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子

  棕榈子

  别名:败棕子、棕树果。

  性味味苦、甘、涩,性平。

  归经:归脾、大肠经。

  入药部位: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H.Wendl.的成熟果实。

  形态特征:果实肾形或近球形,常一面隆起,一面凹下,凹面有沟,旁有果柄根。长8-10mm,宽5-8mm,表面灰黄色或绿黄色,成熟者灰蓝色而被蜡被,平滑或有不规则网状皱纹,外果皮、中果皮较薄,常脱落而露出灰棕色或棕黑色坚硬的内果皮。种仁乳白色,角质。气微,味微涩而微甜。

  棕榈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6-9g。

  炮制:霜降前后,待果皮变淡蓝色时采收,晒干。

  棕榈子的功效主治

  功效:止血,涩肠,固精。

  主治:肠风,崩漏,带下,泻痢,遗精。

  棕榈子的配伍

  1、治血崩:棕榈子、乌梅肉、干姜俱烧存性为末各二两。每服二钱,空心乌梅汤调服。(《古今医统》引《螽斯广育》如圣散)

  2、治肠炎:棕榈子9-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高血压病:棕榈子、筋草、海州常山、牛膝、决明子各9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棕榈子的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及养血。”

  2、《云南中草药》:“滋养,安神。”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