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孕期/孕期饮食/孕期饮食禁忌

孕期饮食禁忌

  孕妇不能吃什么食物

  某些发芽的,没有煮熟的,不新鲜的或者使用催熟剂等的食品,食用后有可能会产生毒素,对准妈妈身体造成危害,引起肠胃不适,甚至影响母婴的健康和安全。以下九类食物准妈妈绝不可食用:

  1.鲜木耳

  含有光感物的鲜木耳对光线没有抵抗力,因此如果孕妈妈吃了鲜木耳,一旦接触到阳光,就容易患上日光皮炎,严重的症状为喉肿而致的呼吸不畅。

  2.豆类

  豆类并非绝对忌口,但诸如扁豆,四季豆,白腰豆,红腰豆等豆类食品,如果在生食或者未完全加热的状况下会导致中毒。

  3.木薯

  木薯的叶子、茎、根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毒素,生食木薯或者食用未加热完全的木薯以及喝木薯汤,都会导致中毒。木薯中包含的有毒物会使人的神经受到麻痹从而引起不适,严重的还会使人终生瘫痪在床。

  4.发芽的土豆

  已经生出芽的土豆中含有龙葵素,并且其数量不可小觑。如果不小心吃下了,会使人的意识出现阻碍,呼吸不顺畅,甚至会因心脏衰竭或者呼吸中枢麻痹而失去生命。

  5.青西红柿

  和发芽的土豆一样,青西红柿中也含有龙葵素。孕妇吃了没有熟透的青西红柿,会感觉苦苦的,并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比如难受作呕等,如果是生吃威胁则更大。

  6.鲜黄花菜

  黄花菜中也会有有毒物质,如秋水仙碱毒素,如果准妈妈吃了它,会使身体出现各种异常,比如胃部会有发烧的感觉,口干舌燥等。在食用的时候要先把黄花菜煮熟,并且在煮熟透后用开水烫洗一下,在烹调后食用。

  7.腐烂的生姜

  已经变烂的生姜中含有毒素——黄樟素,就算是摄入量不多的情况下也会引起孕妇肝细胞中毒。

  8.竹笋

  鲜竹笋中含有氰甙这种天然毒素,如果食用了生的竹笋或者没有完全煮熟的竹笋,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9.生豆浆

  经研究发现,红细胞凝集素、抗胰蛋白酶因子等有毒元素都可在生豆浆中被检测出,因此一旦孕妇饮下就会有食物中毒的危险。

  孕妇不能吃什么水果

  水果中包含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其功能各异,可防暑降温,有益肝脏,防便秘,缓解疲劳等,但是有些水果则会使孕妇上火,造成对子宫的刺激,因此孕妇应该多加注意。

  · 慎吃水果

  1.桂圆

  桂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虽然中医认为有一定安胎效果,但是准妈妈大多阴血偏虚,从而生内热。胎前宜凉,但是桂圆属于热性水果,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以及意外,孕妇应该慎用。

  2.山楂

  山楂偏酸,是孕妇喜好吃的,但是需注意的是其会引起子宫收缩,因此要慎重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等症状的孕妇,要尽量不食用山楂。如果是身体正常的孕妇食用了少量山楂,则不会有什么大碍,如果食用太多,为了身体健康,最好到医院做一下检查。

  · 注意食量的水果

  1.柿子

  尽管孕妇可以吃柿子,但是如果吃了生的(有高含量的鞣酸)、空腹时候吃或者与螃蟹等蛋白高食物混吃等,会使孕妇的胃部受到伤害,从而带来风险。因柿子含糖比较高,所以不能过多摄入,谨记血糖偏高的准妈妈更不能吃。

  2.榴莲

  榴莲具有较高的热量,如果食入过多会提高血糖,就增加了产出巨大儿的可能性。而且榴莲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性,因此吃得太多会引发便秘,此外榴莲吃多了也会上火,因此要把握摄入量。

  3.容易发生过敏现象的水果

  芒果、菠萝、猕猴桃等水果中会含有易诱发过敏的元素。因此女性即使在孕前并不对这类水果过敏,也要注意不能一次吃太多,以免引起不适。

  孕期饮食的常见误区

  1.禁糖。一些孕妇为了防止妊娠高糖,就禁止摄入葡萄糖等,这样会造成胎儿低血糖。

  2.饮食过量。孕妇不能因为有了宝宝,就大量增加饮食,而要注意膳食均匀。饮食过量会让人身体负担过重,而且对产后的身材恢复也是十分不利的。

  3.不吃脂肪。胎儿需要各种脂肪来补充营养,维持发育所需,因此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而忌嘴含脂肪的食物。

  4.不吃叶酸。孕妇体内叶酸不足是引发胎儿畸形的一大原因,所以孕期要摄入适当的叶酸或者含有叶酸的食品。

  5.食用过多的奶制品。虽然奶制品会补充一些钙质,但每天食用2-3次奶制品即可。高钙血症以及产后婴孩出现卤门闭合过早等现象,一般是因为补钙过量而出现的。因此,不能过多地补充含钙高的奶制品。

  6.每天1.5L的水。水的补充需要根据孕妇自身的需要来决定,并非必须要达到1.5L。

  7.定期吃“补药”。补药只是为那些饮食不均的孕妇设计的,并非每个孕妇都需服用。

  8.只喝优质矿泉水。孕期可饮用白开水,不应是盲目只喝优质矿泉水,如果喝了过多含有钠的矿泉水会引发高血压。

  孕期饮食禁忌之传统谬误

  1.生冷、寒凉的食物不能吃

  旧观念认为孕妇不宜食用生性寒凉的食物,比如西瓜,冰棒等,否则会引发早产,甚至是小产。其实,这类食物并非孕妇忌口,但确实可能会引发不适,如果进食后出现身体不舒服、腹泻等情况,准妈妈最好停止食用。正常情况下只要适量食用,对胎儿不会造成影响。

