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间期出血怎么办

  <方一>

  熟地黄150克,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熟地洗净,捣烂后和南粳米、冰糖人沙锅内,加井水煮成稀粥,日2--3次,温服。

  本方适用于肾阴虚经间期出血。

  <方二>

  绿豆50克,薏米30克,猪大肠250克。将大肠洗净,绿豆、薏米浸泡洗净,装入肠内加水少量,两端扎紧,入瓦罐内加水煮熟烂服。日1剂,连服7--8天。

  本方适用于湿热所致经间期出血。

  <方三>

  紫珠菜200克(干品减半),鸡蛋4个。将紫珠菜洗净,与鸡蛋同放人瓦锅内加水煎煮,待蛋熟去皮,再煮几小时,使蛋色变黑。每服鸡蛋1个,日2次连用100个为一疗程。

 

  本方适用于血瘀所致经间期出血。

查看详情

备孕期出血怎么办

经间期出血要怎么治疗

  1、对于经间期出血最重要的是找到病因,针对器质性疾病或非器质性疾病进行对症治疗。排卵期出血较多或影响受孕者可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口服避孕药,每日1片,连用21日,或采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

  2、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经间期出血主要治疗方法是黄体支持,从月经来潮第14天开始补充孕激素,连续用12~14天。

  3、如为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病变等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经间期出血需要积极治疗病因。

  4、剖宫产瘢痕处憩室导致的经间期出血目前无有效药物,症状轻者可定期随访,出血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查看详情

经间期出血怎么调理

  一、茯苓炒三丝

  材料:金针菇150克,胡萝卜100克,茯苓30克,香菇20克,姜片、葱段各少许。

  调料:盐、鸡粉、料酒、水淀粉、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1、金针菇洗净去根部,香菇洗净切丝,胡萝卜洗净切成丝,备用。

  2、锅中注水烧开,放入茯苓、香菇丝、胡萝卜丝,煮约1分钟至其断生,捞出备用。

  3、热锅注油,倒入姜片、葱段,爆香,放入金针菇、茯苓、香菇、胡萝卜,炒匀,加入盐、鸡粉炒匀调味,淋入少许水淀粉勾芡即可。

  营养功效:本品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适宜脾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食用。

  二、白术陈皮粥

  材料:水发大米150克,白术、陈皮各适量。

  做法:1、砂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洗净的白术、陈皮,放入洗好的大米,拌匀,烧开后用小火煮约30分钟至熟,捡出白术、陈皮。

  2、关火后盛出煮好的粥即可。

  营养功效:本品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适宜脾气虚的经间期出血患者食用。

  三、枣参茯苓粥

  材料:水发大米150克,红枣20克,茯苓10克,人参片7克。

  调料:白糖适量。

  做法:1、砂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洗净的大米,轻轻搅拌片刻。

  2、放入红枣、茯苓、人参片,搅拌匀,使材料散开,烧开后用小火煮约40分钟,至米粒熟透。

  3、撒上适量白糖,搅拌匀,用中火再煮片刻,至糖分溶化即可。

 

  营养功效:本品具有补气养血、利水渗湿的功效,可用于经间期出血者。

查看详情

经间期出血反复出现怎么办

  你的情况看,反复的排卵期出血,认为是与雌激素水平比较低有很大关系的,还可以见于宫颈炎,宫颈糜烂,如果患者出现了肚子疼痛,阴道出血,白带增多,影响了正常的生活。需要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并对症治疗。

查看详情

经间期出血吃什么药

  应该要根据症状病根的不同,对症下药:

  西医治疗:已烯雌酚0.25-0.5nmg/日,排卵前3天开始服用,血止后1~3天停药。

  中医治疗:

  1、肾阴虚:经间期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生山药,茯苓各15克,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0克。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2、湿热内蕴:经间期阴道出血,色红、质黏,或带下夹有血丝,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秽臭,胸脘痞满,口中黏腻,口苦心烦,纳差,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

  治法:清利湿热,调经止血。

  方药:白术、生苡仁、川牛膝、樗根皮各15克,黄柏、泽泻、车前子(包)各10克。

  中成药:固经丸。

  3、血淤: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小腹疼痛拒按,情志抑郁,舌质紫黯或淤斑淤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淤,调经止血。

  方药:生地15克,赤芍、桃仁、当归、丹皮、枳壳、龟板(先煎)各10克,三七粉(冲)1.5克。

  中成药:血府逐淤丸。

  建议不要自己随意猜测用药,要咨询过医生了解病因再用药,一旦用错药对身体也是不好的。

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