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月子/产后疾病/妊娠糖尿病后遗症

妊娠糖尿病后遗症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后遗症

  大部分在妊娠期间才检查出糖尿病的女性,产后能血糖能够自行恢复正常,如果产后3个月内血糖仍然偏高,则表示妊娠糖尿病并未康复,也就是通俗说法——孕期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后遗症。

  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妊娠糖尿病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孕前即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怀孕;一种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可自行康复的是第二种情况妊娠糖尿病。这种妊娠糖尿病虽然是一种代谢疾病,但只要饮食作息得当,病情是可以控制调节的,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如不能恢复正常,需要立刻就医诊治。但这类妊娠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已恢复正常,在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也会大大增加,同时胎儿未来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妊娠糖尿病后遗症的危害

  妊娠糖尿病产妇最好在产后的6周到3个月之间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重新评估糖耐量的情况,及早发现糖尿病。在产后,如果没有自行恢复正常血糖,那么则需要就医。

  对产妇的危害

  1、产妇产后糖尿病

  国外长期跟踪研究显示,妊娠糖尿病30年后,几乎80%的女性最终成为糖尿病。专家建议,产后每年都要做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注意饮食结构合理和加强锻炼,注意运动并保持合理的体重。

  2、产褥期疾病的发病率高

  可能因子宫过度膨胀而使得子宫收缩不良,产后出血发生率随之增高,故应积极预防产后出血,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宣教并指导母乳喂养,向家属及产妇解释新生儿的吸吮有利于子宫收缩。

  3、感染

  产后感染的概率增大,尤其是白色念珠菌感染阴道。应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皮肤清洁。

  对胎儿的危害

  1、新生儿并发症

  新生婴儿并发症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或黄疸病,严重者可导致脑部受损。

  2、臂神经丛断裂

  臂神经丛会经过人体的脖子及手臂等部位,在把胎儿从产道拉出的过程中,如果过度使力,胎儿的臂神经丛就会断裂,如此一来,手臂就无法举起,也无法挥动,若不妥善治疗,可能会造成终身遗憾。

  3、低血糖

  由于母体血糖过高,刺激胎儿胰脏分泌胰岛素,出生后脐带剪断,胎儿失去了母体供应的糖分,但此时胰脏仍继续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从而造成新生儿低血糖,尤其出生后2-4小时最明显。

  在分娩前,准妈妈就应就必须先让医护人员知道,医护人员在婴儿房会随时替宝宝测量血糖值,为宝宝打点滴补充血糖,直到宝宝血糖恢复正常值。

  4、新生儿糖尿病

  医学上把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糖尿病称为新生儿糖尿病,但发病率不高。以1型糖尿病为主,这类患儿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

  5、其他疾病发病率高

  其先天性肥胖的几率很高。子代出生后的远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都比正常妈妈所生的孩子要高。

  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后遗症

  1、及时诊断出孕期妊娠糖尿病

  适当处理妊娠糖尿病可减低以上严重并发症之出现。大部分患者并没有任何表面的征象。当怀孕期出现一些有关糖尿病异常时才需作出处理,但有可能来不及有效地减少或预防所有风险。因此及时作出诊断十分重要。

  2、孕期和产后合理饮食

  饮食疗法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

  (1)每日适当限制总热量。

  (2)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3)增加蛋白质的供给。

  (4)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5)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足供给。

  (6)限制钠盐的摄入。

  (7)少食多餐。

  3、产后复查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三个月,可以去医院做一个糖耐量实验,如果检测结果不正常,那就说明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妊娠期糖尿病了,而是糖尿病,需要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因人而异接受具体的治疗。如果糖耐量检测结果正常,则说明糖尿病症状已经消失,患者只需要每年定期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

  曾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在产后要做到“三保持”:

  (1)保持理想的体重。

  (2)保持规律的饮食、运动习惯。

  (3)保持每年定期监测空腹、餐后血糖的习惯。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产后护理

  1、新生儿护理

  所有新生儿不论孕周及体质量,均按早产儿护理,加强保暖,生后即喂葡萄糖水,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低血糖症状(呈安静昏睡、不易激怒状态)。若口服葡萄糖低血糖未能纠正,应静滴葡萄糖,并监测血糖变化。因新生儿出生后体内大量红细胞破坏,胆红素产生增加,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出现早,黄疸重及消退时间延长,故应常规检查。

  2、健康教育

  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将来患糖尿病机会逐年增加,故产后应控制饮食,调整食物结构,参加积极有益的运动,控制体质量,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发生,应加强随访与指导。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