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月经不调

  什么是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

  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女人月经不调是什么原因

未婚也会出现月经不调吗

  月经不调现象比较常见,很多未婚女性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应该警惕一些常见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都是原发疾病,而且要注意适当的进行用药,合理的补充雌性激素,平时要注意体内变化,少吃辛辣食物,有效增强体质,那么,未婚女性月经不调应该怎么办?

  第一,合理的进行用药。

  女性应该考虑自己内分泌的变化,科学检查,测定激素水平变化,很多女性出现月经不调,跟激素水平低有关系,如果出现了激素低,可以注射针剂,也可以利用药物进行调理。

  第二,注意保暖方法。

  很多未婚女性出现月经不调,跟自己平常的穿着也有关系,喜欢穿露腰、露肚脐的衣服,这样会引起女性宫寒,引发月经不调,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暖方法,可以用热盐进行敷肚子,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

  第三,保持好的心态。

  有很多女性平时压力大,尤其是上班一族,平时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压力大,过度劳累,休息时间少,这样会造成内分泌紊乱,所以平时应该注意调节这些外界因素,有效的清热利湿,可以吃一些中药进行补气,祛除湿寒。避免过度劳累。

  第四,治疗原发疾病。

  很多未婚女性出现月经不调跟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治疗月经不调之前,先对子宫进行检查,如果出现了子宫病变,应该先进行针对治疗湿度的,配一些调整月经的药物,注意经期休息。

  未婚女性应该注意科学的进行调理。出现月经不调的危害后果很大,如果长时间的处在精神压抑的状态,很容易导致身体发生病变,所以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方法,调整心态,有效的调整内分泌,先进行科学检查,再进行综合治疗。

查看详情

怎样才算是月经不调

  生活中,有一部分女性都出现过月经不调的情况。但有很多女性对于月经不调并没有看得非常重要,其实这个可能会引发很多疾病。那么怎么样才算是月经不调呢?下面专家详细为大家讲解。

  怎么样才算是月经不调?

  专家表示: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月经周期,持续时间,月经色、量、质发生异常的一系列妇女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月经提前、月经推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崩漏等病症。

  1、经期延长。

  这是常见的月经不调的症状。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2、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也是常见的月经不调的症状。月经失调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3、月经推迟。

  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4、月经中期出血。

  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

  5、月经失调。

  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查看详情

月经不来是怎么回事

  1.怀孕

  可在月经在月经延迟十天后,可用早孕试纸测试尿液,若为阳性很有可能怀孕,测纸呈阴性则反之。但如果是怀孕也会有其它的一些症状如,恶心、乳房胀痛等。当然最后的办法是做B 超检查。

  2.药物的副作用

  如服用避孕药后内分泌失调,也可造成月经延期。中枢多巴胺受体被抑制,致使下丘脑释放因子进入垂体前叶的量减少,故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促皮质激素等减少,导致停经及排卵延迟等。

  3.手术引起

  宫腔手术引起宫颈粘连而致经血瘀留,从而使月经推迟。

  4.其他

  如精神紧张、压力大,环境改变等心理因素,一些影响内分泌的疾病等。都可以引起月经推迟。

  5.内分泌失调疾病

  比如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还有患者有慢性疾病的,如贫血、结核、肾炎、糖尿病等疾病,专家说以上该疾病,除了危害身体健康,还是导致月经不来的常见原因。

  6.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

  此疾病多为阴血不足,而且还枯竭,一般是由于是气血不足和肾虚引起的,治疗此疾病时,应以调补脾肾为主,当气血得到补充时,月经则会正常来潮。

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