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1-3岁/幼儿生长发育
宝宝如厕训练

  宝宝多大训练大小便

  孩子如果有以下表现,就表示他可以接受如厕训练了。

  1)孩子经常说我可以自己来做”,这表示他想变得更独立。

  2)他已形成自己的排便习惯,比较定时,而且在快要大便的时候会脸红、神情专注。

  3)他能自如地自行穿上裤子和脱下裤子。

  4)男孩子很有兴趣跟他爸爸一起是上厕所,并模仿爸爸的动作。

  5)他的体格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己走到放置便盆的地方,坐在便盆上解决。

  6)他知道尿尿和大便的区别,他可能会在你给他换尿布的时候提到这些。

  7)你可能发现他能较长时间不尿湿尿布,最长能达到3~6小时的持续干爽状态。这显示他的膀胱功能和控制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8)他能理解你的话,并听从一些简单的指令,譬如去把你的小熊拿来。”

  9)他开始能意识到自己需要大小便时的那些感觉,而且能表现出来,譬如样子看起来很不自在、身体蜷缩起来。很快他就能学会在大小便之前告诉你他的这些需要。

  10)如果尿布湿了,他会觉得不舒服,而且会向你抱怨求助。

  11)他可能在每次尿湿之后都会把纸尿裤扯下来,这意味着他可能一天要用上10条纸尿裤。如果真的是这样,简单地计计成本,你就会发觉是时候让孩子学习用便盆解决问题了。

  宝宝如厕训练前的准备

  所谓“有备无患”,就是说在生活中要把事情做好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厕训练也不例外。那么到底我们在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之前,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呢?

  1、事先让宝宝了解什么是如此训练。

  在真正的训练前,如果你已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认识如厕训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训练时整个过程就会相对轻松不少。

  2、训练前便激起宝宝接受训练的兴趣。

  一般来说,小孩总是喜欢在你跟前转,无论你在穿衣服还是在洗澡,甚至上厕所,孩子往往都会寸步不离,在旁边留意着你的一举一动。家长的举动是孩子模仿的蓝本。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学习自己上厕所。

  3、培养孩子对身体功能的自觉意识。

  给小孩换尿布的时候,你要告诉他尿布有多湿。万一小孩在洗澡的时候尿尿甚至拉了大便,你要跟他描述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回事。

  4、提前准备好如厕训练的所需物质。

  (1)便盆:选购一个理想的便盆,要安全、舒适,容易清洗,盆底宽阔,高度适中,一般塑料制品就行。款式不宜太花哨,否则宝宝会分心,只顾观看颜色和图案,而不利于大小便的顺利训练。市面上的便盆大致分有一体式便盆、分体式便盆、高科技便盆三种。

  (2)小内裤:带孩子去商店,让他自己来挑选小内裤,这样能大大提高小孩对如厕训练的兴趣。穿上一条印有他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图案的小内裤,孩子会感觉自己长大了,很是自豪。为了不弄脏小内裤,他自然地会减少“意外”的发生。

  (3)衣服:选择棉质,宽松、吸水性强,易于清洗的裤子。能让宝宝明显地感觉到弄脏后的不舒适感,又比较容易清理,有利于宝宝更快、更好地配合排便训练。训练最好在夏季进行。因为这个季节宝宝穿的少,换洗方便,即使弄湿也好处理,也不必担心着凉。如果宝宝成长到训练最佳时机刚好进入凉爽季节,只要家里照顾的人手多,此时训练也未尝不可。

  男宝宝如厕训练

  孩子如果有以下表现,就表示他可以接受如厕训练了。

  等待适当的时机:研究表明,如果家长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太早,这个过程只会更长。换句话说,无论何时开始,最终完成如厕训练的时间都一样。

  教他先学会坐,然后再站:由于大小便经常一起排出来,所以一开始应该先让你的儿子在大小便的时候都坐下,这样他就能明白两者都应该在便盆里完成。

  让他观察并学习:家里有个乐意示范的男性样板是个关键,如果他愿意,就让你儿子跟爸爸、叔叔或其他家里的男性朋友一起去厕所,观察他小便。

  购买正确的用具:大多数专家建议购买一个便盆,这样你的宝宝可以“宣称”这是他自己的,而且也让他觉得用起来比正常尺寸的马桶更安全。

  让你的孩子适应便盆:在如厕训练一开始,宝宝首先需要习惯于用便盆。先让他知道便盆或儿童马桶圈是他专用的,然后试着让宝宝穿着裤子坐上去。

  给他买些好玩的内裤:让你的儿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如厕训练后的好处上,带他去做一件特别的事:买内裤。

  制定一个训练时间表:让你的宝宝摆脱尿布取决于你的日常时间表,以及是否有其他人照看你儿子,比如保姆。

  让宝宝有时候光光屁股:没有什么能像有时让宝宝光着屁股那样有助于他弄明白什么时候需要上厕所了。

  庆祝宝宝的成功:宝宝不可避免地会出些小意外,但最终他会感受到在便盆中留下东西的乐趣。这时,应该大肆渲染好好庆祝一番。

  如果一开始宝宝没有成功,就一次一次的再试试:跟学其他技巧一样,宝宝用便盆越多,就能掌握得越好。

  增添趣味因子:如果你在进行如厕训练时能运用一点想象力,宝宝就更有可能在整个过程中充满动力。

  进入夜间训练:一旦你的儿子白天能不尿裤子了,你就能开始设计夜间如厕训练的游戏了。

  完全摆脱尿布:当你的孩子准备好完全摆脱尿布时,他已经学到很多了。

  女宝宝如厕训练

  孩子如果有以下表现,就表示他可以接受如厕训练了。

  等待适当的时机:一旦你确定你的女儿已经准备好了,就要注意时机。

  让她观察并学习:在你女儿面前上厕所时别怕羞。宝宝们通过模仿来学习,观察你上厕所是如厕训练很自然的第一步。

  教她坐下擦屁股:你需要教给你的女儿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怎样正确地擦屁股。

  让她夜间保持干爽:等到她已经彻底完成了如厕训练,你就可以开始在早晨和宝宝白天小睡后检查她的尿布湿了没有。

  购买正确的用具:大多数专家建议购买一个便盆,这样,宝宝会感觉这是她自己的,而且也让她觉得用起来比正常尺寸的马桶更安全。

  让你的孩子适应便盆:在如厕训练一开始,宝宝首先需要习惯于用便盆。先让她知道便盆或儿童马桶圈是她专用的,然后,让她穿着裤子坐上去。

  用漂亮的内裤吸引宝宝:让你的女儿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如厕训练后的好处上,带她去做一件特别的事:买内裤。

  制定一个训练时间表:让宝宝摆脱尿布取决于你的日常时间表,以及是否有其他人照看你的女儿,比如保姆。

  让宝宝有时候光光屁股:没有什么能像有时让宝宝光着屁股那样有助于她弄明白什么时候需要上厕所了。

  庆祝宝宝的成功:宝宝不可避免的会出些小意外,但最终你的女儿会在便盆中留下东西,这时应该好好表扬她一番。

  如果一开始宝宝没有成功,就一次一次的再试试:跟学其他技巧一样,宝宝用便盆越多,就能掌握得越好。

  采取一些激励方式:如果你的孩子在如厕训练的过程中开始没兴趣了,你可以考虑提供一些奖品。

  摆脱尿布:当你的孩子准备好完全摆脱尿布时,他已经学到很多了。

  如厕训练的十大成功秘诀

  1、要把孩子视作独立的个体,不能过分强迫他们。

  2、最重要的是耐性。

  3、我跟孩子无论去哪里都会带着一个便盆,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就把它拿出来。

  4、我觉得给孩子找来正确的模仿的对象是特别有效的方法。

  5、我们几乎在每一个角落都放有便盆,从客厅到厨房,从浴室到车子里,一处也没遗漏。

  6、我们大张旗鼓地跟小孩去购物商场,让他们挑选自己的第一条小内裤。

  7、我选择在夏天训练孩子上厕所,结果一切都轻松很多。

  8、我们没有让孩子使用过便盆,他一开始就直接学用抽水马桶“方便”。

  9、我们一开始训练女儿上厕所的时候就让她穿纸尿裤。

  10、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放轻松,毕竟孩子总不能到了15岁还裹着尿布,只要他们准备好了,自然就能转变过来。

  训练宝宝坐便盆的基本步骤

  1)细心观察宝宝排便规律。

  2)让宝宝熟悉便盆。

  3)消除宝宝对便盆的恐惧感。

  4)对宝宝要及时鼓励,反复强化。

  如厕训练男孩和女孩的区别

  这个差别主要应归于下列几个因素:

  1)男孩的神经系统成熟较晚。女孩在18个月大的时候就能掌握膀胱控制力,而男孩则可能要到22个月大之后才有这个能力。

  2)照顾小孩的一般都是女性,所以男孩不像女孩那样经常接触同性成年人,从而缺乏学习的榜样。

  3)对于湿的感觉,男孩的皮肤没有女孩敏感。但不要因为这些普通的数据而却步不前,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发现儿子表现出足够的能力,那么无论他年龄多大,你也可以开始让他进行如厕训练”。

