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备孕/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增厚

子宫内膜增厚

   子宫内膜增厚是怎么回事

  子宫内膜增厚即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也称为癌前病变,它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子宫内膜增生有可逆性病变,可能发展为癌。绝大多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仅有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子宫内膜增生有单纯增生、复杂增生及不典型增生3种类型。

  子宫内膜增厚的症状

  子宫内膜增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时间长短不一,周期紊乱等。量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会引发女性贫血。主要症状如下:

  1、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可发病

  子宫内膜增生在任何年龄,青春期、生殖期、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期均可发生。对于40岁以上的老年重度增生患者要警惕癌变的可能。

  2、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增厚的最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紊乱。月经稀发,闭经或闭经一段后出血不止。或者表现为月经淋漓不净,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出血。

  流血期间一般无腹痛或其他不适,血量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会引发女性贫血,急剧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等。因此,更年期女性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月经紊乱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当做更年期正常现象而不予治疗甚至胡乱吃药止血。

  3、不孕不育

  子宫内膜增厚会导致生殖期无排卵功血,所以患者除了阴道流血以外,不孕也是主要症状。

  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

  子宫内膜增厚主要原因是过雌激素的刺激,子宫内膜增生极少发生在正常月经周期的女性身上。当女性处于排卵期,子宫内膜也会相应增厚,这属于正常现象。

  1、子宫内膜增厚异常的原因

  如果卵巢激素紊乱,易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异常,即子宫内膜增值症,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

  在青春期女孩、围绝经妇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某个环节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有不排卵现象,使子宫内膜较长期地持续性受雌激素作用,导致不排卵;在肥胖妇女,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越高,造成持续性雌激素的影响导致;垂体腺的促性腺功能不正常,卵巢颗粒细胞瘤也是持续性分泌雌激素的肿瘤。

  大部分子宫内膜增生症病人发生于更年期或青春期。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多量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以在长时间闭经后出现持续的出血,临床上可能疑为流产,也可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出血时间可达1个月。

  2、子宫内膜正常增厚的原因

  子宫每个月都有一段增后期:约在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历时7~10天,此时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子宫内膜开始修复,内膜逐渐增厚,血管和子宫腺体也随之生长,但此时子宫内膜还是很薄;约从来月经后第15天开始,历时14天左右。此时卵巢中的卵泡已经排卵,排卵后形成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使已增厚的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增大与弯曲,分泌粘液。此时变得厚而柔软的内膜,储备必要的分泌物,随时等候受精卵的着床。

  子宫内膜增厚的危害

  ① 内分泌失调,容颜提前衰老:子宫内膜的增厚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有关,子宫内膜的增生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所导致,容易导致女性脸上长斑和皮肤暗黄。

  ② 影响女性怀孕:卵巢周期中产生卵子分泌雌孕激素导致子宫内膜的血运增强,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增生期内膜,有可能影响到女性的怀孕。

  ③ 大量出血导致休克:子宫内膜增厚在临床上的常见症状是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现象,如果病情严重导致出血量大的话,会导致休克现象。

  温馨提醒:子宫内膜增厚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凡是出现子宫内膜异常增厚的女性,要到医院及时就诊,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不典型增生的原因,作针对性的治疗,彻底治愈,摆脱不孕困扰。

  子宫内膜增厚的检查

  子宫内膜增厚的检查包括B超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诊断性刮宫刮宫检查、宫腔镜检查等。

  病理形态的诊断:

  1、年龄鉴别:内膜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40岁者非常少见。所以对于年轻的女性,特别是切盼生育的妇女,如果刮宫材料不能肯定见到间质浸润的特点,虽有腺体明显增生及细胞异型性,仍不倾向于子宫内膜增厚的诊断。

  2、药物治疗的反应: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有助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前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敏感,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其内膜即有明显逆转,而且用药剂量也可偏小。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所用孕激素剂量须要增加并且须不间断的连续应用3~6个月。停药后,虽然可能复发,但多数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缓解后才会复发。而内膜腺癌患者一般对药物治疗反应慢,并需要更大剂量才能使内膜有转化反应。一旦停药亦有很快复发的特点。所以药物治疗的反应可作鉴别诊断的参考。

  检查项目:

