必要时可向肾动脉内注入肾上腺素正常血管收缩而肿瘤血管无反应。

  第二、血尿是重要的症状,红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3%~4%;亦可发生进行性贫血。双侧肾肿瘤,总肾功能通常没有变化,血沉增高。某些肾癌患者并无骨骼转移,却可有高血钙的症状以及血清钙水平的增高,肾癌切除后症状迅速解除,血钙亦回复正常。有时可发展到肝功能不全,如将肿瘤肾切除,可恢复正常。

查看详情

肾癌要做什么检查

  肾癌检查是一项检查肾脏是否发生癌变的检查。

 

  肾癌的检查方法主要有B超的检查,B超是最简单又没有创伤的检查方法,而且发现肾癌的敏感性高,X光片检查是诊断肾癌的重要方法,电脑扫描对肾癌的确诊率高,而且还能显示出肿瘤大小、性质、部位、侵犯范围,是目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查看详情

怎么确定肾癌是早期还是晚期

  肾癌即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

  肾癌的分期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TNM分期方法。例如,诊断报告T代表的是肿块的大小和侵犯邻近器官的情况;N代表的是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M代表的是全身远处转移的情况;字母T、N、M均有下标,下标数字越大,情况越差,最终体现出来的分期越晚。

查看详情

尿常规能检查出肾癌吗

  每个人一年都需要进行体检,这样才是对身体最好的保障。体检就是为了能够及时的查出来身体的病症,这样即使有些器官出现了问题这样也会及时得到治疗。但是尿常规这一项检查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只检查尿常规能检查出癌症吗?下面就让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尿常规能检查出癌症吗

  通过尿常规是验不出来的,需要做病理组织活检或者细胞学检查。据传,外国科学家已研究出通过尿液检测膀胱癌的方法,但是其可靠性尚有待验证,何时引入中国,更不可预期。

  目前癌症检查的方式 剖腹检查、腹腔镜检查、肝穿刺少体组织检查、X线检查、肝血管造影,剖胸探查术、 肺癌标志物测定、放射性核素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纵隔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X线检查。 癌症检查方式很多的,但是尿检的方式现在还有些不靠谱,希望不要信。

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