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

  果汁对宝宝身体的益处

  新鲜水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碳水化合物等丰富营养,而且味道甜美。对于未能进食粗大颗粒食物的婴幼儿来说,饮用新鲜果汁的好处非常多。除了方便喂饮外,最主要的是能给宝宝提供丰富的营养。

  果汁溶解了水果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果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是人体摄取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维生素C是很好的抗氧化物质,能防止毛细血管脆化、牙龈出血,并能增强婴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如预防感冒。维生素C还可使铁的吸收提高2—3倍,有助于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

  此外,果汁中还含有维生素B1、β-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天然活性物质,以及在其它食物中很少存在,仅在水果中独有的各种有机酸类。可见,果汁在维持人体酸碱平衡、调节胃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常饮用果汁还能防治便秘,增进食欲,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非常有益。

  果汁的制作过程

  1、选择时令水果:爸妈不必以维生素含量的高低作为选择水果的标准,对宝宝而言,新鲜的时令水果才是最好的选择。春天的草莓、樱桃、橘子,夏天的西瓜、蜜桃,秋天的梨、苹果,冬天也可以选择苹果、橘子等水果。

  2、准备用具:小刀、纱布、碗、小勺、榨汁机。

  3、清洗

  (1)用具的清洗:所有的用具都应该先用流动水清洗干净,然后在开水中煮或浸泡5分钟。

  (2)水果的清洗:用洗涤灵将水果表面的灰尘、残余农药洗净(对于特别难清洗的水果,如草莓,要用小刷子仔细清洗);然后在清水里浸泡5分钟;最后在流动水下冲洗一遍。

  4、榨汁:对于草莓、樱桃、西红柿、葡萄等容易榨出果汁的水果,可以用双层纱布包住果肉,用手挤压出果汁。如果是苹果、梨等果肉较硬的水果,可以切成小块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将榨出的果汁和适量的白开水冲兑,一杯鲜果汁就做好了。

  给宝宝喝果汁的误区

  1、拿果汁当水喝

  国外早有对此病的记载,称为果汁综合征。患儿摄入过多果汁等含钠低的饮料,不仅可引起低钠血症和脑水肿,也是两岁以下婴儿营养不良和无热惊厥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喝些果汁固然对宝宝身体健康有好处,但绝不能让它影响甚至代替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饮水。进餐前,父母不应让孩子饮果汁,否则会影响食欲,尤其是在夏天,一般每天以不超过300毫升的果汁摄入量为宜。

  2、将果汁等同于新鲜果蔬

  有的爸妈认为只要给宝宝喝足够量的果汁,即使宝宝挑食,不肯吃蔬菜,或者宝宝嫌麻烦不吃水果,也没关系,果汁可以替代水果和蔬菜,给宝宝提供营养。其实不然。

  首先,如果不是自榨的果汁,买来现成的果汁中一般都含有各种添加剂,如色素剂、防腐剂等,不可与新鲜果蔬相提并论。即使是自己动手鲜榨的果汁,由于缺乏必要知识或习惯使然,固体残渣往往浪费掉了。然而,果蔬汁与水果蔬菜相比,其最大不足恰恰在于它的纤维素的严重缺乏。食物纤维素作用良多,被医学界称为第七营养素”,它可以促进宝宝消化,防止宝宝便秘,还可以防止热量过剩,控制肥胖等。因此,专家建议给宝宝喝果汁的同时,也要让宝宝吃固体残渣,以吸收更多纤维素。

  3、将果汁过度加热

  不少妈妈有将水果榨汁温得很热后给宝宝饮用的习惯,特别在冬季更是如此,殊不知,水果在榨汁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维生素,而过度加热则加剧了这种对维生素的破坏程度,因此,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果汁不宜加热,常温或冷藏后食用更有营养。

  4、喝完果汁不漱口

  有的妈妈在给宝宝喝完果汁后,常常不注意给宝宝清洁口腔,这很容易对宝宝的口腔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每次给宝宝喝完果汁后,特别是临睡前,妈妈应给宝宝喝少许白开水,以帮助宝宝清洁口腔。

  果汁食谱

        1、西红柿汁——西红柿200克、苹果200克(或取西红柿、青椒各30克,芹菜100克),制作时,不要把西红柿的皮剥去,因为其中维生素C和矿物质的含量很高,对人体健康和皮肤保养作用很大。

  2、橘汁——鲜橘100克、苹果200克、胡萝卜150克,适量凉白开水。对滋润宝宝皮肤、头发,保健眼睛都有显著效果。

  3、胡萝卜汁——胡萝卜一个、苹果一个,将胡萝卜、苹果切成丁块状一起放入食品粉碎机中先以低速旋转60秒,随后加水。能促进宝宝肝、肾的活力与发育。

  4、苹果汁——苹果50克,将苹果及约90毫升冷开水,放入食品粉碎机中搅和即可。使宝宝一天充满活力,小脸儿柔滑红润。

  5、芒果汁——芒果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宝宝的新陈代谢和改善视力,极为丰富的维生素则可以提高宝宝机体免疫力。

  6、葡萄汁——葡萄、苹果、白开水适量。苹果汁和葡萄汁这两种果汁含有大量的天然糖、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有机酸,能促进宝宝机体的新陈代谢,对血管和神经系统发育有益,还能预防感冒。

胃平滑肌瘤喝什么比较好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