  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的注意事项

  1)要让宝宝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你不能加速这个进程,只能观察和诱导。

  2)让宝宝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排便,你可以给他提醒和建议,但决不能强迫。

  3)用自然而豁达的态度对待宝宝不能自控大小便,这是每一个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由阶段,更不要流露出厌恶的态度。

  4)一旦发现宝宝有要大小便的表示,一定要迅速做出反应,不能拖延,因为宝宝只能自我控制很短的时间。

  5)每当宝宝能自己控制住大小便时,应及时表扬,让他产生一种自豪感。

查看详情

宝宝学走路

   宝宝几个月学走路

  9~10个月的小儿逐步学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1岁时可以独立走步。有的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比以上规律稍早些或稍晚些。为了婴儿的健康成长,不要过早地学走路。父母一定要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发育情况,适当掌握婴儿的走路时间,切不要操之过急。

  宝宝学走路的过程

  5个月:弹跳的皮球。如果你抱着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他会像一个皮球一样在你腿上跳上跳下,而且在大约两个月中,这都是他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

  8个月:努力扶物站立。他会抓着身边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站起来。一旦第一次站立成功了,他就不再满足于规规矩矩地坐着了。随后,他开始练习爬行,练习扶物行走,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去够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

  9~10个月:蹲下起来。婴儿开始学习如何弯曲膝盖蹲下去,和如果站累了怎么样坐下。从站到蹲或坐远不像成人以为的那么简单,这个动作对婴儿来说,是个大工程,而且预示是危险。

  11个月:自由伸展。此时,他很可能已经能够独自站立、弯腰和下蹲。如果抓住你的手,他也可以和你一同走路,但还要经过几周的练习才敢松开成人的手自己走。

  13个月:蹒跚独步。大约有3/4的孩子可以在这个阶段摇摇晃晃地自己走了,但也有些孩子直到16个月才能自己走。

  14个月:熟练的走路SHOW。能够独自站立,蹲下再起来,甚至有的能够倒退一两步拿东西。

  15个月:自由地游走。大部分孩子能够走得比较熟练,喜欢边走边推着或拉着玩具玩。

  怎样教宝宝学走路

  教宝宝学走路的三个步骤

  首先,在婴儿初学走路时,为防止摔倒,应选择活动范围大,地面平,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学步。如冬季在室内学步,要特别注意避开煤炉、暖气片和室内锐利有棱角的东西,防止发生意外。同时要给婴儿穿合适的鞋和轻便的服装,以利活动行走。

  其次,在婴儿学步时,父母应注意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因怕摔就不练习了。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教。初学时应每天安排时间陪着学步,并注意保护,这样有利于婴儿更快学会走路。

  此外,初学时,可让婴儿在学步车里学习行走,当步子迈得比较稳时,父母可拉住婴儿的双手或单手让他学迈步,也可在婴儿的后方扶住腋下或用毛巾拉着,让他向前走。锻炼一个时期后,婴儿慢慢就能开始独立的尝试,父母可站在面前,鼓励他向前走。初次,他可能会步态蹒跚,向前倾着,跌跌撞撞扑向你的怀中,收不住脚,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重心还没有掌握好。这时父母要继续帮助他练习,让他大胆地走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熟能生巧,会越走越稳,越走越远,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独立行走了。1岁多时已能走得比较稳了。

  宝宝学走路穿什么鞋

  宝宝学走路应该选择那种前端软(用手可以折来折去的感觉),脚跟处比较结实的鞋子比较有利于宝宝练习以及站稳,那种很软很软的宝宝鞋对学走路的孩子是不利的。还可以选择机能鞋,但一定要选择合脚的产品。过小容易束缚宝宝的小脚丫发育,严重的话甚至造成畸形。过大的鞋子不跟脚,对锻炼宝宝走路也有不良影响。注意鞋子的松紧要适宜,根据宝宝脚丫发育情况,定期更换鞋码。

  宝宝学走路的注意事项

  一些宝宝在学步时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专家表示,父母可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如果宝宝有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恢复正常状态,则不必过于担忧。

  许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容易发生意外就是扭伤,再加上这时候的宝宝通常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细致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来得知。专家表示,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走路是否出现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压一压宝宝腿部各部位,看看宝宝是否会感到疼痛。

  宝宝学走路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第一阶段:父母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第二阶段:训练宝宝学习蹲站的方式为父母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第三阶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

  第四阶段: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第五阶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但倾斜度不要太大,让宝宝从高处走向低处,或由低处走向高处,此时父母须在一旁牵扶,以防止宝宝跌下来。

  宝宝摔倒后不愿意走路怎么办

  1、让她愉快地独自走路,不要硬叫她独自行走。需知愉快的心境是学习所必须的,我们大人也一样。她如果不想走,你硬叫她走,她不高兴走,会产生逆反心理,索性蹲下不走了。

  2、把走路不当一回事,在生活中,让她在极短距离内拿来一样东西,送一样东西给爸爸,在拿的路上,可以扶东西,可以爬行,不批评,不硬拽,让她轻松的情景中完成独走的任务。

  3、由于她摔过跤,所以她很怕再摔跤,以致不愿独自行走。这次一定要尽量小心,让她在走路时不摔倒。可以牵她一只手、可以让她牵你一个指头、可以让她走一会儿扶东西、可以让她蹲下,待她平衡掌握好了,再完全放手,只在一旁保护,就可以了。如果这次再学习独走,不摔跤了,她就会有自信心,愿意一个人走了。

  4、孩子13个月,还不能独走自如,你也不必太着急,因为极大多数儿童要到15个月才独走自如呢!很可能你会把这种焦急的心情向她表露,甚至还会批评,生拉硬拽,这就适得其反了。

  5、孩子在短距离内走路时,没有要扶,没有要牵手,也没有跌倒,完成一次任务(比如拿一样东西、送一样东西)后,要大大表扬,这可建立起她的自信心,她一定会愿意试一试在较长的距离中独自走路,这样,慢慢地,她就会完全独自走路了。

  宝宝学走路的好处

  1、完善平衡协调功能

  爬行时宝宝必须把头、颈项抬起来,胸腹离地,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

  这不仅使手、脚、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锻炼而逐步发达起来,而且爬行是个全身的动作,必须靠手脚运动协调才能爬得好、爬得快,所以也使宝宝身体的平衡协调功能得到完善,从而为以后站立、行走、跳跃打下良好基础。

  2、刺激大脑更聪明

  宝宝学会爬行以后,扩大了视野和接触范围,通过运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了大脑,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对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宝宝吃更多睡更香

  爬行还能提高宝宝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爬行,对宝宝来说可谓是一项剧烈的运动,能量消耗较大,这种活动与坐着相比能量消耗要多1倍,比躺着要多两倍。由于身体能量消耗增多,宝宝就吃得多、睡得香,身体也长得快、长得结实。

  宝宝学走路时的家具布置

  宝宝学步期间,最重要的还是替他排除危险,宝宝的小手不老实,喜欢随意乱抓,他感兴趣的地方都是容易引发危险。

  窗户、阳台:家中的窗户和阳台要有护栏,栏杆间隔缝隙要小些,避免宝宝由于好动发生危险。阳台上不要摆放小凳子,容易使宝宝误爬上,而导致危险。

  家居:所有的家具都不应妨碍宝宝的行走,床沿等部分可以当作宝宝的走路扶手,但宝宝能碰到的地方不要露出棱角来,以免宝宝跌倒时撞击受伤。

  门窗:宝宝容易在开关门中发生夹伤,父母可使用门防夹软垫来避免危险;至于窗户方面,最怕宝宝走到窗边玩窗帘绳,如此容易发生被绳子缠绕造成窒息的危险。

  地板:不要在擦地后让宝宝走路,这样会因路面湿滑而时小宝宝跌倒,最好还是选择铺防滑软垫。

  tips:

  1、给电源插座改善安全套。

  2、把小物体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

  3、收好锋利的物品

  4、端走热水

  5、收好药瓶和塑料袋

查看详情

O型腿

   什么是O型腿

  所谓的O型腿是指两侧对称的膝内翻,小宝宝的小腿通常较短胖,所以其内弓的幅度会看起来更明显。而这种膝内翻的程度,在小朋友走路时会更觉得像O型腿。

  O型腿的判断标准

  在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如两膝存在距离,就说明是有O型腿了。一般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两个指标,判断O型腿的轻重程度。所谓常态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时,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主动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的大小,“O型腿”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为轻度;

  ◆常态膝距在3-10厘米之间的为中度;

  ◆常态膝距大于10厘米的属重度。

  O型腿的四种类型

  一般而言,O型腿依据其成因可分为下列几类:

  1.生理性O型腿

  2.不对称生长所导致O型腿

  3.代谢疾病所引起的O型腿

  4.骨骼发育不良所造成的O型腿

  O型腿的形成原因

  O型腿形成的最常见原因可以分为三类:

