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月子/哺乳期/哺乳期用药

哺乳期用药

  哺乳期用药禁忌

  1、中药炒麦芽、花椒、芒硝等,西药左旋多巴、麦角新碱、雌激素、维生素B6、阿托品类和利尿药物,这些药能使母亲退乳。故母亲在哺乳期中不可轻易服用。

  2、青霉素族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新青霉素Ⅱ、新青霉素Ⅲ,氨基苄青霉素等各种青霉素。这类药很少进入乳汁,但在个别情况下可引起乳儿过敏反应,应予以注意。

  3、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磺胺密啶、磺胺甲基异噁唑、磺胺甲氧吡嗪、磺胺脒、丙磺舒、双嘧啶片、制菌磺、甲氧苄氨嘧啶、琥珀磺胺噻唑等。这类药物属弱酸性,不易进入乳汁,对乳儿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但是,鉴于乳儿药物代谢酶系统发育不完善,肝脏解毒功能差,即使少量药物被吸收到婴儿体内,也能产生有害影响,导致血浆内游离胆红素增多,可使某些缺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乳幼儿发生溶血性贫血,所以,在哺乳期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尤其是长效磺胺制剂,更应该限制。

  4、异烟肼(雷米封)。对乳儿尚无肯定的不良作用,但由于抗结核需长期使用,为避免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最好改用其它药物或停止哺乳。服药妈咪如何顺利哺乳

  5、灭滴灭。为广谱抗力药,对乳儿的损害尚未肯定,应慎用。

  6、氯霉素。乳儿,特别是新生儿,肝脏解毒功能沿未健全,若通过乳汗吸入氯霉素,容易发生乳儿中毒,抑制骨髓功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症,应禁用。

  7、四环素和强力霉素。这两种药都是脂溶性药,易进入乳汁。特别四环素可使乳儿牙齿受损、珐琅质发育不全,引起永久性的牙齿发黄,并使乳幼儿出现黄疸,所以也应禁用。

  8、氨基比林及含氨基比林的药物。如去痛片、撒烈痛片、安痛定等,能很快进入乳汁,应忌用。

  9、硫酸阿托品、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等药物在乳汁中浓度比较高,可使婴儿听力降低,应忌用。

  10、抗甲状腺甲药物甲基硫氧嘧啶,可以由母及子而抑制乳儿的甲状腺功能,口服硫脲嘧啶,可导致乳儿甲状腺肿和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故应禁用。

  11、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常有医生将它开给病人抗感冒。哺乳母亲服此药后,可致乳儿呕吐、皮疹和尿潴留,禁用。

  12、哺乳母亲患了癌瘤,应停止哺乳,否则抗癌药随乳汗进入乳儿体内会引起骨髓受抑制,出现颗粒性白血球减少。

  13、需用抗凝血药时,不能用肝素,以免引起新生儿凝血机制障碍,发生出血。以用双香豆素乙酯为宜。

  14、皮质激素类、黄体激素类、新生霉素和呋喃呾啶应禁用,否则使乳儿发生黄疸或加重黄疸、溶血等。

  15、哺乳妇女应禁止过量饮酒和吸烟、大量饮水、喝啤酒,禁用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速尿等)和作用猛烈的泻药。

  16、水杨酸类药物在产前服用,可使产妇的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增多,新生儿也发生出血。若在哺乳期服用,则可使哺乳婴儿出现黄疸。故应慎用。

  17、溴化物是通过血浆进入乳汁,哺乳期服用此药,婴儿可出现嗜睡状态,有的婴儿还出现皮疹。

  18、镇静药中如苯巴比妥、阿米妥等通过血浆乳汁屏障后,在婴儿肝脏有脑内浓度较高,长期用药时一旦停药则婴儿可出现停药反应,表现不安定、睡眠时有惊扰、过多啼哭及抖动等。安定也可通过乳汁,使婴儿嗜睡、吸水力下降,因婴儿排泄药物较慢,此种药物作用可持续一周之久。故哺乳期妇女不可服用镇静药。

  19、缓泻药应忌用。迄今还没发现服药后既不被吸收又能改变大便性状的理想药物,象较常用的鼠美季皮等缓泻药必可转移到乳汁使婴儿腹泻。

  20、口服避孕药可有1.1%的药量移向乳汁,但已失去避孕药中雌激素的活性,对哺乳儿无直接毒性反应。可是药物能直接作用母体,使母乳分泌减少,并影响母乳成分,使母乳中蛋白质、脂肪、钙质减少。因此,哺乳期不宜服用避孕药。

  哺乳期用药注意事项

  因为乳母用药,药物可能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所以乳母用药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有些药物对宝宝是安全的,有些药物却会产生不良甚至非常严重的反应,如病理性黄疸、紫绀、耳聋、肝肾功能损害或呕吐等,所以,哺乳妈妈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需要用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2、应给予最低的有效量:乳汁中药物浓度和服药剂量有关,所以乳母用药给予最低的有效量,这样尽可能降低乳汁中的药物浓度,以减少对宝宝的影响。

  3、不应随意中断哺乳:一般来说,乳汁中的药量很少超过摄入量的1%~2%,一般不至于给宝宝带来危害。所以服用的药量不大或药物副作用不太大时,不应中断喂奶。

  4、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如果哺乳期需要用药,而且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应在哺乳后立刻服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最好间隔4小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婴儿吸入的药量。

  哺乳期用药原则

  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征求一下医生的意见。用药时,能局部用药的就不要全身用药,能用中药治疗的就不要用西药,能口服的就不要打针,能用老牌药品的就不要用刚研制出的新药。在服药时应与医生商讨关于母乳喂养的相关问题。如果必须短时间内应用某些药物,对孩子的危害又较大,可暂停母乳喂养。若患有恶性肿瘤、精神病、甲亢等慢性或严重疾病时,则应停止母乳喂养。

  温馨提示:乳母不应服用避孕药

  避孕药中含睾丸酮、黄体酮以及雌激素类衍生物等,这些物质进入妈妈体内,会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导致分泌的母乳达不到宝宝的需求。并且避孕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使男婴乳房变大及女婴阴道上皮增生。所以哺乳的妈妈不宜采取药物避孕的方法。

  哺乳期应忌哪些中药有些中药产妇吃后会有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增强体质,促进子宫收缩和预防产褥感染。但是有些中药却应忌用。坐月子期间一定要忌用大黄,因为该药不仅会引起盆腔充血、阴道出血增加,又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婴儿吃了此奶还会造成泻肚。另外还有一些药有回奶作用,如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哺乳的母亲也要忌用。

  妨碍母乳分泌的主要药物有哪些

       1、生物碱代谢药:能够影响泌乳素的产生,从而抑制泌乳。

  2、止痛药:一切普通止痛药,如可卡因、安乃近都应避免使用。因为这些药物会通过乳汁分泌出来给婴儿造成伤害。可以选择扑热息痛等来代替。

  3、镇静药:如果乳母服用了安定、巴比妥等镇静药后,会加重婴儿肝的代谢负担,而且药物易于蓄积在婴儿体内。此外可引起婴儿的困倦和嗜睡。

哺乳期打针治疗多久后可以喂奶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