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孕期/孕期疾病/孕妇腿抽筋

孕妇腿抽筋

  孕期腿抽筋怎么回事

  孕期抽筋是孕期不适症候群中的一种病态现象。孕妇腿部肌肉负担增加,体内钙与磷比例不平衡。怀孕期间走太多路、站得太久,都会令小腿肌肉的活动增多,以致孕妇体内的钙不敷使用,因而引起腿部痉挛;另外,血液循环不良或寒冷也是引起抽筋的可能原因。

  孕期腿抽筋的症状有哪些

  抽筋通常发生在夜间,一般是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和脚部肌肉发生痛性收缩。或是在清晨起床时,可能伸个懒腰脚底、小腿或腹部、腰部肌肉就抽筋了。

  孕期腿抽筋怎样治疗

  1.补钙

  正如我们所知,胎儿骨骼生长所需的钙全部依赖孕母提供,因此,孕母每天必须保证约l200毫克~1500毫克的钙摄入量。若母体钙摄人不足,必将造成血钙低下。而钙是调节肌肉收缩、细胞分裂、腺体分泌的重要因子,低钙将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肌肉收缩,继而出现抽筋。由于夜间血钙水平常比日问低,故抽筋多在夜间发作。应适当选择钙剂作为辅助补充。一般建议每日一片钙片即可,若缺钙明显则每日两片。个别孕妈妈服用钙片后可能出现大便干结,可以蜂蜜水来润肠。

  2.科学饮食

  孕妈妈平时要注意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芝麻、牛奶、排骨、虾皮等。海带含碘、钙丰富(海带炖虾皮、海带焖饭都是不错的选择),奶制品、绿叶蔬菜、葵花籽、鲑鱼、和干豆中含有钙;枣、无花果、甜玉米、绿色蔬菜和苹果中含有镁;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柑橘类水果(比如橙子、橘子和柚子)、绿叶菜、土豆和番茄等。孕妇食用,有利于胎儿生长,并可防治肌肉抽搐。在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保证饮食中维生素D的摄入。应鼓励孕妇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此外,建议每天喝数杯新鲜橙汁,补充矿物质。

  3.活动防抽筋

  在怀孕期间应尽可能多活动。走路、游泳、瑜伽或其他适度的锻炼形式都可能有助于防止抽筋加重。在公园走走,或者只是到商店转转都能让你得到适度的锻炼。如果觉得累了,别忘了要停下来歇一歇。但是,怀孕期间走得太多或站得过久,腿部肌肉负担增加,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就会引起肌肉痉挛。

  4.香熏按摩疗法

  用比如薰衣草油或洋甘菊油(每种油滴一滴,或者在5毫升葡萄籽油中加入两滴某种油)等香熏按摩油做按摩也有效果。据说薰衣草能减缓疼痛,洋甘菊有助于减轻痉挛和炎症。

  5.抬脚加热敷

  睡眠时保持下肢温暖,尤其入睡前,不要直接让小腿吹风或冷气,并采侧卧姿势,可以减轻症状;不要过度疲劳,避免走路太多或站得太久;休息时可平躺将脚部稍微抬高,脚趾向上伸展,可使小腿后部肌肉舒张,可减轻肿胀、不舒服;常按摩抽筋的脚部肌肉使循环增加以利排除代谢物,并可以搭配热敷,晚上洗澡时,双腿泡热水10分钟,效果会更加显著。

  6.缓解小腿抽筋按摩术

  穴名:太冲穴

  穴位:位于第一趾与第二趾的趾缝上2寸处。

  按摩法:孕妇坐在沙发或椅子上,腿部伸直,将脚跟放在准爸爸大腿上,准爸爸以大拇指轻轻按压此穴。

  孕期腿抽筋怎么办

  如果你出现抽筋,要把腿到脚跟的部位绷直,然后慢慢把脚趾往回勾。虽然这样做很不舒服,但却能减轻抽筋,有助于驱除疼痛。注意一定不要绷脚向下弯曲脚趾,那会让抽筋变得更糟。晚上看电视或吃饭时,可以慢慢地顺着一个方向绕脚踝,接着再朝另一个方向绕。

  抽筋发生时的处理,孕妇需即刻休息,对抽筋的部位轻轻按摩,并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轻轻拉长,因当你将肌肉拉长时,会使肌腱的张力增加,当张力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会将冲动传至大脑,大脑为了避免肌腱受伤会释放讯息放松抽筋的肌肉。拉长肌肉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拉伤肌肉造成二次伤害。

  孕期腿抽筋日常禁忌有哪些

  1.忌过度劳累

  腿部过度运动如长途跋涉、剧烈运动等,使腿部肌群过度疲劳。肌肉紧张度仍未消除,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如乳酸刺激肌肉引发抽筋。所以,在用腿过度时,要用热水泡脚,最好洗热水澡,并按摩双下肢肌肉,减少乳酸堆积,从而避免腿部抽筋。

  2.忌着凉

  小腿肌肉容易受凉,由于寒冷刺激,使腿部肌肉出现痉挛抽筋。因此,要注意腿脚的防寒保暖。

  3.忌长时间保持某种体位

  长时间保持某种体位,如翘二郎腿,腿部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血流瘀滞。当血流瘀滞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腿部肌肉痉挛。

  4.忌睡眠过多

  不要认为睡得越多就越好。睡眠时间过长,会造成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堆积,也有可能诱发肌肉痉挛。

  5.忌穿高跟鞋

  孕妇所穿的鞋子足趾与足跟的高度差距不要太大,可选择平底或外前高后高的厚 底鞋或气垫鞋,并且要有合脚、贴脚的柔软鞋体。

孕妇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