  1、发育性因素 在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而出现膝内翻的改变;

  2、失衡性因素 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支配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长期的肌肉力学失衡可以导致关节发生移位,而形成膝内翻。这种关节移位和大家都熟悉的关节错位是完全不同的,关节错位表现为对应的两个关节面发生相对位移而失去正常的对应关系,关节移位主要表现为关节的旋转和关节间隙的异常,在膝关节表现为两脚平行并拢站立时髌骨向内侧旋转,这是膝关节的整体旋转引起的,不是髌骨半脱位,只要关节得到矫正髌骨就会回到前方,在X线正位片上显示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不等宽,内侧间隙明显变窄;

  3、外伤或其他疾病导致的O型腿。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外侧角度的稳定结构,可以随关节的改变做出适应性调整。在一般情况下,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不是形成O型腿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外伤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等破坏了膝关节的稳定也可以导致O型腿,这在运动员比较多见,治疗时一般需要手术修补损伤的韧带。

  O型腿的人,平时站立和走路时,都是腿外侧肌肉用力,内侧用不上力。因此腿部肌肉发育不匀称,往往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形成的腿部肌肉轮廓线就是弯曲的,给人的感觉就是骨头弯曲了。其实并不全部是骨头弯了,只有少数是真正骨头弯了。如果想判断骨头是否弯了,最直接的方法是拍X线正位片。

  并且,部分失衡性O型腿由于同时伴随髋关节的外展移位,会导致双腿间的缝隙别大。

  包尿布会造成O型腿吗

  事实上,宝宝包尿布看似O型腿,但这只是暂时性的现象,父母不必担心。还有人会问,是否太早坐学步车或学走路,容易造成宝宝O型腿?其实顺其自然是很重要的,宝宝都还坐不稳就硬要他坐螃蟹车、学站立甚至学走路,若其躯干及腿的力道还不能承受体重,长期下来,使腿部承受太多的负担,会导致体态扭曲,可能造成O型腿。

  那么平日做父母的能帮小孩什么忙呢?穿着矫正鞋或支架,但必须要针对确定的原因,且需要极长的时间来矫正,家长帮宝宝做适当的按摩复健,也有助于O型腿的改善。若是病理性O型腿应尽速找出原因,改变饮食习惯,可多吃含钙食物、补充维他命D、多晒太阳、勤于运动等方法,都有助于改善。此外,若是腿弯得太厉害时,可考虑以手术来矫正。但大多数的宝宝其腿的弯曲是属于正常范围,不需特别治疗,只要多注意观察即可。

  o型腿必须治疗吗

  对每个小朋友而言,随着不同年龄的成长,为了配合肌肉骨骼的成熟度,小朋友会有不同的下肢型态,一般而言,两岁左右的O 型腿,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好转,因此父母不必太过于担心。

  O型腿的危害

  正常的膝关节,压力是平均分布在关节面上的。而O型腿的人,由于膝关节内翻,身体重量就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关节面上。过度的压力和摩擦力,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面磨损,胫骨平台塌陷,继发骨性关节炎。到年龄大了,就容易出现关节痛,影响到正常的行走活动。

  一、 O型腿影响我们的形体美观

  1、身体两侧的S型曲线被破坏,原本到膝关节应该内收的弧线消失,或者成为向外膨胀的曲线,视觉上就缺乏那种玲珑之美了。

  2、由于O型腿的人,大小腿都是骨骼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导致下肢外轮廓线更加外移。显得胯宽,小腿特别弯。

  3、O型腿由于肌肉分布不匀称,显得大小腿都很弯,这样腿失去了笔直曲线,整个人也少了几分挺拔。

  4、O型腿的人,两条腿之间巨大的缝隙,在视觉上非常不美观。

  5、O型腿的人,由于小腿膝关节下面向外突起比较多,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小腿很短。

  6、O型腿的人,由于大腿曲线变化,从正面看,显得腿短,上下肢比例失调。

  7、O型腿的人,由于身体重量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在行走时,不易保持平衡,容易摇摆,形成鸭子步,步态难看。

  二、O型腿对人心理的影响

  腿部的畸形不仅仅影响体型与健美,对人体健康也有损害。对人们体型的危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O型腿对健康的影响

  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给。由于O型腿破坏了膝关节正常力的分布,使关节一侧所受的生物应力增大,对侧相对减少。天长日久,还会引起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关节活动也受影响,进而易导致骨性膝关节炎。

  O型腿的矫正

  O型腿的矫正方法包括:手术、仪器、夹板、绑腿、锻炼、矫正鞋垫等。

  手术适应于O型腿程度非常重,或者已经并发骨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疼痛的患者。手术的好处是被动治疗,矫正立竿见影,不需要恒心和坚持。缺陷是手术技法不同,大多需要截骨,痛苦和风险大,费用高。

  1.外固定器加胫骨结节倒U形截骨术。

  这种方法优点主要有:截骨术操作简单、安全、骨愈合快,不容易出现延迟愈合,采用外固定器便于掌握整形矫正时的角度,可使骨愈合角度准确,调整也方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下地活动,下肢肌肉不会出现萎缩。

  2.胫骨结节倒U形截骨术,术后管形石膏外固定。

  据统计,O型腿畸形完全矫正率可达96%以上。

  非手术矫正方法,其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过松弛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恢复膝关节内外侧的稳定结构。从而使胫骨外旋,达到矫正目标。

  非手术矫正方法,好处是费用低、风险小,缺陷则是主动治疗,见效慢,需要长期坚持。没有恒心就达不到矫正目的。

  O型腿的矫正方法具体

  (1)直立,两脚并拢,两手扶膝做两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运动,做 20~3O次。

  (2)弯腰,两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绕环运动,做20~30次。

  (3)两脚开立稍大,弯腰,两手扶膝做两膝向内相靠停耗练习,每次停耗10秒钟,做5~10次。

  (4)两脚平行站立。先以脚跟为轴,做脚尖外展和内旋运动;再以脚尖为轴,做脚跟外展和内旋运动,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尽力用小腿夹住书,坚持一定时间。如果用橡皮带将两膝捆住做,效果更加显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两脚慢慢向外向前移动,腰部随之也逐渐直起来。做 15~20次。

查看详情

幼儿智力发育

  幼儿智力发育标准

  13—14个月:能独走,弯腰拾东西;会把小东西装进小瓶,用笔在纸上乱涂。称呼两个大人,当成人问宝宝几岁时会竖起食指表示1”。认识图片或图画书上的物品。对陌生人害羞或不安。会用勺盛饭放进嘴里,会将帽子放在头上。

  15—17个月:能蹲着玩,扶栏杆上楼梯。叠2块方积木或棋子,会翻页,用蜡笔乱画。能叫出物品名称,学动物叫声,会指出3—4处身体部位,指出10张图片或图画书中的物品。会模仿大人拍娃娃、给娃娃喂饭等。能用拇指和食指拿食物吃,自己端杯喝水。

  1岁半—2岁:会倒退着走,用脚尖走几步。有目标地扔皮球,手的动作更准确,能把瓶里的水倒入碗内,学着画垂直线和圆圈。能说2—3个字组成的句子。认识红色,认识照片中的亲人,认识几种交通工具,知道代词我”。会自己用小勺吃饭,会表示大小便,会模仿大人擦桌子、扫地,会脱松紧带裤子,会穿袜子,会用手绢擦鼻涕。

  2岁—2岁半:会跑、会踢球、会双脚离地跳,双脚交替上楼梯,从末级台阶往下跳。会用6块积木或棋子搭高楼,学画圆形。会背整首儿歌,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及妈妈的姓名。能说出几种水果名称,说出常用物品的用途,背数到5,能说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分清5个手指和手心、手背,知道性别。开始与小朋友一起玩,喜欢藏起来让别人找。会自己洗手。

  2岁半—3岁:能双脚交替下楼,单脚站10秒钟,会骑小三轮车。能系扣、折纸、穿珠子,学画十字。会说4—5个字的句子,会唱歌,会说你、他”,听故事时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回答反义词。点数到3,分清上、下,知道大、小,认识圆形、方形等形状,认识3种颜色。随音乐节奏拍手、敲鼓。能自己上厕所,会穿鞋、穿短裤等简单衣服,能记住家里门牌号。

  幼儿智力发育迟缓怎么办

  爸妈如果怀疑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就应该带孩子到保健部门去做正式的智力测验,医生会判断孩子是属于哪个等级的发育迟缓(轻度落后、中度落后等)、在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哪些方面比较差,也会给爸妈一些教育建议和改善方案。

  1、看一看:万紫千红”

  做万紫千红”时,父母问孩子:紫罗兰在哪里?”孩子就要从公园的花卉中找出紫罗兰,或问红玫瑰在哪里?”孩子就要找出红玫瑰,路上的一草一木,公园里的一树一鸟,都可以作为寻找的对象。

  在找万紫千红”的过程中,孩子的视觉不断受到刺激,寻找视觉对象时,更不停地培养了观察和辨别的能力。为了使孩子充分发挥他的视觉能力,父母在跟他玩万紫千红”时尽量不要加以暗示,要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身边的东西,认出寻找的视觉对象。当父母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对象时,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发现了一只红色的小鸟,你知道它的嘴巴是什么颜色?”这样一来,孩子得先发现那只鸟,接着还要观察那只鸟的嘴巴是什么颜色。

  2、听一听:自然之声”

  在室外,孩子接触自然界声音的机会大增,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注意听某种声音,例如草中的啁啾声,让他知道这是蟋蟀的鸣叫声”。自然界的声音千变万化,动物的鸣叫声,山溪的流水声,风声和雷声,都是做听觉刺激的好教材。

  在城市里也有许多声音,如机车开动声,计程车按喇叭声,盖房子的敲凿声,救护车的长鸣等等,都可以用来刺激孩子的听觉。

  孩子听熟这些声音后,更进一步可以让他同时听数种声音而加以辨认,你听这些鸟叫的声音中有没有麻雀的声音,有没有喜鹊的声音?”

