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身粉

  什么是爽身粉

  在夏天,爸爸妈妈给宝宝洗完澡,擦干身子后,会给他全身擦爽身粉,让宝宝的皮肤保持清凉干爽。爽身粉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身体的干燥清凉。

  爽身粉的种类

  按照其主要原料,常见的爽身粉,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以滑石粉为主要成分

  由于成本原因,滑石粉是爽身粉是最早被使用的,也是最常用的原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身体的危害性逐步显现出来,例如,滑石粉一旦被摄入人体,是否会存在潜在的致癌作用,到今天也没有定论。因此,使用时要谨防被宝宝吸入,或接触外生殖器。(这对女宝宝尤其重要)。

  2.以玉米粉为主要成分

  由于以滑石粉为原料的早期产品对身体有诸多不利,所以本类产品问世了。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原料是纯天然的,既满足了本类产品的功效,又安全无毒。

  3.以松花粉为主要成分

  所谓松花粉,其实就是松树的花粉,其巨大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早在千年之前就被人们所了解。本类产品最初在江苏地区开始使用,由于市场反响不错,近年来也逐步向其他地区普及。实践证明,本类产品效果良好,(尤其对宝宝的湿疹有显著作用),且对人体没有伤害。但是,本类产品的价格较高,这在一定能够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推广。

  4.以珍珠粉为主要成分

  在我国,对珍珠粉的应用,有着悠久历史。明代《本草纲目》对珍珠的特性与作用作了详细的介绍。人们通过现代的检测技术,确认珍珠粉中含有多种对人的皮肤具有修复和呵护作用的蛋白质。所以,以珍珠粉为原料制造的爽身粉,可以给小朋友娇弱肌肤以最温和的滋润和保护,祛痱止痒,保证皮肤健康与清爽。

  如何挑选爽身粉

  上文介绍了4种主要类型的产品,那么,家长该如何选择呢?

  1.原料要安全

  目前,商场上爽身粉的主流产品是以滑石粉为原料的爽身粉,它以价格低廉而易被大家接受。它的硬度很低,且经过研磨,质地已经十分细腻了,对皮肤的物理伤害非常小。但是,有的厂家可能会含有石棉,这是一种致癌物质。故各位父母要小心选购,相反的,推荐使用松花粉或珍珠粉制造的爽身粉。因为这2者是纯天然的原料,食药两用,不但对宝宝的皮肤和身体安全无害,还可以滋润和保护宝宝的肌肤。

  2.液体爽身粉

  此外,爸爸妈妈还可以选择液体类的爽身粉,其最大优势在于使用时没有粉尘,提高了安全系数。但本类价格较高。

  3.关注添加剂

  在挑选爽身粉时。还应当关注它的添加剂,看看这些添加剂是否对宝宝身体有害,是否会造成宝宝过敏等。

  爽身粉怎么用

  除了了解爽身粉的分类和它们各自的特点外,爸爸妈们还有必要了解该如何使用爽身粉。

  1.防止扬尘:选择一个距离宝宝比较远的地方来倾倒爽身粉,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飞扬的粉尘被宝宝吸入而影响其健康。在风速快的地方,不宜使用,以免扬起粉尘。

  2.动作轻柔:给宝宝扑粉时,要用粉扑进行。动作要尽可能轻柔,千万别把爽身粉弄到宝宝眼睛,耳朵和嘴巴里。

  3.妥善保管:使用后及时盖好盖子。把它放置于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

  4.宝宝专用:婴儿有他们自己专用的爽身粉,不可以与成年人混用。

  5.其他:不要在较大的孩子面前给小宝宝扑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孩子们模仿大人的行为。

  使用爽身粉的注意事项

  爽身粉给宝宝皮肤清凉与干爽,但是使用它要注意很多事情。

  1.使用前先清洁

  使用爽身粉前,首先给宝宝洗澡早再擦干身体。否则,汗水和粉末会结成若干微小颗粒,这些小颗粒会划伤皮肤。会损伤肌肤。

  2.涂抹易患部位

  以粉扑蘸取爽身粉,轻柔地涂擦于宝宝全身。重点位置是脖子,腋下,臀部,和腹股沟等。遇到宝宝皮肤上的褶皱,要把褶皱拉平再扑粉。千用量不宜过多。

  3.男女有别

  不同性别的宝宝,使用爽身粉得原则不同。对于女宝宝来说,大腿内侧,外生殖器,腹股沟等部位最好不要使用爽身粉。(因为大部分爽身粉含有滑石粉的成分,具有强烈刺激和潜在的致癌作用)。

  4.破损禁用

  无论哪种类别的爽身粉,都不要用在有伤口或溃烂的皮肤上。因为爽身粉所含成分既是再安全,也对身体有刺激性。

  爽身粉和痱子粉的区别

  夏天到了,爽身粉和痱子粉都是宝宝平安度夏的常用品。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 从成分上看

  痱子粉含有滑石粉、香料,升华硫、薄荷脑和水杨酸;爽身粉则由滑石粉(有的品种已经被玉米粉、珍珠粉等取代)、硼酸及香料等组成。

  薄荷脑和水杨酸是痱子粉的原料,爽身粉不含这些物质,所以它对皮肤相对温和;而爽身粉的重要成分硼酸,在痱子粉中绝对不准使用的。

  · 从功效上看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具备吸汗爽肤,保持干爽之功效。但它们在功效上也有诸多差异。

  爽身粉以吸汗,干燥和凉爽皮肤为主,并没有祛痱止痒的功效;痱子粉用于痱子的预防,并可以抑制其复发,同时兼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婴儿屁股红可以擦爽身粉吗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