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加深

  乳晕加深

  乳晕指的是乳头周围一圈颜色较暗的皮肤,每个女性都有,但颜色深浅不一,因人而异。部分原因是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天生肤质白的乳晕会浅一些。乳晕变深通常有生理上或者病理上的原因,因此我们判断是否正常要从乳晕加深的原因进行分析。

  · 自然生理原因

  1.年龄的增长使得女性性征逐渐成熟,激素分泌的原因会使得乳晕的颜色加深;

  2.妊娠、分娩期间,女性荷尔蒙的变化以及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增加会使得乳晕变大变黑。肤色不同的女性乳晕的大小和深浅有较大差异,怀孕后一般乳晕的颜色会比原有的肤色再加深一层。例如皮肤较白的会变成粉红,皮肤较黑的会变成棕色,这属于正常现象。即使生完孩子这种改变也不会轻易恢复。其一是因为经过怀胎,长时间的肝脏排毒工作衰弱了肝脏的机能,其二是因为荷尔蒙失衡和黑色素的沉淀加重了乳晕的深度。但这类改变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

  · 病变因素导致

  一旦乳晕颜色变化,还伴随有痛感、痒或灼热感就可能是由于病变的缘故,此时女性得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乳晕颜色代表的含义

  乳晕颜色因人而异,乳晕的颜色不完全预示身体的健康与否。女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乳晕颜色的改变是生理上的变化还是疾病造成的。

  1.激素失调

  生理原因造成的乳晕加深,除了妊娠因素外,在30到45岁之间,女性即便没有怀孕也会出现。此时可以进行一下乳房的健康检查,如果没有发现病变,这可能是因为该女性暂时性的雌性激素过高,适当引起注意,进行自身的调节就可以使雌激素恢复正常。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范围。

  2.肝病

  如果乳晕加深后同时出现了瘙痒或者周围长出小疙瘩则可能是乳房发生病变,则需要尽快就诊。这可能是肝病因素,肝功能下降导致不能排解过多的雌激素,从而使乳晕颜色加深。

  3.卵巢肿瘤

  乳晕颜色加深也有可能是妇女卵巢患上肿瘤的预兆,卵巢分泌过多的雌激素,进而乳晕颜色加深。此类病人应尽快就诊于妇科,查明病因,及时治疗。

  为什么乳晕会加深

  1.妊娠

  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的变化以及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会使得乳晕变大变黑,肤色不同的女性乳晕的大小和深浅会有较大差异,怀孕一般乳晕的颜色会比肤色再加深一层。例如皮肤较白的会变成粉红,皮肤较黑的会变成棕色。

  2.太阳辐射

  如果夏天露天游泳,穿着布料比较薄的比基尼,而且没有做好防晒措施的话,由于阳光紫外线的辐射也会造成乳晕加深。

  3.刺激过度

  ·女性如果有频繁的性生活、给孩子哺乳或者常用海绵刷来洗澡、以及用错误的方法去角质,也会造成黑色素沉淀。

  ·女性年纪增长,黄体激素分泌增加相应也会刺激黑色素的增加,使得乳晕逐渐由浅粉变成棕色。

  4.内衣粗糙

  如果内衣过于粗糙,那么其与乳房之间的摩擦会明显增大,致使乳晕部位的皮脂层随之加厚,从而造成黑色素沉着。

  5.经期影响

  雌激素的刺激尤其是每月行经时,女性体内会分泌大量的黄体激素,这种激素会刺激黑色素的产生,使得乳晕发黑。大部分人的雌激素都会导致乳晕加深。

  乳晕加深怎么办

  1.大多数情况下,乳晕变黑只是细胞老化或雌激素过量等生理原因,无需过于担心。尤其是在妊娠和性爱的作用下,女性荷尔蒙增加,会刺激乳晕的表皮组织增加黑色素沉淀。而且女性到了性成熟时期,乳晕会自然加深,乳头也会有相似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讲,乳晕颜色加深是女性性成熟的标志。

  2.要想使乳晕变白,可以选择一些乳霜,但是要避免劣质的乳霜,选择正规产品,最好是植物配方,温和无刺激的。例如可以选择被称为“植物黄金”的熊果苷,或者玫瑰精华以及石榴萃取液等抗氧化成分,都能淡化黑色素。

  孕期如何护理乳房

  怀孕后,很多准妈妈都发现自己的乳头变得突出敏感,而乳晕开始加深,其实,面对这种情况,准妈妈只需做好适度的护理即可。

  1.清洗乳头

  大约从妊娠5个月开始,需要用毛巾蘸香皂水轻轻揉搓约数分钟,再以清水洗净,水不能太热,要用温度适中。另外,要及时清除乳头上的积垢和痂皮,可以尝试使用植物油或矿物油敷乳头,等到它们变得较软些再用温水和软毛巾轻轻擦洗,并涂上防裂油。

  2.做胸部按摩护理

  在清洁完乳头之后,可以用热毛巾敷一会儿,同时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并且在乳晕边缘画圈圈。还可以使用按摩油或者是按摩膏,只需要在按摩之后用温水清洗就可以了。坚持做按摩可以预防乳头开裂,对日后哺乳有好处。

  3.文胸要合适

  文胸材质切忌粗糙,否则会过度摩擦乳头,宜选用纯棉质材质。文胸要松紧适宜,过紧易对乳头造成压迫,太松又不利于保持体形,因此准妈妈们要选择合适的文胸。

  4.纠正内陷乳头

  清洗过后,用两手在乳房根部的周围固定同时向下用力,在使得乳头突出后,反复操练每日可练习10次以上,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受孕后几天有反应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