  3、摸一摸:触物猜名”

  在室外游玩时,自然会遇见许多材料、形状、大小都有极大差距的东西,父母可以利用这些东西来促进孩子的触觉发育。

  让孩子把两手的掌心相托放在背后,父母把各种捡到的小物件放在孩子的掌心里,让他先形容手中的感觉,然后说出手中的是什么。例如孩子在摸了鹅卵石后说:我摸到一个硬硬、光滑、愣愣、重重的东西,感觉好像是石头。”然后让孩子拿到前面看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玩这个游戏时不一定要用静物,动物也可以,孩子能不能猜出在他掌上爬行的是小毛虫?蚂蚁,或是一只蚱蜢。

  4、动一动:投物入圈”

  好的动手能力通常都有某种程度的空间准确度,例如把手中的东西放在自己想要放的地方,画图形时想画方形就会正确地画出方形,这种控制要配合眼睛所看清的位置和目标,这也是一般所指的手眼协调”。

  投物入圈”是一个在室外很容易做到的活动,在泥土上用石头画一个直径30厘米直径的圆圈,让孩子在1米外站好,然后捡一些石头投入圈中,看看孩子能成功地投入几块石头,每次玩投物入圈”时可先让孩子投10块石头,如果他已能把半数以上的石头准确地投入圈子,就可以让他站得更远一点,渐渐把距离延长,一直到他能在3米外百发百中;也可以距离不变,但却把圆圈的范围逐渐画小,由30厘米变成15厘米,甚至更小的直径等等。

  投物入圈”是一种很好玩的手眼协调游戏,孩子们常能乐此不疲。

  5、说一说:远距离通话”

  拿两只一端已去掉盖的小空罐,在室外各距几米的空间玩电话”交谈。父母可以问孩子现在你看到什么?看到的东西在做什么?这事情要怎么处理?之类的问题,题材当然要尽量利用在室外接触到的事物。

  远距离通话”促进语言发育的关键在于一个问”字,父母在和孩子通话时要不断地向他问问题,这样才会给孩子更多开口回答的机会,不要一味对孩子发表长篇大论而不给他回答的机会。因为让他多说这样他控制语言的大脑构造才会因多锻炼而强大。

  6、跑一跑:驰骋四方”

  控制运动构造包括大脑前后中央脑回、小脑、眼睛,以及耳朵里面的三对半规管,这些构造都会因孩子驰骋四方”而很快得到强大。

  玩驰骋四方”时就是让孩子朝着一个选好的目的(例如一棵树,一块岩石等)像野马驰骋般用力跑过去,由爸爸和妈妈陪着孩子跑,如果把这个过程当作赛跑玩,父母须记得总要故意让孩子得胜。这样他会更喜欢玩这种游戏,跑到目标后可以选另一个目标再跑,一直跑到孩子开始喘气才可休息。

  驰骋四方”会使孩子深呼吸而增加送往大脑的氧气,使他的头脑更为灵活,而所培养的大小肌肉协调,视力、平衡能力等都会促进孩子的运动发育。

  幼儿智力发育有益的食物

  1、鱼类。鱼肉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如球蛋白、白蛋白、含磷的核蛋白,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钙、磷、铁、维生素B12等成分,都是脑细胞发育必须的营养物质。

  2、蛋类。鸡蛋中的蛋白质,吸收率高,蛋黄中的卵磷脂经肠道消化酶的作用,释放出来的胆碱,直接进入脑部,与醋酸结合生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神经传递介质,有利于智力发育,改善记忆力。同时,蛋黄中的铁、磷含量较多,均有助于脑的发育。

查看详情

宝宝头发又黄又少

   孩子头发少的原因

  1、缺乏营养:头发的健康生长,需要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因为小孩子的饮食可能比较单一,只能吃某些特定的食物,稍微年长的一些小孩子,还会存在挑食等现象,因此从小就应该特别重视小孩子的饮食健康,如果出现严重缺铁缺锌的现象,就需要从相关的营养品进行适当的补充,这不仅仅是头发的问题,小孩子的智力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2、头部清理不正确:一些家长很怕给孩子洗头,唯恐把仅有的头发洗掉。其实洗发时脱落的都是衰老的头发,不会影响头发的生长;相反,长期不洗发,油脂及汗液的刺激会引起继发感染,反而影响新的头发生长。个别家长还给婴儿的头皮上擦生姜,想以此增加毛囊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生长,这种方法完全不适合小孩子,因此刺激性太强,容易造成皮肤感染。而通过给宝宝多剃头来达到多生长毛发的方式更是十分危险,因为当剃刀刮宝宝的头发时,不少毛孔会受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损伤,加上剃刀不干净或者头部皮肤不清洁,细菌由此趁机而入,导致局部有小脓疮或者皮肤化脓感染。

  3、遗传问题: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小孩子头发都是很少的,随着年龄的长大,头发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变得又黑又粗,这个过程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小孩子可能到了3、4岁头发还比较稀少,但是上学后又变得正常,这都是遗传的关系。如果小孩子身体健康,各方面都没有问题,那么头发稀少也不用太着急,不妨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所以说,除了从营养上补充之外,头部的清洗也是非常的重要。对于小孩子的头发稀少不需要太过于紧张,一般来说只要身体健康,头发都可以慢慢正常生长的。

  孩子头发发黄的原因

  孩子小时候,营养的需求量很高,大部份孩子的孩子头发长得慢,与营养有关,只要后期营养充足,头发会很快长出来。但有的孩子要到1岁半以后才长得好。另外,很多孩子头发长的情况与父母小时候类似。

  一般来说,孩子头发颜色和多少是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后天的因素也很重要,比如营养状态、是否贫血、维生素缺乏和微量元素缺乏等营养不良,甚至非常少见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也都会有影响。另外,孩子长大后,头发从稀少、色黄慢慢变成应有的黑色、浓密的头发,也是常见的。建议去医院或保健所检查是否有贫血、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如锌缺乏等等。

  一般来说孩子头发发黄,有以下原因:

  1、遗传因素,很多孩子小时候的头发颜色与父母小时候头发的颜色是一样的,随着年龄的长大,会逐渐变黑;

  2、营养因素,儿童头发的颜色与他摄取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有关,比如缺铁、缺锌的孩子,头发容易发黄,无光泽,稀疏,蛋白质缺乏的孩子,同样会使发质比较差,儿童早期生长发育得非常迅速,他所摄取的营养,往往不能满足快速生长所需,尤其是我们所见到的,长得高胖的孩子,因此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关注他所摄取的营养成份,保证他进一步的生长所需,随着孩子营养的需求的满足,他的头发会逐渐变黑变亮。

  小儿头发的变化与疾病及其营养状况关系密切。一般说来,胎儿在子宫里营养不良,可使婴儿的头发稀疏、细而柔软,一绺一绺的。患有佝偻病的婴儿,长到7~8个月的时候,往往在靠近枕头部的头发长得稀疏,并伴有出汗多、头皮发痒等症状。患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头发一般表现为枯黄、干燥、没有光泽、容易脱落,同时还伴有指甲生长缓慢、皮肤干燥发凉,或有起鸡皮疙瘩等现象。还有一种由于近亲结婚造成的遗传病——苯丙酮症,患儿头发越长越发黄,且脸色细嫩、发白、尿有老鼠尿味,智力发育不健全。

  孩子头发少怎么办

  很多宝宝出生时头发稀稀疏疏的,又软又黄,宝妈们为此很苦恼,以为宝宝在胎儿时期未发育好,日后长大了头发也不会好看。其实,根本不必为此担忧,因为这时对于刚出生的宝宝只是一个短暂的生理现象。那么,发现宝宝头发稀疏时应当怎么办呢?小编总结了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勤洗头

  只有经常为宝宝洗头,保持头皮清洁卫生,使头皮得到刺激,才能促进头发生长。洗头时,应该选用婴儿专用洗发液,洗时轻轻按摩头发,不要揉搓头发,以防止头发纠结在一起,然后用清洁的温水冲洗干净。