  2.吃羊肉会使宝宝羊癫疯

  事实上,这二者根本毫无关系可言。羊肉的营养价值不可估量,其中的铁及维他命B12含量较高,对孕妇有很大的作用。

  3.孕期喝鲜奶婴儿皮肤白

  婴儿的皮肤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在怀孕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决定。这与孕期所食用的食物是没有太大关联的,即使每天都喝鲜奶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4.孕期吃虾蟹婴儿肤质差

  有过对虾蟹过敏经历的孕妇,最好不要食用此类食物,因为孕妈妈自身敏感的身体状况可能会遗传给胎儿,继而牵连孩子。如果准妈妈食用虾蟹无不良反应,即使吃了也不会使婴儿皮肤过敏或者皮肤差。但需要注意的是,螃蟹偏寒,多食对母子不宜,准妈妈应少吃或不吃。

  孕期饮食要注意什么

  怀孕期间,腹中胎儿身体发育需要足够的营养。如果孕期营养失衡,会对腹中胎宝宝的健康和发育不利,也会加重妊娠过后的虚弱程度,因此要保证孕期饮食的均衡化。

  1.不宜高糖饮食

  如果孕妇血糖过高,会产出体重过高的宝宝,而且也很易致产生畸形儿或者患有妊娠毒血症等等。体内存留的糖分超过身体所需时,反而会降低自身的免疫能力,使孕妈妈身体抵抗力下降,这样就容易使病毒、细菌等乘虚而入。

  2.不宜过度咸食

  相关研究发现,体内盐的存量和高血压疾病有很大的关联。倘若体内盐分过多,会引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因此为了保证怀孕期间的健康,孕妇一日适宜食入大约6克盐量。

  3.不宜滥服温热补品

  孕期摄入过量的温热补品是无益于身体的,比如桂圆、荔枝、鹿茸等。食入过多反而会加重身体浮肿,使孕吐反应更大,便秘加重等,甚至有流产及胎死腹中的可能。

  4.不宜长期高钙饮食

  孕期盲目补充如牛奶、钙片、维生素D等食品,对胎儿不利。孕妇体内钙超过身体所需,有可能使胎儿患上高血钙症,产下的婴儿也可能颧骨过度宽大。

  5.不宜长期高脂肪饮食

  增加脂肪的食入量是孕期所必需的,但如果长久地以高脂肪的食物为主,就会让胎宝宝面临生殖系统患癌的风险。大量补充此类食物,会使准妈妈体内胆固醇及胆酸含量增大。而且此类食物有助于催乳激素的生成,从而将女性置于乳腺癌的危险之中。

  6.不宜过量摄入高蛋白质

  体内蛋白质含量过低会使准妈妈身体虚弱,即使是产后也会延缓身体恢复的进程,影响奶水分泌,同时也不益于胎儿的健康。但是如果体内蛋白质量过高,会减弱孕妇食欲,出现诸如疲惫不堪、头晕目眩等各种异常症状。所以,女性蛋白质补充量应为95克/日左右。

  孕期如何健康饮食

  1.精心调配饮食

  一般情况下,怀孕后女性会更加注意饮食是否合理,会着重地补充一些身体及胎儿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无疑,在整个怀孕期间都要精心调配饮食,保证饮食种类的丰富性、均衡化、多样性等,更要注意不能吃垃圾食物。

  2.远离生海鲜

  生海鲜中容易滋生出细菌,无论是对孕妇自身还是胎儿发育都是有害的。甚至有些鱼中含有有害金属元素,不利于胎儿大脑的发育。此外,未煮沸的牛奶以及没有煮熟的肉类等也不能食用。

  3.服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中含有大量孕妇及胎儿所需的营养成分,比如叶酸等,如果缺乏这些元素容易使胎儿发生畸形。但是需注意不能大量补充,否则也会影响胎儿健康。

  4.不要节食

  市场上的一些减肥方法可能导致身体缺乏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在这个阶段,医师可以通过查看女性否合理增重,来判断胎宝宝是否健康。因此只要自己的体重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就无需担忧。

  5.体重逐步增加

  通常,若孕前体重没有异常情况,那么预计女性孕期会增重11-16千克左右。倘若孕时体重偏低,则可以有意地多增加一些体重,反之,如果体重过重,则要科学控制。但是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怀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或者身高较低等等,就要咨询医生。

  此外,体重总的增加量以及增加的时间段也至关重要。在前三个月,女性的体重大多不会迅猛增加,一般为0.9-2千克左右,之后体重就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最后三个月,胎宝宝开始突飞猛进地成长,准妈妈也相应“长膘”,一周增加0.5千克左右。

  6.每4小时吃一小餐

  孕期最好每隔四个小时就进食一次。因为可能准妈妈自己不饿,但腹中的胎儿已经饿了。另外如果孕期食欲不高或者消化有问题,也可以一日多餐,这样会使自己的身体比一日三餐更舒服些。

  7.偶尔吃点甜食

  女性大多喜欢吃甜食,虽说孕期不能食入过多的甜食,但是也需要适时地补充一些,比如饼干、蛋糕等,少吃一些并不会给胎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孕早期可不可以吃空心菜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