  1、宫腔镜检

  利用宫腔镜观察宫内膜的外观看到内膜情况,且可在直视下进行刮宫术或负压吸引。

  2、血清激素测定

  B超检查或腹腔镜检查,以了解有无多囊卵巢。

  3、X线或CT检查

  垂体蝶鞍及眼底视野的检查,以便除外脑垂体瘤。

  4、基础体温测定

  可以了解有无排卵/根据体温上升的弧度以及上升后维持时间的长短了解黄体的功能是否健全。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其他两类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须予以鉴别。同时尚需注意与早期子宫内膜腺癌相鉴别。

  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

  中内膜增厚的治疗,要根据不同原因,对症治疗。查看是否存在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然后做针对性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不典型增生的原因,是否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上述任何情况者应作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即可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及复杂增生

  1、年轻患者采用促排卵治疗:年轻患者多为不排卵性功血,应测基础体温,确为单相不排卵者,可采用促排卵治疗。促排卵药物有舒经酚及绒促性素,一般多用于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氯米酚用量50~100mg,1次/d,周期第5~9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也可延长2~3天。

  2、生殖期女性刮宫治疗:一般刮宫一次即可控制出血,如刮宫后仍有出血,应行宫腔镜检及B超以除外黏膜下肌瘤或其他器质性病变,生殖期也可能有不育并临床表现为不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则按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

  3、绝经过渡期:常属不排卵功血,若刮宫止血后月经稀发且血量多或流血时间长,则每两个月周期性孕酮治疗,共3个周期后随诊观察。

  4、绝经后期:应询问是否用单纯雌激素替代疗法,刮宫后可暂停替代疗法或加用孕激素。孕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

  根据增生类型治疗:

  内膜不典型增生:

  1、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期,子宫切除:既然年龄是内膜增生恶变的主要高危因素,对于这一组年龄患者以切除子宫为宜。

  2、年轻或生殖期盼生育者,药物治疗:不典型增生是潜在恶性的癌前病变,如果不治疗,20%将发展癌,但癌发生在年轻患者较为少见,而且,对年轻及生殖期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故可选择药物治疗,以保留生育机能。

  子宫内膜增厚吃什么好

  子宫内膜增厚者要禁忌寒凉、酸辣、油腻的食品,气血虚者平时必须增加营养,可多吃木耳、牛羊肉等。

  葱白除风散寒,疏通肝经,食之有益,所以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可以多吃。另外木耳有和血之功,亦可多食。

  益母木耳汤做法:

  木耳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此汤能养阴清热、凉血止血,对于产后恶露不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准备食材:益母草50克、黑木耳30克、白糖30克。

  步骤1:益母草用纱布包好,扎紧口。

  步骤2:黑木耳水发后去蒂洗净,撕成碎片。

  步骤3: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药包、木耳。

  步骤4:煎煮30分钟,取出益母草包。

  步骤5:放入白糖,略煮即可。

  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忌吃食物:

  1、寒凉食品。尤其是行经前后,尤须注意进食过热的汤、菜,生冷食物均属禁忌。

  2、酸涩辛辣物。易导致瘀气滞血,应予避免。辛温发散,利于行通,可食:但不宜过多,因辛辣刺激过甚,疼痛亦会加重。

  3、肥厚油腻品。易于滞瘀,少食为好。清淡疏利之品较为适宜。家禽家畜、蛋乳、鱼鲜一般均可食用,气血虚少者用以益气养血效果较好。田螺、蛤蚌、蟹、鳖偏凉食,宜少食。过于肥厚之肉品忌食。

  4、少食寒凉物,不吃生食。油菜、荠菜、苋菜、海带、黄瓜、丝瓜、冬瓜、茄子、韭白、竹笋、莲藕均属凉性,在月经前后少食为好,尤不可生食。

  子宫内膜增厚的预防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不宜吃生冷辣的食物,多饮开水,可有效的预防子宫内膜增生。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放松心态,避免精神的长期紧张。规律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忌烟酒;

  2、避免多度劳累,每天工作最好不要超过10个小时;

  3、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月经期间,女性不要久坐冰冷的凳子。注意脚部保暖,春夏之交不要过早暴露双腿、过早穿短裙,穿裙子的话,最好要穿厚羊毛袜打底,以防寒从脚下生。

  4、不宜吃生冷、辛辣、油炸油腻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气血虚者平时必须增加营养,可多吃鸡、牛羊肉。

  5、注意月经情况:如果出现月经不规律,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子宫内膜在1.2cm以内都属于正常。子宫内膜过厚考虑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引起,因此最好进行激素6项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

子宫内膜增厚能自愈吗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