  2、勤梳头

  为宝宝梳理头发时,应使用橡胶梳子,这种梳子有弹性,很柔软,不会损伤宝宝的头皮,按宝宝头发自然生长的方向梳理,不要强梳到一个方向。

  3、营养均衡

  一定要按月龄给宝宝添加辅食,及时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饮食中要保证牛奶、瘦肉、鱼、蛋、虾、豆制品、水果和胡萝卜等各种食物的摄入与搭配,含碘丰富的紫菜、海带也要经常给宝宝食用。

  4、睡眠充足

  通常,新生儿每天要保证20小时的睡眠时间;1~3个月时每天保证睡眠16~18个小时;4~6个月时每天保证睡眠15~16个小时;7~9个月时每天保证睡眠14~15个小时;10个月以上每天保证睡眠10~13个小时。

  5、多晒太阳

  适当的阳光照射和新鲜空气,对宝宝头发的生长大有裨益,紫外线的照射不仅有利于杀菌,还可以促进头皮的发育和头发的生长。

  孩子头发发黄怎么办

  1、饮食治疗:

  据临床医学调查分析表明,婴儿头发长得稀疏、细柔,多数是由于营养不良所致,尤其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B1、B2、B6、B12及叶酸、钙、锌、铁等矿物质,致使头发营养缺乏,妨碍了头发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要注意婴幼儿科学饮食,不偏食,不挑食,适当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黄绿蔬菜、豆类、蛋类、鱼虾类、动物肝、血、贝壳类等,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维生素、钙剂等药物。同时,每日用手指轻轻地按摩小儿头皮2~3次,每次5分钟,以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增强营养供应,以利头发的生长发育。

  要想有浓密乌黑的好头发,首先要保证头发有足够的营养,在饮食中增加一些含铁、锌、钙多的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豆类、蔬菜、虾皮、含钙量都较高。肝脏、肉类、鱼类、油菜、苋菜、菠菜、韭菜等含铁较多。另外,应用铁制餐具有补铁作用。可以把芝麻打成粉,每天给孩子吃些,贵在坚持。

  2、中医饮食治疗:

  婴幼儿头发稀疏可在饮食调理方面,注意选择一些益气补血和补脾健胃的食谱。

  1)取芡实10克、薏仁10克、莲子肉10克、山楂肉6克、淮山药10克、粳米适量,作药膳食用。

  2)黑芝麻适量炒熟、研粉,与等量炒熟的面粉混合,用开水调成糊状,可加些红糖调味,每日吃一次。

  3)党参10克、茯苓10克、红枣5枚、桂圆5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4)党参10克、白术6克、茯苓6克、粉草3克、广木香3克、砂仁3克、泡半夏3克、陈皮3克,水煎服。

  5)红枣或黑枣6~7枚、鸡内金3克,水煎饮汤食枣。

  6)取活黑鱼或黄鳝加水,隔水清炖,并放一些食盐调味食用。

  7)取黑、白木耳各10克,做菜肴食用。

  8)胡萝卜30克、大枣5枚,煎汤调适量麦芽糖食用。

  9)黑芝麻、黄豆和花生仁各等量,洗净炒熟,碾粉混合,调红糖开水冲泡成糊状食用。

  此外,要注意婴幼儿生活环境的和谐,避免噪声刺激,让小儿心情愉快,也有利头发生长。

查看详情

两岁宝宝身高体重

   两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宝宝身高标准是多少,是有计算公式的。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身高

  1、营养。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孩子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孩子个子矮小。

  2、睡眠。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觉醒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长个儿,一般初生儿每昼夜睡眠要求20小时,2—6月,为15—18小时;6-18月,13—15小时;18月—3岁,12—13小时;3岁—7岁,11—12小时。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不必强求。

  3、运动。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的增长。3—4个月前的孩子,每天应俯卧数次,以促进全身活动,并应随着月龄的增长,及时培养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孩子不应过久地抱着或坐着,孩子抱着不便于活动全身,久坐会影响下肢发育。同时,孩子学会坐后,常常不愿学翻身和爬。

  4、疾病。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孩子身长的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长。如经长期测量观察,孩子的身长始终低于同年龄小儿平均身长的10%以上,则称为生长迟缓;低于30%以上,则属异常,都应及时诊治。

  5、遗传和性别。据报道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身长受遗传影响。在性别方面,男孩一般高于同龄女孩。

  6、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地区。据调查,我国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要高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水平高的地区,孩子也长得较高。

  两岁宝宝身高体重不达标怎么办

  一般来讲,最有效的锻炼项目是跳跃、跑步、摸高、自由体操、打篮球、打排球、游泳、跳绳和引体向上等运动。跑步、跳跃、负重运动,主要能起到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骺软骨增生的作用;引体向上则可以拉伸脊柱,使脊柱尽力伸展,促进脊柱骨的增生;游泳时,用力伸展脊柱、蹬夹腿的动作以及水的浮力,对脊柱骨和四肢骨的增长很有利。

  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比赛或较大重量的力量练习,每次练习的间隔时间应该长一点,而总的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过度疲劳;强度小的项目,如慢步、跳绳等,锻炼时间可相对延长,使肌肉、关节和骨骼得到充分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身高还受内分泌的影响。因此,运动切勿过量,以免影响睡眠,扰乱内分泌。另外,加强营养也是使身体长高的重要环节,加强锻炼的同时,必须及时、足量地补充建造骨头的材料,胶质和无机盐。

查看详情

儿童乳牙

   乳牙的定义

  婴儿期开始萌出的牙,一般生后6~8个月乳牙开始萌出,一岁有6~8颗乳牙,共20颗,通常2岁半之前出齐。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组牙,是儿童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共20个,上、下颌各10个。儿童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每天饮食需要一定的营养才能保障生长发育的需要。乳牙的萌生和脱落时间表 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列,第一副牙列称为乳牙列,是由20颗乳牙排列而成。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恒牙是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损伤而致脱落后再无牙替代。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趋势,故一般人恒牙数在28-32个之间。

  乳牙的作用及影响

  1.乳牙是儿童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每天饮食需要一定的营养才能保障生长发育的需要。只有健康的乳牙才能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才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如果牙齿不好,孩子就不可能很好地咀嚼,大块的食物就进入胃里,影响消化和吸收,而且增加胃的负担。

  有的儿童为了避免进食带来的痛苦,如牙疼、塞牙等,就养成偏食的不良习惯,如不吃蔬菜和瘦肉等,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还有的儿童因一侧牙疼,就专用另一侧进行咀嚼,这称为偏侧咀嚼。不用的一侧因没有食物的自洁作用,时间长了就堆满了牙石。牙石及其表面的牙菌斑(一层细菌性薄膜,是龋病和牙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刺激牙龈,使牙龈发炎,致牙龈松软、红肿、易出血。

  2.健康的乳牙在咀嚼时,给颌面部的骨骼和肌肉功能性的刺激,使颌面部发育正常。

  有偏侧咀嚼的儿童,不用的这一侧便没有咀嚼的良性刺激,影响颌面部的这一侧正常发育,使面部左右不对称。

  3.在乳牙开始萌出和乳牙列时期是儿童开始学说话的重要时期。

  完整的乳牙列对儿童的正常发音非常重要,尤其是上前牙。上前牙缺失的儿童就不能发唇齿音和舌齿音,严重妨碍语言的习得。

  4.洁白健康的牙齿对儿童的外貌和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上前牙。

  上前牙过早缺失或因龋坏而变黑时,很影响美观,使孩子在大家面前不敢说笑,影响交流,给儿童心理带来不良刺激。当多数牙缺失时,因缺乏支撑作用,面部就要凹陷,很像没有牙的小老太太。

  5.乳牙对恒牙的萌出起“向导”作用。

  孩子到六岁左右时,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就要在第二乳磨牙的远中萌出,牙齿就能排列整齐。如果第二乳磨牙过早丧失,第一恒磨牙萌出时就没有“向导”,它就要向近中移位,部分据原第二乳磨牙的位置,或向近中倾斜,恒牙就排列不齐。同理,每个乳牙的根下有继承恒牙的牙胚。乳牙到了替换年龄就要脱落,继承恒牙就要在乳牙原来的位置长出。乳牙如果过早地丧失,邻牙就要发生移位,乳牙原所占的空间就要缩小。继承恒牙因空间不足而萌出于不正常的位置,造成恒牙排列不齐。

  6.乳牙过早丧失还能使继承恒牙萌出过早。

  过早萌出的恒牙,牙根发育不成熟,牙根短,经不起咀嚼压力,很容易松动,甚至脱落。

  7.龋坏的乳牙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牙髓和根尖病变。

  根尖病变时能影响继承恒牙的发育,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呈黄褐色,牙齿表面有缺陷,抗酸性差,容易患龋。

