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备孕/孕前保健/怎么知道排不排卵

怎么知道排不排卵

   怎么知道排不排卵

  1、排卵期症状:排卵期常出现食欲下降、精力旺盛、性欲提高、白带增多、体温升高、排卵痛等症状。如无排卵,则不会出现以上症状。

  2、排卵试纸检测: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黄体生成激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知是否排卵。排卵发生在强阳转弱的时候,如果发现排卵试纸强阳转弱,说明24小时之内会发生排卵。

  3、B超卵泡监测:B超不仅可以测出两侧卵巢中是否有优势卵泡,还能测出优势卵泡的大小、子宫内膜的厚度等。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预测排卵和指导受孕性生活。

  4、基础体温测定:排卵时由于卵泡发生破裂,体内的雌激素急剧下降,导致体温降低。如果基础体温呈双相变化,即低温期后出现高温期,并维持13-14天左右,这表示有排卵。相反,如果持续低温,很可能是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不排卵。

  5、内分泌检查:排卵前雌激素高峰促成正反馈,黄体生成激素出现高峰值。峰后约36小时发生排卵,在排卵时黄体生成激素骤降。在排卵后,大约在月经来潮前一周抽血检查体内激素水平。

  6、子宫内膜活检:在月经来潮前2-3天刮取子宫内膜,通过活检了解子宫内膜的功能状态。如果内膜有分泌改变说明有排卵,如果有增生改变说明没有排卵。此外,还可以检查是否有内膜结核、内膜癌等其它病变。

  不排卵是什么原因

  不排卵是指卵细胞无法正常由卵巢排出或无卵细胞发育的现象。不排卵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发育情况、月经、白带等女性特有性状中。而导致不排卵的原因也有不少,卵巢功能是其中主要的因素。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1、卵巢病变:包括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功能早衰,卵巢肿瘤等。

  2、卵泡发育不良。卵泡发育不良会导致不排卵。输卵管堵塞也会导致卵子的排出。

  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引起无排卵月经、闭经。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或过度焦虑、愤怒、忧伤等不良情绪,而致脑部功能失调引起不排卵或排卵不正常,或因席汉氏综合征、高泌乳血症引起不排卵。

  4、全身性疾患导致:如重度营养不良,或是饮食中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因素都可以影响卵巢功能而不孕。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糖尿病、肾上腺功能紊乱等也能导致不孕。

  5、药物影响:服用某些药物,如长效类的固醇注射避孕药破坏脑和卵巢之间的互动,压制排卵从而防止怀孕。有迹象显示,使用这种避孕方法的时间越长,闭经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不排卵检查方法

  1、排查全身系统性疾病

  了解是否肥胖症、甲状腺功能障碍(卵巢功能异常、自身免疫、代谢异常)、糖尿病以及心理因素等影响女性生育。

  2、排查生殖器官疾病

  排查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卵巢及盆腔等疾病引起的不孕,子宫的大小、位置是否正常,有无感染。子宫、输卵管、卵巢有无肿块、压痛,附件的活动度,输卵管通畅与否,以及子宫输卵管、阴道发育是否正常,有无畸形等情况。

  3、排查内分泌等功能性疾病

  了解排卵状况,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间做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测定,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测定基础代谢功能,以了解甲状腺功能;进行肾上腺功能检查和血清泌乳素测定等,了解有无抗精子抗体存在等。

  不排卵会来月经吗

  月经主要是受雌激素和孕激素影响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生变厚,而孕激素则使内膜成熟,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内膜失去支持就会发生出血,这个也叫做撤退性出血。而排卵则是在雌激素作用下产生的黄体生成素(LH)高峰以及一定浓度的卵泡刺激素(FSH)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不排卵也会来月经,严格说是子宫出血,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雌激素较高,缺乏孕激素作用,导致子宫内膜一直处于增生状态,越来越厚,最后组织自发破溃出血,可能会来势比较凶猛;另一种是雌激素水平低,总是徘徊在阈值水平(会引起撤退性出血的水平)左右,可以发生间断少量出血。

  判断有无排卵比较方便的方法是测基础体温,每天早上醒来后不要起床,先测体温(口腔温度比较准),并绘制基础体温曲线,有排卵的女性基础体温是双相的,每到排卵之后,孕激素水平上升会导致体温增加0.5℃左右。如果体温没有周期性规律则很可能没有排卵。

  怎样才能排卵

  怎样才能排卵?一般来说,卵泡直径达到18-25mm才能正常排出。卵泡多大排卵是因人而宜的,有的长到15mm就排了,有的却要长到25mm。卵泡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正常卵泡直径应在18-25mm之间。

  卵子是女性生殖器官卵巢产生的,女性出生时两侧卵巢分别有10-50万个初级卵泡,其周围有一层原始卵泡细胞也称颗粒细胞,其外有一层基膜。这些始基卵泡在女性的一生中每时每刻成批生长,但99%以上都在开始发育后不久,相继衰萎退化变成闭锁卵泡,在生育期内仅数百个卵泡完全发育成熟,排出成熟卵子。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