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烧心

  什么是孕期烧心

  很多准妈妈都在怀孕后第一次经历烧心的感受,这种感觉就像是胃里面装了刚烙好的铁一样。胃灼热、烧心严重影响孕妇的饮食、睡眠以及情绪,并且,随着孕程的增加,这种感觉不但不减,还越来越严重。

  孕期烧心,即胃酸过多、反酸,是孕妇生理变化所引起的一种症状。烧心感常常由胸骨底部延伸到咽喉下方,感受强烈,严重影响孕妇的日常饮食和作息。很多准妈妈在怀孕后期,烧心的同时还伴有肠胃不适,而这种不适感会在分娩前不时出现。

  孕期烧心怎么回事

  怀孕后期,孕妇常常会感觉到胸骨后、心窝处出现灼热感或烧灼疼痛,有时还会上升到喉咙口。这样的灼热感通常发生在睡眠后,由坐立变为卧躺时,或是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时等。

  1.饮食方面

  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常常会使灼热感加剧,并伴有反胃、腹闷等症状。

  2.腹部受压增加

  ·怀孕后,子宫压迫腹腔,腹部受压增加易导致食管返流,酸性物质刺激胃粘膜,因而产生灼烧感。

  ·躺卧时,腹内横膈抬高;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时,腹部压力升高,都会引起灼热感的产生。

  3.雌激素刺激

  另外,孕中晚期,雌激素分泌的增加会影响食管蠕动,从而抑制胃内物质的清除,使得返流性食管炎更加严重。

  孕期烧心怎么办

  虽然孕期烧心是无法避免的,但准妈妈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轻烧心的难受程度。

  1.合理进餐

  (1)进餐不要过饱,以免给胃造成压力,使横膈抬升,要做到少吃多餐,咀嚼充分。最好睡前2-3小时进餐,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食物。

  (2)烟酒,碳酸饮料,咖啡,巧克力,酸性食物(包括橘汁类饮料和水果、西红柿、芥末、醋等),肉类熟食,薄荷类食物,辛辣、油炸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都不适合吃,因为这些食品都很容易引起肠胃的不适。

  (3)可随身携带口香糖,进餐后嚼一片,增加唾液的分泌,从而中和胃酸。

  2.睡觉时垫高上身

  准妈妈睡觉时不妨用枕头垫高些上半身,以身体与床面呈10-15度为宜,这样能缓解返流症状。不过,切忌将整个上半身都抬高。

  3.服装宽松

  衣着以宽松为主,不仅舒适,而且可以减轻返流症状。因为过紧的衣服会勒着腰部和腹部,给腹部以压力。

  4.切忌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大家公认的。此外,吸烟还会增加胃酸分泌,加剧食物返流,从而使烧心更厉害。建议有吸烟习惯的孕妈咪在怀孕前就应该戒掉;在孕期无法戒除烟瘾的妈咪应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孕期烧心吃什么好

  孕期灼热烧心时,不妨吃以下食物缓解症状:

  1.生姜水。或是用陈皮泡水喝。

  2.熟花生米。煮熟的花生米含高蛋白和高脂肪。

  3.红萝卜。属于碱性食物,有中和胃酸的作用。

  4.小苏打水。同样是碱性饮料,有中和的作用。

  5.抗酸药物。与碱性食物的原理相通,中和过多的胃酸。

  6.红糖拌番茄。将新鲜番茄放入沸水中烫一圈,捞出剥皮。切成薄片,撒上适当红糖搅拌即可食用。

  给胃降火的饮食要求

  1.亲近养胃食品

  (1)牛奶。孕妇可以多喝牛奶,因为牛奶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但切忌空腹喝牛奶,以免造成胃胀气。喝牛奶之前,不妨进食些淀粉类食物,比如饼干和馒头等。

  (2)面食。面食的养胃效果很好,可以用面食当主食。

  (3)健胃食物。像红枣、豆腐、白菜、胡萝卜、山药和莲子等都是健脾食物,可适当多吃。餐后喝一杯水,对胃管返流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疏远伤胃食品

  (1)咖啡因。浓茶、咖啡、巧克力中含有的咖啡因容易造成食道肌肉松弛,加剧胃灼热感。

  (2)高能高脂食物。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因为难以消化,常常在胃里停留很久,为了减少食道返流的可能,应尽量少食。

  (3)酒精,碳酸饮料。酒精、碳酸饮料对胃黏膜的刺激大,易导致腹胀,高酒精还会影响宝宝的发育,也应少喝。

  (4)辛辣刺激食物。辛辣性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也会对孕妈妈娇嫩的胃造成影响,应该远离。

  3.注意日常饮食,给胃降火

  每次进食不要过多,也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或饮料,以免给胃造成压力,使横膈抬升。进餐后不要立即躺下。

  孕期烧心的注意事项

  1.忌暴饮暴食

  孕妇要避免暴饮暴食,因为这样会使胃里面的食物过多,导致食物返流。

  2.睡前2小时不要进食

  除了睡前2小时不要进食外,饭后的1小时内都要避免躺下,以防身体位置的变化导致食物返流。

  3.忌抽烟喝酒

  抽烟会加速胃酸的分泌,喝酒会刺激胃粘膜。所以,孕妈咪千万要禁烟酒,这样对宝宝的发育也有好处。

  4.饭后两小时不运动

  进餐后立即运动会加重胃的灼热感。所以,孕妈咪一定要找准合适的时间运动。

孕妇胃酸过多和孕期荷尔蒙有关吗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