  乳牙与恒牙的区别

  乳牙为恒牙打下基础

  人的一生中要长两副牙齿,即乳牙与恒牙。乳牙共20个,从第4~6个月开始萌出,到2岁半左右出齐。6岁开始,乳牙逐渐脱落,恒牙开始萌出,并逐渐替代乳牙。

  乳牙与恒牙存在不同

  乳牙呈白色,恒牙呈微黄色。

  因为恒牙釉质比乳牙釉质的钙化度高,透明度大,所以宝宝的乳牙更需要特别的呵护。

  乳牙的牙冠比同名恒牙的牙冠短小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时期,颌骨逐渐发育长大,口腔的容量也就相应地扩大了。因此,新萌出的恒牙牙冠比同名的乳牙要大。

  乳牙颈部比恒牙颈部细。

  乳牙牙冠与牙根的界限比恒牙要清晰得多,妈妈不要拿自己的牙齿特点与宝宝相比,以为宝宝牙齿出现什么问题。

  乳牙咬合面的磨耗较恒牙严重。

  因为恒牙刚萌出或萌出不久,有乳牙的保护,恒牙咬合面尚未磨损或磨损很少。乳牙比恒牙钙化度低、硬度也差,而使用时间又较长,因此磨损较严重。

  儿童乳牙不掉

  乳牙不掉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换牙时出现新旧牙并存的情况,应把乳牙拔掉。脱落的乳牙是没有根的,脱落面呈蚕食状。乳牙拔掉后,恒牙会因舌头推挤而慢慢地移动到原来乳牙的位置,此时如果有足够的空间,恒牙就能长得正。若对乳牙恒牙并列的情况置之不理,可能会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或者造成咬合不齐,也容易因洁牙不完全而导致蛀牙。

  二是乳磨牙严重龋坏致使根尖周感染造成乳牙根粘连而滞留,此时应及早修补和治疗坏牙。

  三是恒牙牙胚的位置异常,萌出道异常,恒牙会异位萌出,这时乳牙根完全或部分未吸收而产生乳牙滞留现象。

  换牙与吃东西有关。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因为孩子吃的食品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及其自然吸收、脱落。因此,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应让儿童多吃海蜇、牛肉干、花生、甘蔗、五香豆等耐咀嚼的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进乳牙及时脱落。

  所以,孩子换牙期出现乳牙不掉的现象,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请口腔医生正确处理。

  需要拔出的乳牙

  儿童期的20颗乳牙在6-12岁要陆续脱落,被新萌出的恒牙所代替。但乳牙有它自己的功能,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才需要拔除:

  一、到了换牙期仍不脱落,影响恒牙正常萌出的乳牙,不论松动与否,均应拔除。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在7岁左右,下前牙长“双排牙齿”就是由于乳切牙未脱落,从而导致恒切牙于其舌侧错位萌出。

  二、反复发炎、治疗效果不佳的乳牙,它所引起的炎症可能会影响其根下方恒牙胚的发育,必须拔除。

  三、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乳牙,虽不到换牙年龄,但为了排整齐牙齿而采用顺序拔牙法,可按治疗计划予以拔除。

  乳牙的保健方法

  1、及早改用杯子喝奶:

  幼儿对牙刷比较会抗拒,妈咪可以用纱布沾一点含氟漱口水沾湿即可帮宝宝清洁、擦拭乳牙,或使用指套(市面上有贩卖,上面呈颗粒状)进行清洁,一岁以后,大约15个月开始,可使用儿童牙刷帮宝宝刷牙。此外,最慢一岁以后就应该让宝宝改用杯子喝奶,建议使用训练杯帮助戒除奶瓶,并先从睡前那一次开始使用;同时避免含着奶瓶边喝边睡,而每次喝奶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2、使用沟隙封填剂,减少蛀牙机会:

  有些牙齿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沟隙尤其是咬合面,家长很难用牙刷清洁,所以蛀牙很容易从这些缝隙开始,建议可请儿童牙科专科医生使用沟隙封填剂(一种透明或有色树脂),把沟隙填平,以利于清洁,减少蛀牙的机会。

  3、即便喝母奶,清洁步骤仍不能少:

  喝母乳和喝配方奶的宝宝,在乳牙的护理上都是一样的,如果无法避免边睡边喝奶,喝母乳的宝宝一样很容易蛀牙,父母绝对不能疏忽。此外,在长第一颗乳牙时带给牙医生检查,可在刚开始发生蛀牙时及时发现,并给予洁牙、涂氟,做好补救措施,同时提醒父母要注意的事项。

  有些父母轻忽戒除奶瓶及奶嘴的重要性,孩子已经一、两岁还在使用奶瓶奶嘴,也因此造成嘴巴翘、牙齿咬合受影响,甚至嘴巴闭不起来等问题,宝宝能尽早看牙医,就能经由医生检查,阻止问题的发生。

  我国并未像欧美国家实施饮水加氟,因此牙齿珐琅质会比较弱,加上宝宝除了喝奶之外,还会摄取糖果、饼干等糖类食物,所以牙齿对细菌的防御力较差,清洁上更显得重要。

  宝宝长大后牙齿长得美不美、健不健康,都与幼儿时期乳牙的保健息息相关,因此,父母要特别谨慎,好好维护宝宝的牙齿,喝奶和吃完东西要立即清洁牙齿、避免过度依赖奶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少零食摄取、定期检查及涂氟,才能为宝宝的牙齿健康打好根基。

  乳牙保护的注意事项

  乳牙保护从孕期开始

  在乳牙釉质的钙化期,即怀孕4个月到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孕妈咪要注意补钙,并拒绝吸烟或远离二手烟。医学研究表明,孕妈咪经常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导致胎宝宝颌面部或口腔发育畸形,引发出很多牙齿问题和牙周疾病。此外,孕期一定要慎用药物。很多药物对胎宝宝的口腔和牙齿发育有害。

  尽量采取母乳喂养

  宝宝有力吸吮母乳的动作,有利于颌面正常发育。人工喂养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当,极易造成面部和牙颌异常,必须人工喂养时,应选择模仿乳头仿真设计的奶嘴。尽早训练宝宝使用杯子和碗筷进食,避免形成对奶瓶的依赖性。此外,母乳还可抑制细菌在牙齿上繁殖,防止牙齿腐烂。

  妈咪应积极治疗龋齿

  妈咪患龋齿,宝宝也易患龋齿。因为,龋齿是细菌感染,妈咪可能会通过给宝宝喂饭、喂水感染他们。

  避免不正确的哺乳姿势

  人工喂养时,宝宝吃奶的姿势、奶瓶的位置、奶嘴孔大小,都对牙齿发育影响很大。妈咪一定要注意采取正确姿势,使宝宝吮吸时下颌前伸运动近似于吮吸母乳,不影响下颌骨正常发育,避免引起宝宝牙颌畸形。

  控制宝宝吃糖

  断奶后,每天饮食中要有五谷杂粮、牛奶及奶制品及蔬菜和水果,牛奶中尽量不加糖;多喝白开水,少喝糖分高的饮料。为宝宝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练习咀嚼,如苹果、小红萝卜、黄瓜、玉米等。尤其是新鲜水果,咀嚼时间越长,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会把牙齿清洗干净,同时增强咀嚼功能。

  定期检查

  避免宝宝经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动作。尤其是4岁以后,一定要彻底纠正吸吮安抚奶嘴的习惯。宝宝出现小乳牙早失时,赶快带到牙科做牙齿间隙保持,不然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出现反颌、牙列拥挤、牙齿错位等情况,也应及早去口腔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矫正过来。总之,要经常检查宝宝的牙齿,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尽早上医院治疗。

查看详情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

  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

  当患儿开始学语时,语言缺陷即显示出来,小儿可发出一些音节,但不能组成词。记不住普通的词,词汇十分贫乏,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他所需要的东西,因此语句十分生涩难懂。

  1. 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

  2. 说话晚或很晚

  3. 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4. 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

  5. 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6. 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

  7. 交流技能低

  8. 回答问题反应差

  9. 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

  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1、激起孩子说话的欲望

  让宝宝开口说话的最有效的办法是父母营造一个谈话和交流的气氛,运用可能的任何机会不停的和宝宝说话,用轻柔富有感情的语言给他讲故事,即便在多数情况下只是父母的“自言自语”也要坚持。和宝宝说话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妨见机行事,诱导宝宝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对你的努力有回应,能够“咿咿呀呀”加上肢体语言来表达他的意思,你可以及时送上你的拥抱作为鼓励。对于这些宝宝,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说得好不好,也别急于纠正他语言中的毛病,培养起来他说话的自信心、使之体验到表达的喜悦比什么都重要。

  2、个性化训练循序渐进

  对孩子的言语和阅读训练是一对一的,如对感受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对语音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对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他模仿别人讲话。无论对哪一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育训练,父母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具体的做法是将拟订的教育计划分成几个小单元,分段进行,以便容易学会,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对那些语言表达和阅读上有困难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借助讲故事书的方式或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反复教孩子认读笔画、发音简单的字、词,让他们慢慢地辨认、熟悉、理解、记住这些词的发音和含义;随后过渡到比较难的字、词语;然后再开始给他讲解一个个短句、长句的意思及相应的故事内容。如此一步步地训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父母的贪多图快和急躁情绪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3、迂回的“战术”可能更有效

