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孕期/孕期保健/孕晚期胎儿发育

孕晚期胎儿发育

   孕晚期胎儿发育指标

  怀孕8-10月,胎儿各器官功能逐渐成熟。孕晚期胎儿发育指标有:

  孕8月:胎长约44cm,胎重约1500-2000g。他现在“技能”越来越多,已经能辨认和跟踪光源,对声音也开始有所反应;肺和胃肠功能已接近成熟,已具备呼吸能力。

  孕9月:胎长46-50cm,胎重约2000-2800g。他应该已经为出生做好了准备,将身体转为头位,即头朝下的姿势,头部已经进入骨盆。

  孕10月:胎长约51cm,胎重约3000—3500g。他身体各部份器官已发育完成,其中肺部是最后一个成熟的器官。和原来相比,他(她)安静了许多,不太爱活动了。

  孕晚期胎儿发育指标详解

  1、孕8月的宝宝在体重上有了大飞跃,他已经有2000g左右了!他现在已经是你身体上的大负担了呢!胎儿全身的皮下脂肪也逐渐增多,不要小看了这些皮下脂肪,这些将在他出生后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功能大着呢。此时胎儿的听力已经发育完成了,对声音已经开始有反应。

  现在的他喜欢眨眼睛,视觉系统也发育良好,可以辨认和跟踪光源。

  胎儿已经长出一头的胎发,看上去毛茸茸的很可爱。他的手指甲也已很清晰。身体和四肢还在继续长大,最终要长得与头部比例相称才算大功告成。他的肺和胃肠功能已接近成熟,已具备呼吸能力,能分泌消化液。男孩的睾丸这时正在从肾脏附近的腹腔,沿腹沟向阴囊下降的过程中,女孩的阴蒂已突现出来,但并未被小阴唇所覆盖。胎儿皮肤由暗红变浅红色,看起来漂亮多了。

  因为现在他的肺部发育已基本完成,所以如果在这个时期胎儿出生了,绝大多数的胎儿是可以成活的。

  2、孕9月的胎儿也已经为分娩做好了准备。他现在已经将身体转为头朝下的姿势,头部已经进入骨盆,随时准备冲出你的身体,来到世界上。

  胎儿现在的身体呈圆形,皮下脂肪较为丰富,皮肤的皱纹、毳毛都相对减少。现在的他是个圆乎乎胖嘟嘟的胎儿宝了。皮肤呈淡红色,指甲长到指尖部位。胎儿的手肘、小脚丫和头部可能会清楚地在你的腹部突现出来。宝宝的性器官、内脏已发育齐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已近成熟,听力也已充分发育,对外界的声音已有反应。第33周,胎儿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已近成熟。第35周,胎儿肺部发育已基本完成,所以此时胎儿出生存活的可能性为99%。到了第36周,两个肾脏已发育完全,他的肝脏也已能够处理一些代谢废物。

  3、孕10月的胎儿可能就要出生啦!是不是很令人兴奋呢!现在胎儿的各个器官已经发育成熟,只等瓜熟蒂落了!他的手、脚的肌肉已发达,骨骼已变硬,头发已长3~4厘米。他的身体各部份器官已发育完成,其中肺部是最后一个成熟的器官,在宝宝出生后几个小时内他才能建立起正常的呼吸模式。

  在第37周时,胎儿就已经会自动转向光源,这叫做“向光反应”。胎儿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可对母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能敏锐地感知母亲的思考,并感知母亲的心情、情绪以及对自己的态度。所以这个时候你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来迎接他哦!

  在这个月胎儿安静了许多,不太爱活动了。这是因为到这时胎儿的头部已固定在骨盆中。他已经做好出生的准备,快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如果过了孕40周,胎儿还没有出生,你也不用着急,出生时间提前或错后两周都是正常的。不过如果胎儿比预产期推后两周依然没有要出生的迹象,要到医院咨询医生,因为胎儿过熟,也会造成危险的哦!

  现在你要随时做好分娩的准备,迎接宝宝的降生吧!

  孕晚期胎儿发育营养建议

  1. 孕8月的你应保证有充足的营养,但过量的食物无论对胎儿还是对你都是有害的。妊娠性肥胖在婴儿娩出后仍难以纠正。所以,你应注意合理的饮食,每周要测量1~2次体重,把体重控制在正常的增长范围内。如果体重增长过多,你就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控制饮食,少吃含淀粉和脂肪的食物,多吃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以免胎儿宝生长过大,造成分娩困难。建议你每天吃5——6餐,还可以多吃一些养胃、易于消化吸收的粥和汤菜。在做这些粥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具体情况添加配料,或配一些小菜、肉食一起吃。

  2. 此外,到孕9月时,马上面临着分娩,你的饮食还是要注意营养,继续保持以前的良好饮食方式和饮食习惯。少吃多餐,注意饮食卫生,减少因吃太多或是饮食不洁造成的肠胃道感染等给分娩带来不利影响。你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牛肉菜品,因为牛肉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等作用,可以适度缓解肌肉疼痛。

  3. 最后到孕10月,此期你胃口比较好,可还是要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少吃多餐。适当地吃些坚果、巧克力之类的食物,可增加体力,以应付随时可能来临的分娩。进餐的次数每日可增至5餐以上,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应选择体积小、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等,减少营养价值低而体积大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等。

孕晚期脚肿是什么原因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