  对于那些说话或朗读总是不顺畅、经过多次训练效果终不明显的孩子,父母的反应最好是冷静、再冷静。因为此时你丝毫的激动和不满,都会为孩子的语言学习带来挫败感和恐惧感,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对于这类孩子,与其教他说话读书,不如先唱儿歌、童谣、歌曲给他听;只要他不反感,你就反复为他唱。为了方便,父母不妨选择那些孩子百听不厌的儿歌作为孩子学习的教材。爸爸妈妈也可以把孩子喜欢听的内容拷贝在数码产品中,以便他随时被声音包围着,由听而说,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方法

  阶段1的训练

  ⒈ 注意力的训练;

  ⒉ 对事物持续记忆的训练;

  ⒊ 促进视线接触的游戏;

  ⒋ 事物的操作。

  阶段2的训练

  ⒈ 事物基础概念的学习训练;

  ⒉ 多种事物的辨别学习训练⑴以形式特征为基础操作课题⑵以功能特征为基础的操作课题。

  阶段3的训练

  ⒈ 手势符号的训练

  ⑴ 状况依存手势符号的训练;⑵ 表示事物的手势符号的训练;⑶ 利用手势符号动词和短句训练。

  ⒉ 改善理解力的训练

  ⒊ 口语表达训练:⑴ 事物名称的口语表达;⑵ 词句的口语表达;⑶ 文字符号的辅助作用;⑷ 代用性交流手段。

  阶段4的训练

  ⒈ 扩大词汇量的训练:⑴ 名词的分化学习;⑵ 动词的学习;⑶ 形容词的学习。

  ⒉ 语句训练⑴ 名词句的学习;⑵ 两词句的学习;⑶ 三词句的学习。

  ⒊ 语法训练可逆句学习。

  阶段5的训练

  此阶段的儿童主要学习组成句的规划,能理解和自己说出被动句。训练程序:明显显示句子的内容,排列句子成分的位置表达。

  阶段6家庭环境调整

  ⒈改善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

  ⒉培养儿童健康的性格;

  ⒊改善对儿童的教育方法;

  ⒋帮助儿童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

查看详情

1-3岁宝宝补钙

   1-3岁宝宝缺钙的症状

  有的孩子缺钙表现为出牙迟缓或者牙齿不齐整,且不够坚硬,咀嚼较硬食物困难。头可呈方形或马鞍状畸形,骨缝加宽,骨边缘发软,囟门较大,至18个月时仍未闭合。出牙晚且顺序不规律。相继出现串珠肋”(即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和鸡镯”,也可伴有肋骨下缘外翻,腕部及踝部骨骼膨大,形如手、脚镯。孩子走步后,出现O形腿或X形腿。此外,缺钙患儿肌肉松弛,腹部隆起常呈蛙腹状,动作和智力发育均慢。

  宝宝缺钙常常表现为不容易入睡,更不易进入沉睡状态,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宝宝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家长发现小儿不如以往活泼。而且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宝宝头颅不断磨擦枕头,久之头部后面可见枕秃圈。

  给家长的爱心提示:宝宝出现以上缺钙症状时,可以到医院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查确诊,如缺钙可按医师指导用药,并定期复查。

  1-3岁宝宝补钙补多少

  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所提供的数值是1-3岁宝宝钙摄入量建议是600毫克/天。

  家长只要根据孩子每日的膳食进行大致的计算,比如,每100毫升牛奶中大约含有100毫克钙;每100毫升配方奶粉中大约含钙40-60毫克;每100克蛋黄中约含112毫克钙,即能衡量出是否缺钙,又缺多少。当然,要家长分毫不差地计算每日摄钙量并不现实。有个简单的方法,只要孩子每日牛奶中的钙接近推荐标准,通常不会有缺钙的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1~3岁婴幼儿饮食中的钙仍达不到需要量。因此,每天还应为宝贝补钙150~300毫克,奶及奶制品也仍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每天最好饮奶400毫升左右,同时注意安排奶制品、骨头汤、小虾皮、鱼类等富钙食物。

  1-3岁宝宝补钙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钙剂种类很多,主要分为有机钙和无机钙两类。有机钙虽然含钙量较少,但溶解度好,在体内容易被吸收,如葡萄酸钙,乳酸钙,醋酸钙,枸橼酸钙,苏糖酸钙,磷酸氢钙等;无机钙固然含钙高,但不易溶解,在胃中与胃酸作用后使钙游离出呈离子状态,才能被体内吸收,像碳酸钙,活性钙都属于无机钙。由于小婴儿胃液中的胃酸浓度较低,通常认为补充有机钙比较适宜。2-3岁以后胃酸浓度相对较高了,可以考虑服用无机钙。所以父母可以适量给宝宝补充含钙量高、钙源好、吸收好的钙制剂(碳酸钙),而且尽量选择单一钙制剂。

  1-3岁宝宝补钙食谱

  1.虾皮碎菜包

  原料:虾皮5克、小白菜50克、鸡蛋1个、自发面粉、些许调味品等。

  做法:用温水把虾皮洗净泡软后,切得极碎,加入打散炒熟的鸡蛋;小白菜洗净略烫一下,也切得极碎,与鸡蛋调成馅料;自发面粉和好,略醒一醒,包成提褶小包子,上笼蒸熟即成。

  补钙奥秘:虾皮含有丰富的钙、磷,小白菜经汆烫后可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更有利于钙在肠道吸收。鸡蛋的好处自不必说,10个月以上的宝贝一定会非常喜欢这种鲜香的小包子。

  2.排骨皮蛋粥

  原料:大米100克,小排骨200克,松花蛋半个,花生米30克,葱花少许;酱油、精盐、花生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1、把小排骨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小段,用酱油、盐腌渍1小时,放入沸水中煮熟。

  2、将松花蛋去壳,洗净,切成小方块。

  3、把大米、花生米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当米粥将熬好时,放入松花蛋丁、酱油、味精;另用炒锅,放入花生油,炸葱花成金黄色,出葱香味时,倒入米粥中,至粥熬好以后,将排骨配到粥中,即可食用。

  补钙奥秘:排骨与皮蛋熬粥,有滋阴养血、生津润燥的功效,儿童秋天食用,可以祛病健身。

  3.香香骨汤面

  原料:猪或牛胫骨或脊骨200克、龙须面5克、青菜50克、精盐少许、米醋数滴。

  做法:将骨砸碎,放入冷水中用中火熬煮,煮沸后酌加米醋,继续煮30分钟;将骨弃之,取清汤,将龙须面下入骨汤中,将洗净、切碎的青菜加入汤中煮至面熟;加盐推匀即成。

  补钙奥秘:骨汤富含钙,同时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磷和多种维生素,可为正在快速增长的1岁以上宝贝补充钙质和铁,预防软骨症和贫血。

  4.番茄土豆鸡肉粥

  补钙的奥秘在于:除了海产品、动物肝脏以外,鸡、鸭、鱼、肉中的锌含量都较高。此粥不仅口感好,而且也有不错的补锌效果。

  原料:大米,鸡脯肉,土豆,番茄,葱姜少许;精盐、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1、鸡脯肉剁成末,土豆洗净煮熟后去皮且成小丁;番茄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去皮切成小丁。2、炒锅加热后放入植物油,将葱姜放入锅内,煸香后捞出,放入鸡肉末炒熟盛出,再番茄丁煸炒至熟后,与鸡肉末混合在一起。3、将大米放入锅中加水熬成粥后,加入煸好的鸡肉末、番茄丁、土豆丁继续用文火熬5~10分钟。4、粥好后加入少许味精和盐即可。

  外国1-3岁宝宝补钙吃什么

  在海外,医生提倡钙的来源要尽量从平常的饮食上补充。

  以长寿著称的日本人牛奶的摄取量并不如西方人多,但日本孩子仍旧能获得足够的钙质,这归功于海藻与小鱼类食物,吻仔鱼、金钩虾、条仔鱼、小鱼干、或鱼罐头中的沙丁鱼,营养与钙质尽在其中。日本的味噌汤可谓是长寿汤”,因为汤中的豆腐、小鱼干与海带都含有丰富的钙质。

  美国孩子补钙多数吃牛奶、奶酪、酸奶、饼干、海鱼。到处可见给小孩吃的含钙的咀嚼片,造型可爱,深受小朋友的欢迎。

  牛奶篇:美国儿科协会(AAP)建议,一岁之后就可以象大人一样喝牛奶了,也就是全脂牛奶,二岁之后,应该给孩子脂肪占牛奶重量2%或1%的降脂牛奶。虽然降低了脂肪,但钙的含量却比全脂的要高,所以说补钙最好的办法就是喝牛奶。

  奶酪篇:美国孩子喜欢吃奶酪,芝士奶酪既是他们的主食也是零食,营养丰富,吸收好。给孩子买奶酪最好是纯天然的,且要注意含盐量,最好钠的含量低于10%以下。质地比较柔软的奶酪,更适合小孩子食用。

  酸奶篇:给小宝宝挑选专门给宝宝吃的酸奶,最好是原味酸奶,好处在于原味不添加糖。

  饼干篇:美国好多零食含有钙,如高钙饼干就是小宝宝的最爱。

  海鱼篇:众所周知,海鱼里面含钙也很丰富,例如金枪鱼,三文鱼和沙丁鱼。

查看详情

2岁宝宝补钙

   2岁宝宝吃什么补钙

  注意钙不能盲目的补,晒晒太阳,多喝骨头汤都是有帮助的,孩子补钙应注意尽量采取食补,要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骨、虾皮、骨头汤、鲜鱼、活虾、海带、牛奶和豆制品,当然还应该适当喝点鱼肝油和钙片,乳钙是补钙的最好方式之一,乳钙容易吸收,效果好,可以试试补钙食品。平时还多注意晒晒太阳,同时要补充维生素AD。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当维生素D缺乏时,即使补再多的钙,也不能很好地吸收。维生素D还能抑制肾脏对钙的排泄和促进旧骨的脱钙作用。

  平常煮汤时,可多选一些大骨头来熬汤,再加几滴醋,这样可增加钙质的吸收。

  黑芝麻是便宜又好吃的植物性钙质的来源,父母可给宝宝适量吃黑芝麻食品,如芝麻糊、黑芝麻糖、芝麻汤圆等。

  选择蔬菜时,每天应至少挑选1-2种含钙量高的蔬菜,而煮菜的汤汁也很重要,最好不要倒掉,可以让宝宝连汤汁也吃掉。

  如果宝宝喜欢吃肉松类的食品,可选择含钙较多的鱼松来代替肉松。

  母乳、配方奶应是婴儿首选的补钙食物。年龄较大一些的宝宝,除奶制品外,还可给予豆制品、虾皮、鱼肉等食物来补充。

  2岁宝宝吃什么钙好

  宝宝补钙锌当然食物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往往食物的补充会比较慢时间久。所以肯定会需要药补。吃完锌钙的药品后,最好给宝宝吃些含叶酸,维生素CD的果品或事物,比如橙子,猕猴桃等等。

  一般说来,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进食正常的食物,不会引起钙过量。

  1-3岁时,对钙的摄取量每天增至600毫克。可他们的饮食是从以奶类为主,逐渐过度到以谷类为主的。调查显示,我国1-3岁婴幼儿饮食中的钙仍达不到需要量。因此,每天还应为宝宝补钙150-300毫克,奶及奶制品也仍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每天最好饮奶400毫升左右,同时注意安排奶制品、骨头汤、小虾皮、鱼类等富钙食物。

  2岁宝宝补钙可以选择一些口服液,这样比较安全,因为宝宝3岁之前都不能让其吞服片剂、丸剂,避免引起气管、支气管异物,同时应该配合应用维生素AD滴剂促进钙的吸收。

  多晒太阳是婴幼儿补钙的重要途径。因为,引起他们缺钙的主要原因是VD摄取不足,而VD在食物中含量很少,加之婴幼儿食谱单调,所以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到很少的VD。晒太阳可促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化为VD,这种补充途径最安全,不会发生VD中毒。

  2岁宝宝该怎么补钙

  目前市场上钙制剂五花八门,如钙粉、钙片、或钙胶囊,父母最好不要自行购买钙制品,因为有些钙制品含钙量很低,如葡萄糖酸钙;有的含重金属较多一些,如海洋牡蛎壳锻制的产品;有的对胃刺激性大一点,如碳酸钙。妥当的做法是向专科医生咨询。

  在购买时除了要考虑该类钙的吸收率及服用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到孩子是否喜欢,目前市场上已有水果口味、动物造型的钙片,这些产品无疑会赢得孩子的好感。若有些钙虽然人体吸收率高但口感不佳或药片太大难以吞服,宁可舍弃这类补钙品而选择宝宝爱吃的。

  如果在牛奶中加入钙片,奶和钙很容易相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喂奶后1-2小时,胃内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后再给孩子补钙。

  2岁宝宝需要补钙吗

  0-2岁的宝宝户外活动时间少,饮食还不够丰富,对钙的吸收就会缺乏,此阶段因缺钙而发生佝偻病或佝偻病症状的可能性特别高,因此也需要服用补钙产品。一定要重视选择正确的补钙制剂,了解相关情况。

  2岁儿童每天需补充800mg。给孩子补钙,应尽量利用天然食品,如牛奶、配方奶粉、豆制品、虾皮、芝麻酱等;选择吸收好、碱性弱、对胃刺激性小的钙制品;如体恒健钙之缘片,我加孩子吃了半个多月,钙元素升到正常值,一直吃身体很强健的。服用后注意观察效果,如症状是否改善,身高、体重是否发育正常等。

  2岁宝宝对钙的摄取量每天增至600毫克。他们的饮食一般是以奶类为主,逐渐过度到以谷类为主的。每天还应为宝贝补钙150-300毫克,奶及奶制品也仍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每天最好饮奶400毫升左右,同时注意安排奶制品、骨头汤、小虾皮、鱼类等富钙食物。可是还是有很多孩子没有达到每天600毫克的钙需求,这样的话妈妈就要注意孩子的补钙问题。

  但宝宝要是不缺钙是不用补钙的,只吃鱼肝油就行了,缺钙会出现厌食,偏食,不爱睡觉、易惊醒,抵抗力差爱生病,枕秃头发少,智力发育迟缓,出牙晚,可以增加迪巧颗粒,迪巧是补钙的,鱼肝油是促进钙吸收的,两样可以同时补充,平时多带宝宝外出晒晒太阳至少两个小时左右,补钙效果更好。

  如何预防2岁宝宝缺钙

  2岁的宝宝要多晒太阳和进行户外活动,这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晒太阳是指人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每天照射的时间为0.5-1小时。冬天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的部位为脸、小手和小脚、屁股等。爸妈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把握照射的时间和方式。

  在夏季接触日光充分时可暂停服用。鱼肝油要每天吃,一直坚持到1岁半左右。鱼肝油和晒太阳要互相结合和互补,例如若很长时间阴天,孩子晒不到太阳,那么可以每周吃9粒鱼肝油。

  有条件的家庭应尽量给孩子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妈妈要补充适量的钙剂、鱼肝油,多晒太阳,每天喝牛奶。在应用维生素D预防时,母乳喂养孩子可不加钙剂,但对6个月后断母乳的婴儿以及人工喂养、食欲较低下、生长过快的孩子或有急性慢性疾病者可适当补充钙剂。

  选择钙片要综合考虑,包括钙的成分、含量、吸收率、剂型、口味等。常见的钙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磷酸钙、碳酸钙、鳌合钙等,含量无需太多,要根据孩子的需要量来选择,一般来说钙元素含量在100毫克左右最合适。

  2岁宝宝补钙食谱大全

  2岁宝宝补钙食谱:糙米浆牛奶

  材料:30克糙米、100克牛奶

  做法:

  1)先将糙米洗净,用水泡1小时,然后加入搅拌机打成浆;

  2)将糙米浆和牛奶混合,上锅用小火煮开后,再略煮2分钟即可。

  2岁宝宝补钙食谱:鱼肉蒸糕

  原料:1/2块鱼肉、1/6个洋葱、1个鸡蛋、若干盐

  做法:

  1)先将鱼肉切成适当大小,加洋葱、蛋清、盐放入搅拌器搅拌好;

  2)将拌好的材料捏成宝宝喜欢的有趣的动物形状,放在锅里蒸十分钟即可。

  2岁宝宝补钙食谱:排骨黄豆汤

  材料:100克排骨、60克鲜黄豆、1片姜、适量盐、香油

  做法:

  1)将排骨洗净、焯去血水;黄豆洗净、泡10分钟;

  2)将排骨和黄豆一起放入锅里,加姜片、适量水用大火煮开;然后转中火慢煮30分钟,加盐调味再略煮2分钟,最后淋入香油即可。

  2岁宝宝补钙食谱:奶酪鸡蛋三明治

  材料:1个鸡蛋、2片面包、少许沙拉酱、适量火腿片、1小片西红柿、1片奶酪

  做法:

  1)平底锅小火加热,将面包片切去四边入锅中烤至单面焦黄,取出;

  2)锅内倒入少许油,将鸡蛋打入,煎成荷包蛋;

  3)面包片没有烤过的一面朝上,涂上少许沙拉酱,放上火腿片、西红片和奶酪,再放上荷包蛋,最后盖上另一片面包片即可。

  2岁宝宝补钙食谱:土豆烧排骨

  材料:500猪排克、2个土豆;适量植物油、姜末、蒜末、醋、黄酱、高汤、八角、白糖

  做法:

  1)将土豆去皮、切块;排骨剁成小块,在沸水中略焯去血水;

  2)将油锅烧至七成热,放姜末、蒜末和排骨翻炒,炒至排骨变色时加入黄酱炒,再加入高汤漫过排骨,倒一点点醋,放1小块八角香料和少许白糖;

  3)盖上锅盖,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关慢炖,炖至排骨熟再加入土豆,用大火再次烧开后转小火熬,土豆熟后即可收汁起锅。

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